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多措并舉 建設民富疆穩的新滄源

      時間:2022-09-23 10:28:51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作者: 蔣泓峰 崔煥興

      “十四五”時期,是滄源佤族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分水嶺”。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始終堅持以“全域旅游”為總抓手,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生態文明、沿邊開發開放、社會民生事業和邊疆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加快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緦崿F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實現邊疆民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滄源,平安滄源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范,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高層次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全面形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顯成效,各族群眾生活更加美好。為此,筆者帶著廣大讀者所關心的一些重要問題,采訪了中共滄源佤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戈正旗縣長。

       _MG_4278.JPG

      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

      筆者:請您先介紹一下全縣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相關背景情況。

      戈正旗:滄源雖然脫貧了,但邊境一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方面基礎薄弱,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前沿陣地。2021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我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11月省委、省政府在滄源召開的云南省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情況總結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啟動會,為滄源指出了有效促進沿邊地區發展、破解邊境地區發展難題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快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好美麗家園。

      近年來,我們通過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整合資源、積極調動群眾主觀能動性,形成政府主導、政策激勵、群眾參與的機制,打造了睦鄰友好型邊境小康示范村(勐董鎮龍乃村上龍乃自然村)、文旅融合型邊境小康示范村(單甲鄉嘎多村大寨上寨自然村),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167個自然村小康村(含96個抵邊自然村)建設穩步開展,為全面推進云南省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滄源經驗,做出了滄源示范。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更強烈的責任感、更務實的作風和更有力的舉措,齊心協力加快推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把沿邊一線的行政村(社區)全部建成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現代化邊境小康村。

      筆者: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對滄源有什么意義?請從經濟社會發展、固邊、民族團結等角度談談。

      戈正旗: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對滄源來說具有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意義。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來說,我們謀劃了項目647個、總投資13.12億元,調整優化了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一村一方案”,計劃建成“達標型村莊”117個、“提檔型村莊”25個、“示范型村莊”25個,這些都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樣板引領滄源全面開啟鄉村振興。從強邊固防角度來說,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邊境防控現代化建設入手,將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壓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政治責任,構建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新格局,切實筑牢祖國西南安全穩定屏障。從民族團結角度來說,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將推動沿邊一線的行政村(社區)黨建和民族團結工作,更加堅定邊疆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信心,樹立良好的國門形象。

      筆者:滄源未來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方面,有什么規劃方向和具體實施方案?

      戈正旗:我們計劃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水、電、路、網”四項指標達標任務,到2023年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初步建成現代化邊境小康村,2024年至2025年進行鞏固提升。在示范村寨建設的打造上,以縣城中心,以單甲大護俄—芒卡口岸邊防巡邏道為外線,串聯8至10個自然村,打造成一串集“看點、靚點、賣點、特點”于一體的現代化邊境小康示范村;以機場—賀嶺—帕良—永和—國門通道為內線,串聯3至5個自然村,打造成一串集“產業、休閑、宜居、邊民互市”為一體的現代化邊境小康示范村。在產業發展群眾倍增計劃上,全力支持科技特派員的工作,以專家資源、科技力量賦能小康村建設,切實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同時大力培育“短、平、快”產業,做強、做長產業鏈,讓邊境居民獲得增收。在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改造上,用好廳級領導掛鉤制度,推廣“名譽支部書記”“名譽村長”的做法,廣泛動員群眾積極支持配合小康村建設,大力提升人居環境,不斷美化、亮化、規范化村寨形象。

      筆者:有哪些專家團隊、組織機構單位、科技手段等,會參與到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建設中?

      戈正旗:一是邀請專家團隊現場“開處方”。我縣已與云南省科學技術廳開展深度合作,23名專家組成的省級科技特派員專家團隊,為鄉村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及技術支撐。接下來,云南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導師將帶領團隊,深入邊境自然村開展“校園諸葛進鄉村,攜手奧雅股份鄉建營”活動,努力打造一批“留得下、記得住”的美麗村莊。二是組織社會機構單位“掛包幫”。我縣已經組織111個縣級行業部門,63個社會組織參與到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中,通過開展“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等工作,推進沿邊村“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群眾增收”工作,確保到2023年底建成“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現代化邊境小康村。三是科技助力鄉村治理“出實效”。以人居環境提升為抓手,繼續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和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強化黑臭水體治理,通過采取物理處理法,因地制宜建設不同階段規模的生態污水治理池,逐次過濾生活污水、農業污水,達到污水循環利用、污泥無害化利用的目標,讓鄉村環境越來越整潔。

      筆者:如何確?,F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落實到每家每戶的百姓身上?具體有哪些手段?

