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時間:2022-06-16 10:17:29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作者:李 熙

      ——學習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的一點體會

      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蔽覀円蚜暯娇倳涥P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深刻領會“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的重要論述,把“三步走”的戰略步驟作為鄉村振興的路徑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這一重要論斷,鮮明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方向和推進路徑。我們必須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尊重客觀規律,扎實有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首先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根據黨的十九大戰略安排,鄉村振興戰略設定了30年的長期規劃和目標任務,逐步形成2025年、2035年、2050年三個時間節點“三步走”,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步。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作為黨和國家的大戰略,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既要防止一蹴而就、無所作為,也要防止急功近利、貪大求快,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和政治定力,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年一個新臺階,年年都有新氣象,確保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面實現。

      補齊短板弱項,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同時,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如果說,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那么鄉村振興就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強國必須補齊的短板弱項。我們要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堅持典型引領,協調聯動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省等發達地區以推動共同富裕的實際行動、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走在前列的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他們按照“小切口、大牽引”思路,在鄉村振興領域支持山區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以“產業飛地”“創新科技園”“產業合作園”等形式加強山海協作,推動構建組團式、寬領域、全覆蓋的結對幫扶體系,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形成良好態勢。各地要注重典型引路法,并努力培養和選樹自己的典型。要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推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有效銜接工作落細落實。要運用好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推動實施示范鄉鎮、精品示范村和美麗美麗村莊建設。要著眼“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要求,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

      二、深刻領會“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的重要論述,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推動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工作中,我們要善于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的框架下來統籌,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務來推進,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抓好監測幫扶工作的落實。

      強化動態監測,把對象排查到位。堅持線下網格化與線上網絡化多重覆蓋,主動找政府與政府主動找雙向發力,集中大排查與常態化走訪互為補充,加強對所有農村常住人口的動態監測,確保全面覆蓋監測重點,精準鎖定監測對象,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

      強化有效幫扶,把措施兌現到位。強化幫扶的及時性,簡化工作流程,縮短認定時間,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強化幫扶的針對性,聚焦重點,對標對表,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人口、兌現在末端。強化幫扶的系統性,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并注重工作的前瞻思考,把一些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強化政策銜接,把工作統籌到位。要善于通過政策舉措的統籌和支撐來推進工作的落地見效,確保政策管用、夠用、能用、有用。堅持新政策不出、老政策不退,一般脫貧戶特惠政策逐步優化退出,脫貧不穩定戶在堅持“四個不摘”的前提下,確保政策持續發力。抓好監測對象之間的政策銜接,對符合條件的監測對象拿出管用措施,實施有效幫扶。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工作對象轉向所有農民,把工作任務轉向推進鄉村“五大振興”,把工作舉措轉向促進發展,逐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區域整體提升。

      三、深刻領會“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的重要論述,把群眾增收這條主線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惫ぷ髦?,要把增加群眾收入作為根本措施,把發展產業作為增收的根本途徑,把穩定就業擺在增收的重要位置,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讓產業“好路子”緊密聯接群眾“錢袋子”。

      規模經營,利益聯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結合“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創建,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挑戰,支持市場主體實施聯農帶農富農產業項目,既增強自身發展能力,也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一方面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一方面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村群眾幸?!凹哟a”。

      鏈條延伸,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農業的食品保障、生態涵養、文化傳承功能,著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系統做好延長產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的工作,以種植養殖為牽引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牽引提升特色產業價值鏈,以現代服務業為牽引增強特色產業市場競爭力,讓群眾在產業鏈上下游都能實現增收。

      品牌打造,提升實力。圍繞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建立綠色有機認證獎補機制、名牌名品創建獎補機制、龍頭企業培育獎補機制,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品牌強農之路。著力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產業走進去、產品走出去、品牌走上去,不斷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群眾增收實力。

      四、深刻領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的重要論述,把鄉村建設行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的使命就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睂嵤┼l村建設行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具體抓手。要把鄉村建設擺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位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規劃引領,解決“建設什么”的問題。鄉村建設要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做到先規劃后建設。要落實“多規合一”要求,以縣域為單位做好鄉村規劃,確保既符合村民實際需要,又符合未來發展方向。在總體規劃下堅持一村一規劃,組織好“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保持規劃的前瞻性、權威性和科學性。要采取有力措施,善于將項目、資金整合起來科學建設,確?!耙粡埶{圖繪到底”,確保規劃的落地見效,確保村莊規劃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行動規范,解決“怎么建設”的問題。把握好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時度效,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不搞齊步走,防止“一刀切”。不斷強化“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理念,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照顧農民感受,吻合農民需求,保障農民權利和利益。落實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的“183”重點任務,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干一件成一件,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充分體現農村特點,保護傳統村落,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建設,實現鄉村建設與自然生態環境有機融合。

      統籌推進,解決“建成什么”的問題。依據鄉村建設行動路線圖,確保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逐步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堅持硬件和軟件一起抓,在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同時,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讓農村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既有新房、更有新村,既有新氣象、更有新作為。抓好模式載體創新,加大清單制、積分制、數字化等好經驗好做法的推廣應用,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努力把鄉村治理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五、深刻領會“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的重要論述,把黨的全面領導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黨的領導始終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強化責任。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不斷深化“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h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嚴格落實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切實發揮考核對責任強化的“指揮棒”作用,用末端成效體現和檢驗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

      夯實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村黨總支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要時刻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做到群眾在哪里,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在哪里,注重講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要深入推進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并將扶貧資產管理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團結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群眾主體。人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內生動力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動力。堅持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與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的有機統一,把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深入推進“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健全和深化扶志扶智長效機制,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出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鄉村振興局)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標簽學習園地    
      高端視點

