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小積分”撬動鄉村“大治理”
圖為工作人員在登記積分卡領取及兌換情況
今年以來,德??h城關鎮以“黨建引領、四治融合”為契機,堅持把強化村民自治能力作為主攻方向,以“鄉村治理”為載體,按照“積分制、清單式、數字化”的治理思路,使紛繁復雜的村民自治行為標準化、具體化,讓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將農村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由“任務命令”轉為“激勵引導”,由“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扎實推進城關鎮鄉村振興工作。以城關鎮德福社區為試點,著力推進“積分制、清單式、數字化”運用推廣工作,全力打造鄉村治理新面貌、新風尚。
“積分制”激發鄉村治理大活力
“積分制”以德福社區推出的“愛心超市”為重要載體,以積分管理為主要形式,將社區重大事務細化、量化為積分指標,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形成積分評價辦法,根據《積分評價辦法》對社區居民日常行為進行評價并形成相應積分,根據積分給予相應的精神鼓勵、物質獎勵或行為約束。通過“五項舉措”確保社區鄉村治理“積分制”長效運行。一是規范實施過程。成立積分管理評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社區“兩委”干部、鄉賢、居民代表組成,將居民獲取積分的渠道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申報類”,主要體現居民比學趕超、創先增優的積極性。根據鞏固脫貧成果、遵守村規民約等七大項目37條內容進行積分申報,由社區愛心超市評分委員會根據申報內容現場查閱佐證材料后給予相應的分值;第二類是“參與類”,主要體現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社區每個月制定參與類的活動計劃,評分委員會根據計劃進行公示招募,制定活動人數及積分評定的分值。社區居民參與活動結束后可獲得積分卡。兩類項目獲得的積分可進行累計,社區居民可使用獲得的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相應分值的商品,實現公益積分“微循環”。二是積極探索創新。結合社區實際,以“三要”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落地生根。一方面是積分內容要廣泛。涉及鞏固脫貧成果等七大項目37條內容進行積分,使鄉村治理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連接。另一方面是積分對象要靈活。既要面向全體村民的,也要面向長期居住在本村(社區)的外地人員。再一方面是積分方式要豐富。以“賦分制”的形式,根據社區居民遵守村規民約情況和一些特殊貢獻賦予積分,在此基礎上設置加分項、減分項,采取符合居民意愿和習慣的積分方式,建立起動態管理、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確保積分可量化、可計算、保證政府公信力。三是突出結果運用。積分結果運用是發揮積分制激勵約束作用的關鍵。德福社區實行以“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的雙重獎勵機制,精神鼓勵具體表現為在評選“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中優先考慮。、物質獎勵具體表現為日用品、食品及家電的兌換。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同時發揮好積分制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將積分結果作為各類評比的參考,發揮精神獎懲作用,同時合理進行物質激勵,用積分兌換實物,增強社區居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四是強化運行保障。社區以“財政資金補一點、集體經濟拿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的“三個一點”方式,拓寬資金渠道、增加資金投入。落實專人負責積分的日常管理工作。五是強化輿論宣傳。通過召開群眾大會,樓棟微信群、社區廣播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調動社區居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營造“人人參與積分”的濃厚氛圍。
“清單式”提升鄉村治理新動能
在鄉村治理中運用清單制,是在黨組織領導下,將基層管理服務事項以及農民群眾關心關注的事務細化為清單,編制操作流程,明確辦理要求,建立監督評價機制,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鄉村治理方式。清單制的運用,有利于減輕基層黨組織負擔,保障居民各項權益,提高鄉村治理效率,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密切基層黨群干群關系。德福社區以減輕基層負擔、提高治理效能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依法依規、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的原則,有序推進清單制在鄉村治理中的應用。以政府工作清單、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等為典型清單,明確實施的主體、內容、流程,同時,充分發揮好上級黨委政府、村務監督委員會、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作用,定期開展考核評議,讓群眾心中有數、按圖辦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單履職,讓線上監督時時在、處處在、事事在,形成人人參與監督的鄉村治理氛圍。為鄉村治理賦能提效。
“數字化”推動鄉村治理新模式
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是數字技術應用的突出優勢。面對鄉村振興過程中群眾急難愁盼的重點場景和關鍵領域,只有借助數字化手段,瞄準基層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才能解鎖更多數字便民、數字惠民的治理密碼。德福社區結合“農事城辦”代辦服務點,創新搭建基層智能平臺,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社區延伸。通過推廣“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模式,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馬上辦、少跑快辦,大幅提高群眾辦事便捷程度。社區居民可通過“德保智慧鄉村”平臺或相關微信公眾號、終端查詢機隨時查看對應政策信息,實現網上養老、低保、醫療等居務信息公開。探索有德保特色的社區政務服務方式,構建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的基層管理體系,全力支撐鄉村治理精細化、智慧化。
城關鎮:“小積分”撬動鄉村“大治理”
