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鐘貴森:殷殷之情護平安

      時間:2022-04-15 11:20:51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作者:

      ——建始縣法院鐘貴森守護駐村點平安和諧二三事 

      平安穩定,方能脫貧。

      民有所安,方能小康。

      鐘貴森的駐村目標,已植入內心,注入靈魂。

      2017年8月中旬,52歲的鐘貴森主動請纓,從建始縣法院的一名法官,變身為山羊頭村駐村第一書記、尖刀班班長。這5年,他經歷了山羊頭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曲折歷程,目睹了山羊頭村從“軟弱渙散”的“信訪村”到“綜治考核優秀村”的蛻變。

      在鐘貴森眼里,這不是一份成績單,而是一段酸甜苦辣,無所不遇的工作歷程。

      誓言無聲 拳拳初心來作證

      駐村伊始的那一場培訓會,是鐘貴森駐村工作中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2017年8月28日,他在山羊頭村組織第一場技術培訓。培訓開始不到半小時,村民們便開始自動領取洗衣粉、紙巾、掃帚等參會禮品,然后三三兩兩離場。

      “培訓沒有結束,不準離開?!?/p>

      “我們又聽不懂,把禮品得到就行了?!?/p>

      鐘貴森法官的威嚴,淹沒在村民們的喧囔聲和調侃聲中……

      即刻,那種全心全意付出,又出人意料的挫敗感,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那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在那個寂靜而偏遠的山羊頭村,鐘貴森在宿舍里來回踱步,焦慮、急躁、煩悶、無所適從……

      玉汝于成,百煉成鋼。駐村之前是何等地豪邁寬廣。但在那晚,他卻一夜未眠。

      因為法官的職業習慣,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里,他總是一臉嚴肅,說一不二。而在山羊頭村的這二十多天里,無論他多么嚴肅認真,多么盡心盡力、多么公平公正地處理村里的瑣碎事務,村民卻并不“買”他這個法官的“賬”,他完全沒有了在法庭上一“槌”定音的決斷和威嚴,他的駐村熱情被“潑了一瓢冷水?!?/p>

      駐村,看起來簡單,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艱苦備嘗。

      “法官怎么啦,時常那么嚴肅,我們一不犯法,二不惹事,哪個怕他?”

      一次,在走訪中,他無意聽到村民背后這樣議論自己。二十多天的駐村工作,沒有節假日,沒有上下班,自己對村民掏心掏肺,有時自己掏錢為村民辦事,卻得不到村民的理解。作為一個五十而知天命的老法官,心情復雜地抹了一把辛酸淚。

      那一瞬間,他還閃電般有過打退堂鼓的想法。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扛起山羊頭村脫貧攻堅這個重任?他的心里好比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下八下。

      山羊頭村不僅是深度貧困村,還是有名的“上訪村”和“軟弱渙散”村。必須摘掉“貧困”和“軟弱渙散”這兩個“帽子”,鐘貴森是帶著領導交辦的艱巨任務來駐村的。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法官,哪能打退堂鼓?鐘貴森沒有責怪村民,他反復從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找問題。

      自己這么嚴肅,村民都敬而遠之,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怎么能做好農村工作呢?

      他找有經驗的駐村干部為自己“把脈問診”,與農村的親戚朋友溝通討論,找問題,尋良策。

      必須扛起這份責任,扭轉山羊頭村歷來“上訪扯皮”的風氣,打贏脫貧攻堅戰。鐘貴森立下誓言。他記得,那是他駐村的第25天。

      這天一早,鐘貴森換上解放鞋出門了,他決心用全新的方式開展工作。

      “李大哥,在清溝??!你這里適合種貝母,可以多發展幾畝?!闭f話間,鐘貴森來到李大哥身邊,邊與李大哥交談,邊卷起衣袖幫忙撿雜草和石塊。

      “唉呀,鐘書記,你莫把身上糊泥巴了?!?/p>

      “莫叫我鐘書記,叫我老鐘親熱些,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我小時候經常幫父母種田,農活都會做?!辩娰F森這么一說,李大哥覺得平時嚴肅的法官,很親切,跟兄弟一樣。