      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時間:2022-06-16 10:17:29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李 熙

      ——學習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的一點體會

      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蔽覀円蚜暯娇倳涥P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深刻領會“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的重要論述,把“三步走”的戰略步驟作為鄉村振興的路徑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這一重要論斷,鮮明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方向和推進路徑。我們必須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尊重客觀規律,扎實有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首先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根據黨的十九大戰略安排,鄉村振興戰略設定了30年的長期規劃和目標任務,逐步形成2025年、2035年、2050年三個時間節點“三步走”,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步。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作為黨和國家的大戰略,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既要防止一蹴而就、無所作為,也要防止急功近利、貪大求快,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和政治定力,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年一個新臺階,年年都有新氣象,確保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面實現。

      補齊短板弱項,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同時,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如果說,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那么鄉村振興就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強國必須補齊的短板弱項。我們要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堅持典型引領,協調聯動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省等發達地區以推動共同富裕的實際行動、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走在前列的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他們按照“小切口、大牽引”思路,在鄉村振興領域支持山區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以“產業飛地”“創新科技園”“產業合作園”等形式加強山海協作,推動構建組團式、寬領域、全覆蓋的結對幫扶體系,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形成良好態勢。各地要注重典型引路法,并努力培養和選樹自己的典型。要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推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有效銜接工作落細落實。要運用好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推動實施示范鄉鎮、精品示范村和美麗美麗村莊建設。要著眼“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要求,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

      二、深刻領會“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的重要論述,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推動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工作中,我們要善于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的框架下來統籌,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務來推進,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抓好監測幫扶工作的落實。

      強化動態監測,把對象排查到位。堅持線下網格化與線上網絡化多重覆蓋,主動找政府與政府主動找雙向發力,集中大排查與常態化走訪互為補充,加強對所有農村常住人口的動態監測,確保全面覆蓋監測重點,精準鎖定監測對象,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

      強化有效幫扶,把措施兌現到位。強化幫扶的及時性,簡化工作流程,縮短認定時間,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強化幫扶的針對性,聚焦重點,對標對表,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人口、兌現在末端。強化幫扶的系統性,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并注重工作的前瞻思考,把一些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強化政策銜接,把工作統籌到位。要善于通過政策舉措的統籌和支撐來推進工作的落地見效,確保政策管用、夠用、能用、有用。堅持新政策不出、老政策不退,一般脫貧戶特惠政策逐步優化退出,脫貧不穩定戶在堅持“四個不摘”的前提下,確保政策持續發力。抓好監測對象之間的政策銜接,對符合條件的監測對象拿出管用措施,實施有效幫扶。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工作對象轉向所有農民,把工作任務轉向推進鄉村“五大振興”,把工作舉措轉向促進發展,逐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區域整體提升。

      三、深刻領會“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的重要論述,把群眾增收這條主線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惫ぷ髦?,要把增加群眾收入作為根本措施,把發展產業作為增收的根本途徑,把穩定就業擺在增收的重要位置,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讓產業“好路子”緊密聯接群眾“錢袋子”。

      規模經營,利益聯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結合“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創建,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挑戰,支持市場主體實施聯農帶農富農產業項目,既增強自身發展能力,也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一方面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一方面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村群眾幸?!凹哟a”。

      鏈條延伸,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農業的食品保障、生態涵養、文化傳承功能,著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系統做好延長產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的工作,以種植養殖為牽引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牽引提升特色產業價值鏈,以現代服務業為牽引增強特色產業市場競爭力,讓群眾在產業鏈上下游都能實現增收。

      品牌打造,提升實力。圍繞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建立綠色有機認證獎補機制、名牌名品創建獎補機制、龍頭企業培育獎補機制,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品牌強農之路。著力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讓產業走進去、產品走出去、品牌走上去,不斷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群眾增收實力。

      四、深刻領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的重要論述,把鄉村建設行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的使命就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睂嵤┼l村建設行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具體抓手。要把鄉村建設擺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位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規劃引領,解決“建設什么”的問題。鄉村建設要遵循城鄉發展建設規律,做到先規劃后建設。要落實“多規合一”要求,以縣域為單位做好鄉村規劃,確保既符合村民實際需要,又符合未來發展方向。在總體規劃下堅持一村一規劃,組織好“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保持規劃的前瞻性、權威性和科學性。要采取有力措施,善于將項目、資金整合起來科學建設,確?!耙粡埶{圖繪到底”,確保規劃的落地見效,確保村莊規劃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行動規范,解決“怎么建設”的問題。把握好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時度效,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不搞齊步走,防止“一刀切”。不斷強化“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理念,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照顧農民感受,吻合農民需求,保障農民權利和利益。落實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的“183”重點任務,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干一件成一件,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充分體現農村特點,保護傳統村落,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建設,實現鄉村建設與自然生態環境有機融合。

      統籌推進,解決“建成什么”的問題。依據鄉村建設行動路線圖,確保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逐步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堅持硬件和軟件一起抓,在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同時,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讓農村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既有新房、更有新村,既有新氣象、更有新作為。抓好模式載體創新,加大清單制、積分制、數字化等好經驗好做法的推廣應用,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努力把鄉村治理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五、深刻領會“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的重要論述,把黨的全面領導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黨的領導始終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強化責任。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不斷深化“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h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嚴格落實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切實發揮考核對責任強化的“指揮棒”作用,用末端成效體現和檢驗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

      夯實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村黨總支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要時刻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做到群眾在哪里,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在哪里,注重講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要深入推進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并將扶貧資產管理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團結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群眾主體。人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力量,內生動力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動力。堅持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與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的有機統一,把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深入推進“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健全和深化扶志扶智長效機制,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出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鄉村振興局)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