      戈正旗:一是我們把邊民組織起來與合作社、與企業產生聯動,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把千家萬戶“小農戶”帶動起來。讓他們有事情做,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在發展中受益。二是我們積極推進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滿足邊民在不同階段對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等方面的需要,夯實了共同富裕的基礎。三是我們扎實推進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建制村道路通暢率達100%、硬化率達100%,農村飲水集中供水率達97.23%,實現所有行政村(社區)光纖網絡和動力電全覆蓋,邊民幸福感、獲得感得到大幅提升。

      2bad2f08171fc113320ef74e91ef7e88.jpg 

      鄉村振興

      筆者:請您介紹一下滄源鄉村振興的概況及未來的目標。

      戈正旗:2019年4月,省委、省政府宣布滄源佤族自治縣脫貧摘帽,擺脫了千年絕對貧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來,我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動能”,班洪鄉班壩自然村“生態旅游+”和班洪村“1135”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成為“滄源樣板”,田園綜合體建設、境內境外聯動發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滄源經驗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關注和批示,并在全省推廣,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助力添彩。我們建立健全“農戶+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股份合作機制和扶志扶智長效機制,實施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蔗糖、茶葉、烤煙、畜牧等產業,建設河南中煙“黃金葉”品牌專屬煙區,烤煙產值突破“億元”,收購均價、上等煙比例排名臨滄全市第一,真正實現了農村低收入人群幫扶全覆蓋、產業幫扶全覆蓋、集體經濟全覆蓋、就業幫扶全覆蓋。

      展望未來,我們將抓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機遇,大抓產業、大干項目,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效統籌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邊境防控、思想觀念6個現代化,力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把下班壩建設成為全國最美麗的邊境村寨,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把班洪班老率先建成全省全國興邊富民及引領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鄉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區,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把滄源率先建成全省全國“三好”示范縣。

      筆者: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有什么具體措施和制度來推進實現滄源的鄉村振興目標?

      戈正旗:我們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建立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綁定發展,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或直接與農戶綁定發展的“雙綁”機制,持續加大力度幫扶較低收入群體,全面落實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力度,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力爭所有行政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計劃先行創建省級“美麗鄉村”2個,市級“美麗村莊”10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筆者:對于實施城鎮化建設方面,請您談一談滄源未來的發展方向。

      戈正旗: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各級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系統、前瞻、科學謀劃城鎮化建設。一是加快城市化進程。以提高城市化水平為切入點,結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實際,盡快建成一批對經濟增長起帶動和支撐作用的建設項目。二是制定相應優惠政策。加大吸引社會資金的力度,拉動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會資金建設城鎮的軌道。三是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按照《滄源縣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要求,以縣城為重點,大力實施城市管理標準化,加快推進綠美城鎮、綠美社區建設,著力建設美麗新家園。四是逐步提升城市功能。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和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強化城鎮產業支撐,提升城鄉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一體化、人性化、智慧化和諧發展。

      筆者:將如何發展人才振興,吸納人才?

      戈正旗:鄉村振興,人才為先。在人才振興方面,認真貫徹落實關于“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工作部署要求,深入縣直有關部門和95個村(社區)認真開展技能人才摸底調查工作,按種植、養殖、加工、經營管理、技能服務等類別進行分類。高標準篩選調配駐村(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科技特派員,并選派專家人才送技上門、集中培訓、現場咨詢,促進各路人才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匯聚一批能夠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和沾滿泥土氣息的“土專家”“田秀才”,不斷提升群眾發展致富“造血”能力。在吸納人才方面,以引進智力服務為核心,突破人才工作地、工作單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吸引人才到縣、鄉創業,深入實施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注重從各村后備干部人選、致富帶頭人、復員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等年輕人中挑選優秀人才納入青年人才黨支部,著力解決農村黨員隊伍結構不優,村級后備干部儲備不足、農村青年人才留不住等問題。

      1.IMG_0412_副本_副本.jpg 

      經濟發展

      筆者:請您介紹一下,滄源對于經濟發展的相關規劃以及戰略目標。

      戈正旗:圍繞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十四五”時期,我縣要基本建成世界佤文化中心,在建設“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世界佤族活態文化博物館”上取得重大進展,力爭實現“一個邁上更高臺階、兩個取得重大突破、六個走在全省前列”。(一個邁上更高臺階:力爭經濟年均增速10%以上。到2025年,全縣經濟總量達80億元以上,力爭邁上100億元臺階。兩個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六個走在全省前列: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省前列、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沿邊開發開放走在全省前列、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信息技術應用走在全省前列、邊疆治理體系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全縣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佤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建成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面建成世界佤族活態文化博物館。

       4641276d2631699c0b1ce9896eb59c5.jpg

      筆者:計劃從哪些方面去發展滄源的經濟?