      不到兩個月時間,鐘貴森對山羊頭村15個村民小組、424戶農戶的基本情況了如指掌,對村里所有矛盾糾紛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他找準矛盾焦點,因人制宜“對癥下藥”。

      平時,為留守老人修修補補、給孩子們講解作業、從縣城給村民順帶日常用品,幫村民干農活,有時,還與村民開個玩笑,說幾個段子……

      “老鐘,到我家吃年豬飯?!?/p>

      “老鐘,我與鄰居因為修路有點糾紛,你來幫忙解決一下?!?/p>

      “有困難找鐘書記?!辈恢挥X,村里眼中“威嚴”的法官,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好“伙計”。

      方式一改,和村民拉近距離,村民心氣順了,工作也順了。

       盡責擔當  點點滴滴護平安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辩娰F森勤于從群眾實踐創造中汲取智慧營養,善于用群眾智慧化解矛盾和問題。

      田間地頭解糾紛,鐘貴森自有他的一套。

      “既然矛盾糾紛發生在田間地頭,那就把它化解在田間地頭。確保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痹谔幚泶迕衩芗m紛方面,鐘貴森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和方法,有一個一個銷號處理的細致目標。

      2018年5月,1組田大伯多次到龍坪鄉人民政府上訪,反映其侄孫用石頭、沙土堵塞他家路口,影響他家正常出行。據說兩家矛盾已3年之久。這次因建房矛盾又爆發了。鐘貴森與尖刀班一起上門調解。

      “打斷骨頭來連著筋?!薄半p方各讓一步?!?/p>

      鐘貴森分別與兩家主人單獨擺事實,講道理,做工作。

      “鐘書記不擺架子,說話在理、沒有官腔,你的話我們愿意聽?!?/p>

      通過多次調解,兩家人各自檢討自己,和好如初。

      2021年2月,村里兩名務工人員與龍潭村一村民發生糾紛,雙方爭執不休,就要大打出手。鐘貴森知道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公平公正地化解了矛盾,雙方握手言和,并笑著說:“要不是鐘書記公正調解,我們不打架,就要打官司?!?/p>

      9組年近七旬的留守老人鄭大娘一直是村民口中的上訪“專業戶”,因爭低保戶,近七年來,多次到村委會、龍坪鄉政府上訪,還多次到州縣提交信訪訴求件,各級各部門多次調解,老人都不服氣,一直堅持上訪。

      鐘貴森三天兩頭到鄭大娘家串門,起先,大娘很反感甚至擺臉色,以為又來做思想工作了。鐘貴森只關心老人的身體情況和生活情況,不提上訪的事。老人的水管壞了、電線短路,拿起工具當起修理工。幫老人砍柴、做農活也是常事。

      對于留守老人來說,陪伴是最好的幫扶。下雨天,鐘貴森專門陪老人聊天拉家常。

      真心換真情。老人逢人就說:“鐘書記這么好,我再到處上訪,那太對不住人了?!?/p>

      每次開屋場會和群眾會,大娘都會帶頭發言:“現在政策好,駐村干部公平公正,該評低保戶的,不爭也能評得上,不符合政策的,上訪也不行,我們都要聽鐘書記的?!?/p>

      “自從鐘書記到我們村,大小矛盾都能迎刃而解,老上訪戶變身法制宣講員、變身產業發展大戶,”說起鐘貴森,村民們由衷地稱贊。鐘貴森回憶,2017年8月至12月,短短4個多月時間,就處理各類矛盾糾紛50多起。

      這些事例只是鐘貴森解決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村民心里自有‘法槌’,關鍵是你能否走進群眾的心里?!辩娰F森感慨。

      鐘貴森的駐村情懷,是無聲的誓言,是永遠的擔當。

      他說,村民的認可是對自己最高的獎賞。

       十九本日志 字字句句見溫暖

      駐村5年,鐘貴森用完了整整19個筆記本……

      這些筆記本,上連黨心,下接民心。字里行間,盡是增收致富、守護平安……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村民的印象里,老鐘手里總是拿著一個筆記本,在村道、在田間、在溝坎、在山坡,在會場,無論天晴下雨,還是炎夏寒冬,都在本子上認認真真地記錄著。對工作任務、產業項目和矛盾排查糾紛,列出時間表,一項一項、一件一件推進落實。

