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政策研究成果交流會線上召開
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政策研究成果交流會5月11日上午在線上召開。
2021年,按照國家鄉村振興局統一部署,中國扶貧發展中心開展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對5個典型市、8個典型縣、8個典型村和6個專題進行了案例總結。為推進成果轉化和使用,深入挖掘和總結這些研究報告成果中的政策價值,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共同對典型案例總結成果進行深度開發和轉化,最終形成10份政策研究成果。交流會上,10位執筆專家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出席會議并致辭。黃承偉表達了三點期待:期待通過專家的交流討論,整理出有見地的政策建議;期待專家團隊基于研究主題進一步總結開發已有成果;期待以這次會議為起點,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再進一步研究總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促進鄉村振興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提出一些管用的政策建議。
會上,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陸漢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琦、蘭州大學教授斯麗娟、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王艷華、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左停、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德平、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呂開宇、吉林大學教授田毅鵬、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胡振通、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張棟等專家分別圍繞《鄉村振興中完善村干部激勵機制的建議》《強化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與幫扶機制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機制及政策建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群眾融入當地社區的相關政策研究》等10個主題進行分享交流。會議現場的交流點評環節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汪三貴、中山大學教授岳經綸、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新業、北京大學教授雷明分別對匯報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精彩點評,提出了提升的意見和建議。林萬龍教授做會議總結,同時從針對性、結合實際及可操作性三個方面,向專家們提出進一步完善政策建議的要求。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于樂榮主持。
現場鏈接: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陸漢文
匯報題目:《鄉村振興中完善村干部激勵機制的建議》
核心提示:從優化薪酬待遇結構、打通政治晉升渠道、用好榮譽表彰激勵、完善福利保障激勵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鄉村振興中推進村干部激勵的必要性和路徑。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琦
匯報題目:《強化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與幫扶機制建設》
核心提示:總結典型經驗做法,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重點從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創新工作舉措方法和方式,繼續加強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力度,提前謀劃制定因部分政策調減可能帶來的保障水平降低甚至返貧致貧問題隱患出現,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適當放寬銜接資金使用范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
蘭州大學教授斯麗娟
匯報題目:《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機制及政策建議》
核心提示:總結東鄉縣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從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指標、減少對鄉村社會治理直接的行政干預、完善綜合效能考評日??己说目茖W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政策建議。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王艷華
匯報題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群眾融入當地社區的相關政策研究》
核心提示:總結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面臨的三類難題和各地化解難題的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從推動安置區融入縣域發展、設立專項資金扶持、安置區社區治理制度化常規化、逐步落實易地搬遷后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左停
匯報題目:《鄉村振興目標下東西部協作的再定位與發展創新》
核心提示:首先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基本經驗和發展溢出效應做出了系統總結分析,闡述了鄉村振興目標下的東西部協作的再定位。然后從治理方式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協同治理能力提升、協作產業的業態層級升級提升、勞務協作創新、全國跨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鄉村振興中推進東西部協作的相關建議。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德平
匯報題目:《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創新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實踐及政策建議》
核心提示:首先總結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創新的實踐探索、成效挑戰,然后從強化政策支持、發展集體經濟,激活農村資源、增強發展資本,建立保障機制、提升經營效能,創新發展路徑、拓展收益渠道,優化利益聯結、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新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議。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呂開宇
匯報題目:《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使用的政策建議》
核心提示:首先闡述了從頂層設計上,要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管好與用活、歷史與現實“三大關系”,然后從戰略路徑上提出了精準提效、統籌推進、群眾參與 “三個導向”,最后從具體實踐上提出要解決好管理要素籌措、經營風險防控、收益分配優化“三個難題”。
吉林大學教授田毅鵬
匯報題目:《推動鄉村科技振興的相關政策研究》
核心提示:闡述科技創新助力有效銜接的必要性,總結通榆縣科技助力有效銜接的核心舉措與成效的基礎上,從強化農戶利用科技支撐有效銜接的理念、完善小農戶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連接機制、完善縣校合作模式,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等方面提出了實現科技創新助力有效銜接的政策建議。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胡振通
匯報題目:《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需要強化五條路徑》
核心提示:通過廣泛的實地調研和多案例比較分析,詳細闡述了強化生態環境規制、強化市場配置資源、強化生態保護補償、強化政府購買服務、強化公眾有效參與的鄉村生態振興五條路徑。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張棟
匯報題目:《加強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研究》
核心提示:總結各地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最后從強化專業人才體系建設、創新惠農利益分享機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豐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方面提出了創新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融合機制。
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政策研究成果交流會線上召開
