王國和:奮力描繪昌吉新時代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新疆昌吉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學習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成功經驗,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攻堅戰,堅持高位推動、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擦亮了鄉村綠色底色,增強了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以來,全州累計統籌各類資金50多億元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昌吉市榮獲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瑪納斯縣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評為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吉木薩爾縣被評定為自治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
一、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高位謀劃推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美麗中國建設,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昌吉州黨委、政府深刻領會、牢牢把握黨中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決策部署的豐富內涵和戰略意圖,本著對黨高度負責、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民心工程來抓,全方位、高標準、嚴要求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州黨委常委會定期聽取、研究部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全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號脈開方”。堅持高位推動,壓實各級黨政“一把手”責任,落實“五級書記一起抓”,州黨委書記、州長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親自“掛帥出征”,組建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6個專項工作組,形成了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工作組耦合聯動、各級各部門全員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出臺《昌吉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昌吉州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 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意見》《昌吉州“十四五”期間美麗鄉村建設相關工作標準(試行)》等政策措施,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重要支撐。常態化深入一線開展督促指導,通過明察暗訪、媒體曝光、會議通報、考核評比等方式,動真碰硬狠抓問題整改;加強日常監督,建立州、縣、鄉綜合投訴舉報平臺,對環境整治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眾滿意的鄉鎮和行政村給予表揚獎勵,對環境整治不力的鄉鎮主要領導進行約談,進一步推動環境整治工作。
二、深化重點整治,全面提升鄉村風貌
農村人居環境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鏡子,一個地方鄉村振興工作搞得怎么樣,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農村面貌好不好。昌吉州堅持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為引領,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有序推進,聚焦重點任務、把握關鍵環節,以村莊清潔行動為基礎,以人居環境示范村鎮創建為抓手,以農村廁所、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為重點,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持續改善鄉村風貌,真正讓鄉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推動鄉村從干凈整潔向美麗生態宜居升級。
在“全域整治”上下功夫。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對全州70個鄉鎮440個行政村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緊盯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要求最迫切的環境問題,抓好“三清三改兩提升”,全面打響村莊清潔行動“四季戰役”,累計整理庭院12.6萬戶,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55萬噸,清除村莊殘垣斷壁13.7萬余處,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83.5萬噸。在“示范引領”上務實效。堅持“以點帶面、以面連線”,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以美麗鄉村、示范鄉村、美麗庭院等各類創建活動為抓手,示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整體提升,全州共打造美麗鄉村58個、自治區級示范村179個、美麗庭院6000多戶。木壘縣河壩沿村、水磨溝村等7個村被確定為“國家傳統村落”,瑪納斯縣蘭州灣鎮八家戶村被確定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在“尊重民意”上謀創新。穩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做實文明“里子”,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針對昌吉州冬季寒冷、水資源匱乏的實際情況,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創新推行首廁過關制及“4+N”衛生戶廁模式,打造自治區級農村改廁現場教學示范點1個、縣級農村改廁示范點7個、改廁示范戶153戶,累計完成改廁10.3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3.9%,實現了農村衛生廁所建得成、用得好。
在“重點區域”上做文章。圍繞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打造交通環線美麗鄉村28個,堅持無規劃不建設,注重鄉土味道,大力開展村莊整體風貌提升改造,串聯起鄉村美麗風景線,實現人居環境整治與農業旅游深度融合,不斷激發美麗鄉村經濟活力。
在“難點領域”上求突破。深入推進垃圾專項治理,推廣“戶集、村收、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垃圾分類、減量積分兌換”經驗做法在全疆推廣。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一村一策、因村制宜”原則,謀劃布局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推進重點流域、重點鄉鎮、示范村污水設施建設,解決生活污水直排問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7%。持續開展農業生產廢棄物整治,打造24個“農家肥+野生綠肥”堆肥示范點,建立46個農藥減量示范區,實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工程,建設1個整縣推進第三方糞污處理中心,全州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8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
三、構建長效機制,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積極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昌吉實踐”,著力構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強化法治實踐。頒布實施《昌吉回族自治州鄉村治理促進條例(試行)》,這是全國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昌吉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城鄉人居環境綠化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性法規和措施,為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推動德治融通。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文明鄉風,開展村民素質教育和引導活動,通過開展“互觀互學”“美麗庭院”評選,設立“流動紅旗”“紅黑榜”“笑臉墻”等,不斷形成村民對衛生文明意識、行為、習慣的統一共識,讓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轉化為農牧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激發自治活力。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引導廣大農民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擔當村莊清潔行動的宣傳者、實踐者、監督者。全州440個行政村全部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則,建立農牧民群眾投工投勞籌資的長效機制,組織村民參與項目運行和管理,規范“四議兩公開”程序,采取“一事一議”辦法,建立農村公共服務合作社或鄉鎮級物業服務公司,在137個村莊試點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社會化運維管護服務,配備保潔員1731人,探索垃圾清運責任、費用共擔機制,有效緩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資金短缺和長效運維難的問題。
下一步,昌吉州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深刻認識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精心組織、統籌推進、對標達標、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亮麗篇章,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作出昌吉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文作者系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書記)
王國和:奮力描繪昌吉新時代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畫卷