      戈正旗: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縣明確了9個方面的定性目標和5大類27項定量指標。主要從構建全新發展格局、聚焦三大戰略目標、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破除基礎設施瓶頸、筑牢最美生態屏障、形成沿邊開放優勢、激發強大內生動力、提升高效治理水平等10個方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笆奈濉蹦┮獡碛?0個以上億元支柱產業。力爭經濟年均增速在10%以上。

       開幕式.jpg

      筆者:如何將文旅產業、農業產業等當地特色發揮出最大優勢,推進滄源的經濟發展?

      戈正旗:在文旅產業上,我縣堅持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龍頭引領,按照“不走低端、起步中端、瞄準高端”的發展思路,以翁丁南滾河世界旅游景區和司崗里崖畫谷世界旅游景區為核心,引領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以創建5A、4A級景區為目標,加快翁丁老寨原址重建,推進翁丁南滾河旅游景區、司崗里崖畫谷景區、葫蘆小鎮景區創建5A級景區,積極推進班洪葫蘆王地景區、勐董秘境邊關小鎮、糯良空港小鎮創建4A級景區,開發設計10條以上精品旅游(自駕)線路,鞏固提升下班壩自然村、國門新村等17個鄉村旅游示范村、3個沿邊旅游特色村,繼續打造30個以上旅游特色村,全面發揮精品景區輻射帶動效應。

      在農業產業上,我縣按照標準化、特色化、差異化、可持續化原則,推動現代農業與全域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每個鄉(鎮)至少打造1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同時,抓好種子端和電商端,加快農業生產過程“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10萬畝以上,重點打造8萬至10萬擔河南中煙“黃金葉”品牌專屬煙區,著力推動綠色生態茶園增產、品牌打造,持續抓好生豬全產業鏈發展,爭取肉??缇撑继銊游镆卟^域化管理試點,健全完善以竹木產業為主的生態林業組織生產體系、定點收購合作機制,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等新興產業,全力打造10個以上億元支柱產業,力爭蜜蜂、茶葉、生豬、竹木、蔬菜、水果等實現“6年翻番”目標。

      筆者:對于引進外來企業來提高滄源經濟、收入水平,有什么計劃?

      戈正旗:我縣歷來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制定了外出招商計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率隊到福建、四川、昆明、上海、浙江、河南等省市開展精準招商11場次,今年以來,共邀請和接訪到我縣考察洽談企業154戶645人次,考察項目179個。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區位、人文和產業基礎優勢,依托11個產業園建設(永和境內境外產業園、肉牛精深加工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班老礦電產業園、竹木產業園、蜜蜂產業園、勐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柑橘產業園、航空物流園、糧油物流產業園、世界佤鄉鄉村振興產業園),聚焦文旅經濟、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加強與意向合作企業的對接聯系,爭取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規上企業增量在50戶以上,產值在60億元以上。(文/ 蔣泓峰  崔煥興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張院靜
      標簽經驗交流    
      觀察思考

      多措并舉 建設民富疆穩的新滄源

      時間:2022-09-23 10:28:51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蔣泓峰 崔煥興

      “十四五”時期,是滄源佤族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分水嶺”。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始終堅持以“全域旅游”為總抓手,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生態文明、沿邊開發開放、社會民生事業和邊疆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加快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緦崿F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實現邊疆民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滄源,平安滄源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范,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高層次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全面形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顯成效,各族群眾生活更加美好。為此,筆者帶著廣大讀者所關心的一些重要問題,采訪了中共滄源佤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戈正旗縣長。

       _MG_4278.JPG

      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

      筆者:請您先介紹一下全縣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相關背景情況。

      戈正旗:滄源雖然脫貧了,但邊境一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方面基礎薄弱,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前沿陣地。2021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我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11月省委、省政府在滄源召開的云南省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情況總結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啟動會,為滄源指出了有效促進沿邊地區發展、破解邊境地區發展難題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快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好美麗家園。

