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區:昆山村“一基二業三治” 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
四川省巴州區清江鎮昆山村屬脫貧村,有脫貧戶187戶625人,“十三五”期間建易地搬遷安置點1個,安置農戶146戶480人。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以后,該村持續實施“一基二業三治”行動,搬遷群眾融入感、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一基”建新村。圍繞“強弱項、補短板、促振興”總體目標,擴建村委會陣地600㎡、衛生站100㎡、文化廣場300㎡,實現戶戶水電路網“四通”。借助“大走訪、大排查、大幫扶”活動,對照安置點“四化”標準,補齊垃圾中轉、污水處理、夜間照明、娛樂休閑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安置點整體形象全面提升。
“二業”穩增收。在產業發展上,緊扣建成“川東北生態農業振興區、秦巴山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定位,以清江鎮萬畝道地藥材示范園區為載體,利用安置點邊角荒地,建成以枳殼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園310畝,帶動152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32戶搬遷戶通過入股分紅,人均收益增加500元以上。在就業增收上,緊盯“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搬遷戶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目標,定期開展搬遷群眾就業培訓,提供就業信息,借助巴州—義烏東西部協作組織“點對點”送崗就業,安置點167人通過包機包車實現轉移穩定就業。針對不便外出和就業困難搬遷勞動力,制定“一對一”就業措施,引導79名搬遷群眾在清江鎮農業產業園區和巴州工業園就業,幫助5名搬遷群眾通過公益性崗位就地就業。
“三治”樹新風。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結合,出臺安置點管理辦法,規范建立矛盾糾紛、婚喪嫁娶、項目管理等基層治理機制,成立1個紅白理事會、1個項目監事會,設立2名矛盾糾紛調解員。2019年以來,規范辦理紅白喜事11場,規范實施項目5個,化解矛盾糾紛3起。同步挖掘村情文化、鄉賢文化、家教家風等,安置點陋習漸去、新風勁吹,鄉風文明底蘊更厚。
四川巴州區:昆山村“一基二業三治” 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
時間:2022-04-19 16:02:01
來源:巴中市鄉村振興局
作者:
四川省巴州區清江鎮昆山村屬脫貧村,有脫貧戶187戶625人,“十三五”期間建易地搬遷安置點1個,安置農戶146戶480人。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以后,該村持續實施“一基二業三治”行動,搬遷群眾融入感、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一基”建新村。圍繞“強弱項、補短板、促振興”總體目標,擴建村委會陣地600㎡、衛生站100㎡、文化廣場300㎡,實現戶戶水電路網“四通”。借助“大走訪、大排查、大幫扶”活動,對照安置點“四化”標準,補齊垃圾中轉、污水處理、夜間照明、娛樂休閑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安置點整體形象全面提升。
“二業”穩增收。在產業發展上,緊扣建成“川東北生態農業振興區、秦巴山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定位,以清江鎮萬畝道地藥材示范園區為載體,利用安置點邊角荒地,建成以枳殼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園310畝,帶動152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32戶搬遷戶通過入股分紅,人均收益增加500元以上。在就業增收上,緊盯“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搬遷戶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目標,定期開展搬遷群眾就業培訓,提供就業信息,借助巴州—義烏東西部協作組織“點對點”送崗就業,安置點167人通過包機包車實現轉移穩定就業。針對不便外出和就業困難搬遷勞動力,制定“一對一”就業措施,引導79名搬遷群眾在清江鎮農業產業園區和巴州工業園就業,幫助5名搬遷群眾通過公益性崗位就地就業。
“三治”樹新風。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結合,出臺安置點管理辦法,規范建立矛盾糾紛、婚喪嫁娶、項目管理等基層治理機制,成立1個紅白理事會、1個項目監事會,設立2名矛盾糾紛調解員。2019年以來,規范辦理紅白喜事11場,規范實施項目5個,化解矛盾糾紛3起。同步挖掘村情文化、鄉賢文化、家教家風等,安置點陋習漸去、新風勁吹,鄉風文明底蘊更厚。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