時間:2022-01-29 18:33:06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王國和
近年來,新疆昌吉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學習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成功經驗,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攻堅戰,堅持高位推動、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擦亮了鄉村綠色底色,增強了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以來,全州累計統籌各類資金50多億元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昌吉市榮獲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瑪納斯縣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評為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吉木薩爾縣被評定為自治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
一、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高位謀劃推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美麗中國建設,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民心所向。昌吉州黨委、政府深刻領會、牢牢把握黨中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決策部署的豐富內涵和戰略意圖,本著對黨高度負責、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民心工程來抓,全方位、高標準、嚴要求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州黨委常委會定期聽取、研究部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全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號脈開方”。堅持高位推動,壓實各級黨政“一把手”責任,落實“五級書記一起抓”,州黨委書記、州長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親自“掛帥出征”,組建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6個專項工作組,形成了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工作組耦合聯動、各級各部門全員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出臺《昌吉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昌吉州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 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意見》《昌吉州“十四五”期間美麗鄉村建設相關工作標準(試行)》等政策措施,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重要支撐。常態化深入一線開展督促指導,通過明察暗訪、媒體曝光、會議通報、考核評比等方式,動真碰硬狠抓問題整改;加強日常監督,建立州、縣、鄉綜合投訴舉報平臺,對環境整治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眾滿意的鄉鎮和行政村給予表揚獎勵,對環境整治不力的鄉鎮主要領導進行約談,進一步推動環境整治工作。
二、深化重點整治,全面提升鄉村風貌
農村人居環境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鏡子,一個地方鄉村振興工作搞得怎么樣,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農村面貌好不好。昌吉州堅持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為引領,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有序推進,聚焦重點任務、把握關鍵環節,以村莊清潔行動為基礎,以人居環境示范村鎮創建為抓手,以農村廁所、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為重點,堅決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持續改善鄉村風貌,真正讓鄉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推動鄉村從干凈整潔向美麗生態宜居升級。
在“全域整治”上下功夫。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對全州70個鄉鎮440個行政村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緊盯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要求最迫切的環境問題,抓好“三清三改兩提升”,全面打響村莊清潔行動“四季戰役”,累計整理庭院12.6萬戶,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55萬噸,清除村莊殘垣斷壁13.7萬余處,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83.5萬噸。在“示范引領”上務實效。堅持“以點帶面、以面連線”,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以美麗鄉村、示范鄉村、美麗庭院等各類創建活動為抓手,示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整體提升,全州共打造美麗鄉村58個、自治區級示范村179個、美麗庭院6000多戶。木壘縣河壩沿村、水磨溝村等7個村被確定為“國家傳統村落”,瑪納斯縣蘭州灣鎮八家戶村被確定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在“尊重民意”上謀創新。穩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做實文明“里子”,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針對昌吉州冬季寒冷、水資源匱乏的實際情況,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創新推行首廁過關制及“4+N”衛生戶廁模式,打造自治區級農村改廁現場教學示范點1個、縣級農村改廁示范點7個、改廁示范戶153戶,累計完成改廁10.3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3.9%,實現了農村衛生廁所建得成、用得好。
在“重點區域”上做文章。圍繞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打造交通環線美麗鄉村28個,堅持無規劃不建設,注重鄉土味道,大力開展村莊整體風貌提升改造,串聯起鄉村美麗風景線,實現人居環境整治與農業旅游深度融合,不斷激發美麗鄉村經濟活力。
在“難點領域”上求突破。深入推進垃圾專項治理,推廣“戶集、村收、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垃圾分類、減量積分兌換”經驗做法在全疆推廣。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一村一策、因村制宜”原則,謀劃布局生活污水處理模式,推進重點流域、重點鄉鎮、示范村污水設施建設,解決生活污水直排問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7%。持續開展農業生產廢棄物整治,打造24個“農家肥+野生綠肥”堆肥示范點,建立46個農藥減量示范區,實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工程,建設1個整縣推進第三方糞污處理中心,全州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8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
三、構建長效機制,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積極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昌吉實踐”,著力構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強化法治實踐。頒布實施《昌吉回族自治州鄉村治理促進條例(試行)》,這是全國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昌吉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昌吉回族自治州城鄉人居環境綠化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性法規和措施,為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推動德治融通。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文明鄉風,開展村民素質教育和引導活動,通過開展“互觀互學”“美麗庭院”評選,設立“流動紅旗”“紅黑榜”“笑臉墻”等,不斷形成村民對衛生文明意識、行為、習慣的統一共識,讓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轉化為農牧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激發自治活力。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培育和引導廣大農民以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擔當村莊清潔行動的宣傳者、實踐者、監督者。全州440個行政村全部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則,建立農牧民群眾投工投勞籌資的長效機制,組織村民參與項目運行和管理,規范“四議兩公開”程序,采取“一事一議”辦法,建立農村公共服務合作社或鄉鎮級物業服務公司,在137個村莊試點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社會化運維管護服務,配備保潔員1731人,探索垃圾清運責任、費用共擔機制,有效緩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資金短缺和長效運維難的問題。
下一步,昌吉州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深刻認識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精心組織、統籌推進、對標達標、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亮麗篇章,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作出昌吉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文作者系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書記)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