時間:2022-05-12 16:59:15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本刊記者 原藝鳴
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政策研究成果交流會5月11日上午在線上召開。
2021年,按照國家鄉村振興局統一部署,中國扶貧發展中心開展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對5個典型市、8個典型縣、8個典型村和6個專題進行了案例總結。為推進成果轉化和使用,深入挖掘和總結這些研究報告成果中的政策價值,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共同對典型案例總結成果進行深度開發和轉化,最終形成10份政策研究成果。交流會上,10位執筆專家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中國扶貧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出席會議并致辭。黃承偉表達了三點期待:期待通過專家的交流討論,整理出有見地的政策建議;期待專家團隊基于研究主題進一步總結開發已有成果;期待以這次會議為起點,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再進一步研究總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促進鄉村振興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提出一些管用的政策建議。
會上,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陸漢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琦、蘭州大學教授斯麗娟、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王艷華、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左停、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德平、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呂開宇、吉林大學教授田毅鵬、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胡振通、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張棟等專家分別圍繞《鄉村振興中完善村干部激勵機制的建議》《強化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與幫扶機制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機制及政策建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群眾融入當地社區的相關政策研究》等10個主題進行分享交流。會議現場的交流點評環節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汪三貴、中山大學教授岳經綸、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新業、北京大學教授雷明分別對匯報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精彩點評,提出了提升的意見和建議。林萬龍教授做會議總結,同時從針對性、結合實際及可操作性三個方面,向專家們提出進一步完善政策建議的要求。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于樂榮主持。
現場鏈接: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陸漢文
匯報題目:《鄉村振興中完善村干部激勵機制的建議》
核心提示:從優化薪酬待遇結構、打通政治晉升渠道、用好榮譽表彰激勵、完善福利保障激勵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鄉村振興中推進村干部激勵的必要性和路徑。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琦
匯報題目:《強化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與幫扶機制建設》
核心提示:總結典型經驗做法,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重點從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創新工作舉措方法和方式,繼續加強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力度,提前謀劃制定因部分政策調減可能帶來的保障水平降低甚至返貧致貧問題隱患出現,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適當放寬銜接資金使用范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
蘭州大學教授斯麗娟
匯報題目:《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機制及政策建議》
核心提示:總結東鄉縣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從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指標、減少對鄉村社會治理直接的行政干預、完善綜合效能考評日??己说目茖W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推進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政策建議。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王艷華
匯報題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群眾融入當地社區的相關政策研究》
核心提示:總結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面臨的三類難題和各地化解難題的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從推動安置區融入縣域發展、設立專項資金扶持、安置區社區治理制度化常規化、逐步落實易地搬遷后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左停
匯報題目:《鄉村振興目標下東西部協作的再定位與發展創新》
核心提示:首先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基本經驗和發展溢出效應做出了系統總結分析,闡述了鄉村振興目標下的東西部協作的再定位。然后從治理方式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協同治理能力提升、協作產業的業態層級升級提升、勞務協作創新、全國跨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鄉村振興中推進東西部協作的相關建議。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德平
匯報題目:《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創新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實踐及政策建議》
核心提示:首先總結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創新的實踐探索、成效挑戰,然后從強化政策支持、發展集體經濟,激活農村資源、增強發展資本,建立保障機制、提升經營效能,創新發展路徑、拓展收益渠道,優化利益聯結、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新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議。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呂開宇
匯報題目:《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使用的政策建議》
核心提示:首先闡述了從頂層設計上,要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管好與用活、歷史與現實“三大關系”,然后從戰略路徑上提出了精準提效、統籌推進、群眾參與 “三個導向”,最后從具體實踐上提出要解決好管理要素籌措、經營風險防控、收益分配優化“三個難題”。
吉林大學教授田毅鵬
匯報題目:《推動鄉村科技振興的相關政策研究》
核心提示:闡述科技創新助力有效銜接的必要性,總結通榆縣科技助力有效銜接的核心舉措與成效的基礎上,從強化農戶利用科技支撐有效銜接的理念、完善小農戶與科學技術之間的連接機制、完善縣校合作模式,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等方面提出了實現科技創新助力有效銜接的政策建議。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胡振通
匯報題目:《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需要強化五條路徑》
核心提示:通過廣泛的實地調研和多案例比較分析,詳細闡述了強化生態環境規制、強化市場配置資源、強化生態保護補償、強化政府購買服務、強化公眾有效參與的鄉村生態振興五條路徑。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張棟
匯報題目:《加強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研究》
核心提示:總結各地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最后從強化專業人才體系建設、創新惠農利益分享機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豐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方面提出了創新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融合機制。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