      時光荏苒,初心不忘。有多少夜深人靜的晚上,鐘貴森記錄著走訪的點點滴滴,圈圈點點想措施,冥思苦想化矛盾。鐘貴森回憶說,那段時間,晚上躺在床上,腦中總是浮現著筆記本上一個個矛盾糾紛,反復思考著化解方案,有時突然有個好點子,立刻披上衣服起床記下來,“年齡大了,容易忘記”。他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是伴著屋外的雞叫聲入睡的。

      公平公正、誠信友善、遵紀守法、上慈下孝……在山羊頭村,平安穩定、孝老愛親、家風和諧,處處彰顯出“平安創建”的溫馨畫面。

      鄉村振興戰略中,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0字方針,鐘貴森與駐村干部和村支兩委一起,進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成立法律服務站,引導村民們遇事依法、守法的法理意識;依托老年活動中心,開辦法治教育課堂,讓村民學法、懂法、守法,讓法治“種”進村民心頭。近5年來,全村無民事上訪、無黃賭毒現象,保持了安定文明的村風民風。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人心穩,社會安,小康成。

      有了和諧穩定的民風,促進了山羊頭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進程。全村修建并硬化村組公路12條14.9公里;“村莊亮化”工程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村民自主籌集資金沿村級主干道安裝路燈156盞;通過擴建飲水池,新建、維護小水窖等措施,解決了飲水難問題;村級主導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全村共發展特色產業1700余畝,每年助農增收50余萬元。

      如今,走進山羊頭村,農家小院干凈整潔,鄉村公路通組達戶,特色產業生機勃勃……平安創建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齊頭并進……

      村民稱贊說,村里平安和諧變化大,要給老鐘記頭功!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標簽駐村故事    

      鐘貴森:殷殷之情護平安

      時間:2022-04-15 11:20:51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建始縣法院鐘貴森守護駐村點平安和諧二三事 

      平安穩定,方能脫貧。

      民有所安,方能小康。

      鐘貴森的駐村目標,已植入內心,注入靈魂。

      2017年8月中旬,52歲的鐘貴森主動請纓,從建始縣法院的一名法官,變身為山羊頭村駐村第一書記、尖刀班班長。這5年,他經歷了山羊頭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曲折歷程,目睹了山羊頭村從“軟弱渙散”的“信訪村”到“綜治考核優秀村”的蛻變。

      在鐘貴森眼里,這不是一份成績單,而是一段酸甜苦辣,無所不遇的工作歷程。

      誓言無聲 拳拳初心來作證

      駐村伊始的那一場培訓會,是鐘貴森駐村工作中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2017年8月28日,他在山羊頭村組織第一場技術培訓。培訓開始不到半小時,村民們便開始自動領取洗衣粉、紙巾、掃帚等參會禮品,然后三三兩兩離場。

      “培訓沒有結束,不準離開?!?/p>

      “我們又聽不懂,把禮品得到就行了?!?/p>

      鐘貴森法官的威嚴,淹沒在村民們的喧囔聲和調侃聲中……

      即刻,那種全心全意付出,又出人意料的挫敗感,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那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在那個寂靜而偏遠的山羊頭村,鐘貴森在宿舍里來回踱步,焦慮、急躁、煩悶、無所適從……

      玉汝于成,百煉成鋼。駐村之前是何等地豪邁寬廣。但在那晚,他卻一夜未眠。

      因為法官的職業習慣,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里,他總是一臉嚴肅,說一不二。而在山羊頭村的這二十多天里,無論他多么嚴肅認真,多么盡心盡力、多么公平公正地處理村里的瑣碎事務,村民卻并不“買”他這個法官的“賬”,他完全沒有了在法庭上一“槌”定音的決斷和威嚴,他的駐村熱情被“潑了一瓢冷水?!?/p>

      駐村,看起來簡單,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艱苦備嘗。

      “法官怎么啦,時常那么嚴肅,我們一不犯法,二不惹事,哪個怕他?”