時間:2022-08-26 15:43:33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梁恒
圖為工作人員在登記積分卡領取及兌換情況
今年以來,德??h城關鎮以“黨建引領、四治融合”為契機,堅持把強化村民自治能力作為主攻方向,以“鄉村治理”為載體,按照“積分制、清單式、數字化”的治理思路,使紛繁復雜的村民自治行為標準化、具體化,讓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將農村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由“任務命令”轉為“激勵引導”,由“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扎實推進城關鎮鄉村振興工作。以城關鎮德福社區為試點,著力推進“積分制、清單式、數字化”運用推廣工作,全力打造鄉村治理新面貌、新風尚。
“積分制”激發鄉村治理大活力
“積分制”以德福社區推出的“愛心超市”為重要載體,以積分管理為主要形式,將社區重大事務細化、量化為積分指標,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形成積分評價辦法,根據《積分評價辦法》對社區居民日常行為進行評價并形成相應積分,根據積分給予相應的精神鼓勵、物質獎勵或行為約束。通過“五項舉措”確保社區鄉村治理“積分制”長效運行。一是規范實施過程。成立積分管理評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社區“兩委”干部、鄉賢、居民代表組成,將居民獲取積分的渠道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申報類”,主要體現居民比學趕超、創先增優的積極性。根據鞏固脫貧成果、遵守村規民約等七大項目37條內容進行積分申報,由社區愛心超市評分委員會根據申報內容現場查閱佐證材料后給予相應的分值;第二類是“參與類”,主要體現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社區每個月制定參與類的活動計劃,評分委員會根據計劃進行公示招募,制定活動人數及積分評定的分值。社區居民參與活動結束后可獲得積分卡。兩類項目獲得的積分可進行累計,社區居民可使用獲得的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相應分值的商品,實現公益積分“微循環”。二是積極探索創新。結合社區實際,以“三要”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落地生根。一方面是積分內容要廣泛。涉及鞏固脫貧成果等七大項目37條內容進行積分,使鄉村治理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連接。另一方面是積分對象要靈活。既要面向全體村民的,也要面向長期居住在本村(社區)的外地人員。再一方面是積分方式要豐富。以“賦分制”的形式,根據社區居民遵守村規民約情況和一些特殊貢獻賦予積分,在此基礎上設置加分項、減分項,采取符合居民意愿和習慣的積分方式,建立起動態管理、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確保積分可量化、可計算、保證政府公信力。三是突出結果運用。積分結果運用是發揮積分制激勵約束作用的關鍵。德福社區實行以“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的雙重獎勵機制,精神鼓勵具體表現為在評選“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中優先考慮。、物質獎勵具體表現為日用品、食品及家電的兌換。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同時發揮好積分制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將積分結果作為各類評比的參考,發揮精神獎懲作用,同時合理進行物質激勵,用積分兌換實物,增強社區居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四是強化運行保障。社區以“財政資金補一點、集體經濟拿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的“三個一點”方式,拓寬資金渠道、增加資金投入。落實專人負責積分的日常管理工作。五是強化輿論宣傳。通過召開群眾大會,樓棟微信群、社區廣播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調動社區居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營造“人人參與積分”的濃厚氛圍。
“清單式”提升鄉村治理新動能
在鄉村治理中運用清單制,是在黨組織領導下,將基層管理服務事項以及農民群眾關心關注的事務細化為清單,編制操作流程,明確辦理要求,建立監督評價機制,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鄉村治理方式。清單制的運用,有利于減輕基層黨組織負擔,保障居民各項權益,提高鄉村治理效率,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密切基層黨群干群關系。德福社區以減輕基層負擔、提高治理效能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依法依規、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的原則,有序推進清單制在鄉村治理中的應用。以政府工作清單、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等為典型清單,明確實施的主體、內容、流程,同時,充分發揮好上級黨委政府、村務監督委員會、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作用,定期開展考核評議,讓群眾心中有數、按圖辦事,干部心中有戒、照單履職,讓線上監督時時在、處處在、事事在,形成人人參與監督的鄉村治理氛圍。為鄉村治理賦能提效。
“數字化”推動鄉村治理新模式
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是數字技術應用的突出優勢。面對鄉村振興過程中群眾急難愁盼的重點場景和關鍵領域,只有借助數字化手段,瞄準基層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才能解鎖更多數字便民、數字惠民的治理密碼。德福社區結合“農事城辦”代辦服務點,創新搭建基層智能平臺,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社區延伸。通過推廣“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模式,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馬上辦、少跑快辦,大幅提高群眾辦事便捷程度。社區居民可通過“德保智慧鄉村”平臺或相關微信公眾號、終端查詢機隨時查看對應政策信息,實現網上養老、低保、醫療等居務信息公開。探索有德保特色的社區政務服務方式,構建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的基層管理體系,全力支撐鄉村治理精細化、智慧化。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林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