      近年來,我們通過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整合資源、積極調動群眾主觀能動性,形成政府主導、政策激勵、群眾參與的機制,打造了睦鄰友好型邊境小康示范村(勐董鎮龍乃村上龍乃自然村)、文旅融合型邊境小康示范村(單甲鄉嘎多村大寨上寨自然村),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167個自然村小康村(含96個抵邊自然村)建設穩步開展,為全面推進云南省邊境小康示范村建設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滄源經驗,做出了滄源示范。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更強烈的責任感、更務實的作風和更有力的舉措,齊心協力加快推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把沿邊一線的行政村(社區)全部建成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現代化邊境小康村。

      筆者: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對滄源有什么意義?請從經濟社會發展、固邊、民族團結等角度談談。

      戈正旗: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對滄源來說具有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意義。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來說,我們謀劃了項目647個、總投資13.12億元,調整優化了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一村一方案”,計劃建成“達標型村莊”117個、“提檔型村莊”25個、“示范型村莊”25個,這些都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樣板引領滄源全面開啟鄉村振興。從強邊固防角度來說,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邊境防控現代化建設入手,將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壓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政治責任,構建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新格局,切實筑牢祖國西南安全穩定屏障。從民族團結角度來說,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將推動沿邊一線的行政村(社區)黨建和民族團結工作,更加堅定邊疆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信心,樹立良好的國門形象。

      筆者:滄源未來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方面,有什么規劃方向和具體實施方案?

      戈正旗:我們計劃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水、電、路、網”四項指標達標任務,到2023年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初步建成現代化邊境小康村,2024年至2025年進行鞏固提升。在示范村寨建設的打造上,以縣城中心,以單甲大護俄—芒卡口岸邊防巡邏道為外線,串聯8至10個自然村,打造成一串集“看點、靚點、賣點、特點”于一體的現代化邊境小康示范村;以機場—賀嶺—帕良—永和—國門通道為內線,串聯3至5個自然村,打造成一串集“產業、休閑、宜居、邊民互市”為一體的現代化邊境小康示范村。在產業發展群眾倍增計劃上,全力支持科技特派員的工作,以專家資源、科技力量賦能小康村建設,切實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同時大力培育“短、平、快”產業,做強、做長產業鏈,讓邊境居民獲得增收。在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改造上,用好廳級領導掛鉤制度,推廣“名譽支部書記”“名譽村長”的做法,廣泛動員群眾積極支持配合小康村建設,大力提升人居環境,不斷美化、亮化、規范化村寨形象。

      筆者:有哪些專家團隊、組織機構單位、科技手段等,會參與到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建設中?

      戈正旗:一是邀請專家團隊現場“開處方”。我縣已與云南省科學技術廳開展深度合作,23名專家組成的省級科技特派員專家團隊,為鄉村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及技術支撐。接下來,云南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導師將帶領團隊,深入邊境自然村開展“校園諸葛進鄉村,攜手奧雅股份鄉建營”活動,努力打造一批“留得下、記得住”的美麗村莊。二是組織社會機構單位“掛包幫”。我縣已經組織111個縣級行業部門,63個社會組織參與到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工作中,通過開展“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等工作,推進沿邊村“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群眾增收”工作,確保到2023年底建成“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現代化邊境小康村。三是科技助力鄉村治理“出實效”。以人居環境提升為抓手,繼續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和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強化黑臭水體治理,通過采取物理處理法,因地制宜建設不同階段規模的生態污水治理池,逐次過濾生活污水、農業污水,達到污水循環利用、污泥無害化利用的目標,讓鄉村環境越來越整潔。

      筆者:如何確?,F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落實到每家每戶的百姓身上?具體有哪些手段?

      戈正旗:一是我們把邊民組織起來與合作社、與企業產生聯動,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把千家萬戶“小農戶”帶動起來。讓他們有事情做,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在發展中受益。二是我們積極推進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滿足邊民在不同階段對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等方面的需要,夯實了共同富裕的基礎。三是我們扎實推進23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建制村道路通暢率達100%、硬化率達100%,農村飲水集中供水率達97.23%,實現所有行政村(社區)光纖網絡和動力電全覆蓋,邊民幸福感、獲得感得到大幅提升。