      一次,在走訪中,他無意聽到村民背后這樣議論自己。二十多天的駐村工作,沒有節假日,沒有上下班,自己對村民掏心掏肺,有時自己掏錢為村民辦事,卻得不到村民的理解。作為一個五十而知天命的老法官,心情復雜地抹了一把辛酸淚。

      那一瞬間,他還閃電般有過打退堂鼓的想法。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扛起山羊頭村脫貧攻堅這個重任?他的心里好比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下八下。

      山羊頭村不僅是深度貧困村,還是有名的“上訪村”和“軟弱渙散”村。必須摘掉“貧困”和“軟弱渙散”這兩個“帽子”,鐘貴森是帶著領導交辦的艱巨任務來駐村的。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法官,哪能打退堂鼓?鐘貴森沒有責怪村民,他反復從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找問題。

      自己這么嚴肅,村民都敬而遠之,不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怎么能做好農村工作呢?

      他找有經驗的駐村干部為自己“把脈問診”,與農村的親戚朋友溝通討論,找問題,尋良策。

      必須扛起這份責任,扭轉山羊頭村歷來“上訪扯皮”的風氣,打贏脫貧攻堅戰。鐘貴森立下誓言。他記得,那是他駐村的第25天。

      這天一早,鐘貴森換上解放鞋出門了,他決心用全新的方式開展工作。

      “李大哥,在清溝??!你這里適合種貝母,可以多發展幾畝?!闭f話間,鐘貴森來到李大哥身邊,邊與李大哥交談,邊卷起衣袖幫忙撿雜草和石塊。

      “唉呀,鐘書記,你莫把身上糊泥巴了?!?/p>

      “莫叫我鐘書記,叫我老鐘親熱些,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我小時候經常幫父母種田,農活都會做?!辩娰F森這么一說,李大哥覺得平時嚴肅的法官,很親切,跟兄弟一樣。

      不到兩個月時間,鐘貴森對山羊頭村15個村民小組、424戶農戶的基本情況了如指掌,對村里所有矛盾糾紛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他找準矛盾焦點,因人制宜“對癥下藥”。

      平時,為留守老人修修補補、給孩子們講解作業、從縣城給村民順帶日常用品,幫村民干農活,有時,還與村民開個玩笑,說幾個段子……

      “老鐘,到我家吃年豬飯?!?/p>

      “老鐘,我與鄰居因為修路有點糾紛,你來幫忙解決一下?!?/p>

      “有困難找鐘書記?!辈恢挥X,村里眼中“威嚴”的法官,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好“伙計”。

      方式一改,和村民拉近距離,村民心氣順了,工作也順了。

       盡責擔當  點點滴滴護平安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辩娰F森勤于從群眾實踐創造中汲取智慧營養,善于用群眾智慧化解矛盾和問題。

      田間地頭解糾紛,鐘貴森自有他的一套。

      “既然矛盾糾紛發生在田間地頭,那就把它化解在田間地頭。確保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痹谔幚泶迕衩芗m紛方面,鐘貴森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和方法,有一個一個銷號處理的細致目標。

      2018年5月,1組田大伯多次到龍坪鄉人民政府上訪,反映其侄孫用石頭、沙土堵塞他家路口,影響他家正常出行。據說兩家矛盾已3年之久。這次因建房矛盾又爆發了。鐘貴森與尖刀班一起上門調解。

      “打斷骨頭來連著筋?!薄半p方各讓一步?!?/p>

      鐘貴森分別與兩家主人單獨擺事實,講道理,做工作。

      “鐘書記不擺架子,說話在理、沒有官腔,你的話我們愿意聽?!?/p>

      通過多次調解,兩家人各自檢討自己,和好如初。

      2021年2月,村里兩名務工人員與龍潭村一村民發生糾紛,雙方爭執不休,就要大打出手。鐘貴森知道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公平公正地化解了矛盾,雙方握手言和,并笑著說:“要不是鐘書記公正調解,我們不打架,就要打官司?!?/p>

