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始:景陽鎮釋放詩畫景陽獨特魅力 激活鄉村振興“生態密碼”
鐘靈毓秀,水清岸綠。蝴蝶崖邊,千載悠悠。
清江畫廊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詩畫景陽。
早春三月,穿行在建始縣景陽鎮大樹埡村,十多位村民正在揮鋤挖窩,伴隨著村民的歡聲笑語,一株株桐子樹苗栽植整齊……這里,阡陌縱橫,路通渠連,或彎曲或筆直的田埂向前延伸,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
美麗清江哺育著景陽鎮數萬居民,祖祖輩輩,生生不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景陽鎮黨委政府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把握“清江畫廊”的生態稟賦,發揮水優勢、念好山字經,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詩畫鄉里的“顏值在線”
來到景陽鎮興隆寺村,新建的夷水公園里熱鬧非凡。公園內綠樹花草生機盎然,彩色步游道猶如長虹臥波,“彩虹”道上,往來游人在暖陽中舒展筋骨,用腳步細細丈量彩虹步游道的美好。
“原來這里是一條泥巴路,又溜又滑?,F在這里干凈整潔,我們有空都喜歡來散步?!痹诓屎绲郎闲蓍e的村民無不為這里的優美環境點贊。
為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2021年以來,景陽鎮人居環境整治出實招,見實效。扎實開展“三有三無三整治”活動。即:有干凈整潔的庭院、有花卉草坪、有人居環境管理牌;無污水橫流、無散落垃圾、無雜亂堆放;整治殘垣斷壁、整治房前豬牛欄圈、整治桿線亂拉亂接。發動40余名鎮直單位和鎮政府機關年輕干部采取“包保到戶”的方式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全鎮上下鼓勵村民植樹、種草、栽花,建成“綠樹成蔭、四季有花”的美麗庭院300余處,已實現32個村(社區)美麗庭院創建和村莊清潔行動全覆蓋。
極目遠眺,一條條公路通村達戶,一戶戶農家小院溫馨別致;連片成塊的油菜長勢喜人,別具一格的“水岸田園、藝術村落”正在形成。
綠色發展的 “生態密碼”
一片清江水,中涵萬古情。
清江,古稱夷水?!八迕魇?,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
景陽的山體、水土、生物形成一個完整的小氣候生態系統,具備了調節與改善氣候、保持水土等生態價值。受清江浸潤,景陽動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特別是景陽核桃、柑桔等干鮮果和景陽雞、清江魚等產品美味獨特,享譽盛名。
為解鎖綠色發展的“生態密碼”,景陽鎮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把化肥、農藥用量減下來,實現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目標,切實打好農業污染治理攻堅戰。同時,大力推廣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綠肥還田、輪作休耕等生態種養方式;加強農膜、秧盤、果樹套袋、農藥袋(瓶)、化肥袋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積極推廣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做好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此外,全鎮各級黨組織利用支部主題黨日、小組會、屋場會等多種形式,引導村民配合秸桿垃圾禁燒工作。按照村支兩委及尖刀班分組包片原則,對轄區261個村民小組進行秸稈焚燒有效勸導和管控。
鎮黨委政府配合縣林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清江流域兩岸植被進行重點保護,對兩岸生態脆弱、石漠化嚴重的地段補植補造1.3萬余畝,封山育林2萬余畝,鍥而不舍保護綠水青山。
“1+N”模式的“河長答卷”
繪山水藍圖,建生態家園。
為護一江清水流,著長遠算大賬。景陽鎮嚴格落實河長制“1+N”工作模式,加強清江流域景陽段、黑溝水庫等水域保護,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實地勘測,已完成對黑溝水庫的現場測量工作,水庫方案設計工作同步推進。此外,不定期對河道進行保潔,并對河長履職情況開展檢查,發現村級河長巡河記錄存在不規范和不完善的現象,現場指導并整改。清江流域“十年禁漁”工作任務全面落實,積極組織做好清江沿岸漁船收繳工作,在禁捕轉產涉漁群眾中招錄5名護漁員,納入鎮人民政府和縣農業農村局統一管理,按照“六個一”(一套衣服、一個喇叭、一個執法記錄儀、一部對講機、一輛交通工具、一份意外保險)標準配備巡護隊伍,落實固定辦公場所,明確護漁職責,讓護漁員專業護漁、安全護漁、安心護漁。不斷筑牢清江畫廊的重要生態屏障,打“增綠、治污 、禁捕”治理組合拳,清江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目標既定啟新程,擊鼓催征穩馭舟。
景陽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與“生態持續改善”協調推進,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利共贏。
如今,“詩畫景陽”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湖北建始:景陽鎮釋放詩畫景陽獨特魅力 激活鄉村振興“生態密碼”