      9組年近七旬的留守老人鄭大娘一直是村民口中的上訪“專業戶”,因爭低保戶,近七年來,多次到村委會、龍坪鄉政府上訪,還多次到州縣提交信訪訴求件,各級各部門多次調解,老人都不服氣,一直堅持上訪。

      鐘貴森三天兩頭到鄭大娘家串門,起先,大娘很反感甚至擺臉色,以為又來做思想工作了。鐘貴森只關心老人的身體情況和生活情況,不提上訪的事。老人的水管壞了、電線短路,拿起工具當起修理工。幫老人砍柴、做農活也是常事。

      對于留守老人來說,陪伴是最好的幫扶。下雨天,鐘貴森專門陪老人聊天拉家常。

      真心換真情。老人逢人就說:“鐘書記這么好,我再到處上訪,那太對不住人了?!?/p>

      每次開屋場會和群眾會,大娘都會帶頭發言:“現在政策好,駐村干部公平公正,該評低保戶的,不爭也能評得上,不符合政策的,上訪也不行,我們都要聽鐘書記的?!?/p>

      “自從鐘書記到我們村,大小矛盾都能迎刃而解,老上訪戶變身法制宣講員、變身產業發展大戶,”說起鐘貴森,村民們由衷地稱贊。鐘貴森回憶,2017年8月至12月,短短4個多月時間,就處理各類矛盾糾紛50多起。

      這些事例只是鐘貴森解決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村民心里自有‘法槌’,關鍵是你能否走進群眾的心里?!辩娰F森感慨。

      鐘貴森的駐村情懷,是無聲的誓言,是永遠的擔當。

      他說,村民的認可是對自己最高的獎賞。

       十九本日志 字字句句見溫暖

      駐村5年,鐘貴森用完了整整19個筆記本……

      這些筆記本,上連黨心,下接民心。字里行間,盡是增收致富、守護平安……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村民的印象里,老鐘手里總是拿著一個筆記本,在村道、在田間、在溝坎、在山坡,在會場,無論天晴下雨,還是炎夏寒冬,都在本子上認認真真地記錄著。對工作任務、產業項目和矛盾排查糾紛,列出時間表,一項一項、一件一件推進落實。

      時光荏苒,初心不忘。有多少夜深人靜的晚上,鐘貴森記錄著走訪的點點滴滴,圈圈點點想措施,冥思苦想化矛盾。鐘貴森回憶說,那段時間,晚上躺在床上,腦中總是浮現著筆記本上一個個矛盾糾紛,反復思考著化解方案,有時突然有個好點子,立刻披上衣服起床記下來,“年齡大了,容易忘記”。他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是伴著屋外的雞叫聲入睡的。

      公平公正、誠信友善、遵紀守法、上慈下孝……在山羊頭村,平安穩定、孝老愛親、家風和諧,處處彰顯出“平安創建”的溫馨畫面。

      鄉村振興戰略中,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0字方針,鐘貴森與駐村干部和村支兩委一起,進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成立法律服務站,引導村民們遇事依法、守法的法理意識;依托老年活動中心,開辦法治教育課堂,讓村民學法、懂法、守法,讓法治“種”進村民心頭。近5年來,全村無民事上訪、無黃賭毒現象,保持了安定文明的村風民風。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人心穩,社會安,小康成。

      有了和諧穩定的民風,促進了山羊頭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進程。全村修建并硬化村組公路12條14.9公里;“村莊亮化”工程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村民自主籌集資金沿村級主干道安裝路燈156盞;通過擴建飲水池,新建、維護小水窖等措施,解決了飲水難問題;村級主導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全村共發展特色產業1700余畝,每年助農增收50余萬元。

      如今,走進山羊頭村,農家小院干凈整潔,鄉村公路通組達戶,特色產業生機勃勃……平安創建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齊頭并進……

      村民稱贊說,村里平安和諧變化大,要給老鐘記頭功!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