時間:2022-03-17 12:18:04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鐘靈毓秀,水清岸綠。蝴蝶崖邊,千載悠悠。
清江畫廊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詩畫景陽。
早春三月,穿行在建始縣景陽鎮大樹埡村,十多位村民正在揮鋤挖窩,伴隨著村民的歡聲笑語,一株株桐子樹苗栽植整齊……這里,阡陌縱橫,路通渠連,或彎曲或筆直的田埂向前延伸,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
美麗清江哺育著景陽鎮數萬居民,祖祖輩輩,生生不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景陽鎮黨委政府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把握“清江畫廊”的生態稟賦,發揮水優勢、念好山字經,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詩畫鄉里的“顏值在線”
來到景陽鎮興隆寺村,新建的夷水公園里熱鬧非凡。公園內綠樹花草生機盎然,彩色步游道猶如長虹臥波,“彩虹”道上,往來游人在暖陽中舒展筋骨,用腳步細細丈量彩虹步游道的美好。
“原來這里是一條泥巴路,又溜又滑?,F在這里干凈整潔,我們有空都喜歡來散步?!痹诓屎绲郎闲蓍e的村民無不為這里的優美環境點贊。
為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2021年以來,景陽鎮人居環境整治出實招,見實效。扎實開展“三有三無三整治”活動。即:有干凈整潔的庭院、有花卉草坪、有人居環境管理牌;無污水橫流、無散落垃圾、無雜亂堆放;整治殘垣斷壁、整治房前豬牛欄圈、整治桿線亂拉亂接。發動40余名鎮直單位和鎮政府機關年輕干部采取“包保到戶”的方式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全鎮上下鼓勵村民植樹、種草、栽花,建成“綠樹成蔭、四季有花”的美麗庭院300余處,已實現32個村(社區)美麗庭院創建和村莊清潔行動全覆蓋。
極目遠眺,一條條公路通村達戶,一戶戶農家小院溫馨別致;連片成塊的油菜長勢喜人,別具一格的“水岸田園、藝術村落”正在形成。
綠色發展的 “生態密碼”
一片清江水,中涵萬古情。
清江,古稱夷水?!八迕魇?,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
景陽的山體、水土、生物形成一個完整的小氣候生態系統,具備了調節與改善氣候、保持水土等生態價值。受清江浸潤,景陽動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特別是景陽核桃、柑桔等干鮮果和景陽雞、清江魚等產品美味獨特,享譽盛名。
為解鎖綠色發展的“生態密碼”,景陽鎮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把化肥、農藥用量減下來,實現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目標,切實打好農業污染治理攻堅戰。同時,大力推廣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綠肥還田、輪作休耕等生態種養方式;加強農膜、秧盤、果樹套袋、農藥袋(瓶)、化肥袋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積極推廣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做好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此外,全鎮各級黨組織利用支部主題黨日、小組會、屋場會等多種形式,引導村民配合秸桿垃圾禁燒工作。按照村支兩委及尖刀班分組包片原則,對轄區261個村民小組進行秸稈焚燒有效勸導和管控。
鎮黨委政府配合縣林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清江流域兩岸植被進行重點保護,對兩岸生態脆弱、石漠化嚴重的地段補植補造1.3萬余畝,封山育林2萬余畝,鍥而不舍保護綠水青山。
“1+N”模式的“河長答卷”
繪山水藍圖,建生態家園。
為護一江清水流,著長遠算大賬。景陽鎮嚴格落實河長制“1+N”工作模式,加強清江流域景陽段、黑溝水庫等水域保護,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實地勘測,已完成對黑溝水庫的現場測量工作,水庫方案設計工作同步推進。此外,不定期對河道進行保潔,并對河長履職情況開展檢查,發現村級河長巡河記錄存在不規范和不完善的現象,現場指導并整改。清江流域“十年禁漁”工作任務全面落實,積極組織做好清江沿岸漁船收繳工作,在禁捕轉產涉漁群眾中招錄5名護漁員,納入鎮人民政府和縣農業農村局統一管理,按照“六個一”(一套衣服、一個喇叭、一個執法記錄儀、一部對講機、一輛交通工具、一份意外保險)標準配備巡護隊伍,落實固定辦公場所,明確護漁職責,讓護漁員專業護漁、安全護漁、安心護漁。不斷筑牢清江畫廊的重要生態屏障,打“增綠、治污 、禁捕”治理組合拳,清江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目標既定啟新程,擊鼓催征穩馭舟。
景陽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與“生態持續改善”協調推進,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利共贏。
如今,“詩畫景陽”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