      2bad2f08171fc113320ef74e91ef7e88.jpg 

      鄉村振興

      筆者:請您介紹一下滄源鄉村振興的概況及未來的目標。

      戈正旗:2019年4月,省委、省政府宣布滄源佤族自治縣脫貧摘帽,擺脫了千年絕對貧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來,我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動能”,班洪鄉班壩自然村“生態旅游+”和班洪村“1135”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成為“滄源樣板”,田園綜合體建設、境內境外聯動發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滄源經驗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關注和批示,并在全省推廣,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助力添彩。我們建立健全“農戶+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股份合作機制和扶志扶智長效機制,實施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蔗糖、茶葉、烤煙、畜牧等產業,建設河南中煙“黃金葉”品牌專屬煙區,烤煙產值突破“億元”,收購均價、上等煙比例排名臨滄全市第一,真正實現了農村低收入人群幫扶全覆蓋、產業幫扶全覆蓋、集體經濟全覆蓋、就業幫扶全覆蓋。

      展望未來,我們將抓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機遇,大抓產業、大干項目,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效統籌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邊境防控、思想觀念6個現代化,力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把下班壩建設成為全國最美麗的邊境村寨,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把班洪班老率先建成全省全國興邊富民及引領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鄉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區,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把滄源率先建成全省全國“三好”示范縣。

      筆者: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有什么具體措施和制度來推進實現滄源的鄉村振興目標?

      戈正旗:我們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建立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綁定發展,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或直接與農戶綁定發展的“雙綁”機制,持續加大力度幫扶較低收入群體,全面落實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力度,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力爭所有行政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計劃先行創建省級“美麗鄉村”2個,市級“美麗村莊”10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筆者:對于實施城鎮化建設方面,請您談一談滄源未來的發展方向。

      戈正旗: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各級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系統、前瞻、科學謀劃城鎮化建設。一是加快城市化進程。以提高城市化水平為切入點,結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實際,盡快建成一批對經濟增長起帶動和支撐作用的建設項目。二是制定相應優惠政策。加大吸引社會資金的力度,拉動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會資金建設城鎮的軌道。三是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按照《滄源縣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要求,以縣城為重點,大力實施城市管理標準化,加快推進綠美城鎮、綠美社區建設,著力建設美麗新家園。四是逐步提升城市功能。以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和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加快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強化城鎮產業支撐,提升城鄉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一體化、人性化、智慧化和諧發展。

      筆者:將如何發展人才振興,吸納人才?

      戈正旗:鄉村振興,人才為先。在人才振興方面,認真貫徹落實關于“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工作部署要求,深入縣直有關部門和95個村(社區)認真開展技能人才摸底調查工作,按種植、養殖、加工、經營管理、技能服務等類別進行分類。高標準篩選調配駐村(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科技特派員,并選派專家人才送技上門、集中培訓、現場咨詢,促進各路人才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匯聚一批能夠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和沾滿泥土氣息的“土專家”“田秀才”,不斷提升群眾發展致富“造血”能力。在吸納人才方面,以引進智力服務為核心,突破人才工作地、工作單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吸引人才到縣、鄉創業,深入實施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注重從各村后備干部人選、致富帶頭人、復員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等年輕人中挑選優秀人才納入青年人才黨支部,著力解決農村黨員隊伍結構不優,村級后備干部儲備不足、農村青年人才留不住等問題。

      1.IMG_0412_副本_副本.jpg 

      經濟發展

      筆者:請您介紹一下,滄源對于經濟發展的相關規劃以及戰略目標。

      戈正旗:圍繞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十四五”時期,我縣要基本建成世界佤文化中心,在建設“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世界佤族活態文化博物館”上取得重大進展,力爭實現“一個邁上更高臺階、兩個取得重大突破、六個走在全省前列”。(一個邁上更高臺階:力爭經濟年均增速10%以上。到2025年,全縣經濟總量達80億元以上,力爭邁上100億元臺階。兩個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六個走在全省前列: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省前列、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省前列、沿邊開發開放走在全省前列、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信息技術應用走在全省前列、邊疆治理體系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全縣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佤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建成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面建成世界佤族活態文化博物館。

       4641276d2631699c0b1ce9896eb59c5.jpg

      筆者:計劃從哪些方面去發展滄源的經濟?

      戈正旗: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縣明確了9個方面的定性目標和5大類27項定量指標。主要從構建全新發展格局、聚焦三大戰略目標、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破除基礎設施瓶頸、筑牢最美生態屏障、形成沿邊開放優勢、激發強大內生動力、提升高效治理水平等10個方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笆奈濉蹦┮獡碛?0個以上億元支柱產業。力爭經濟年均增速在10%以上。

       開幕式.jpg

      筆者:如何將文旅產業、農業產業等當地特色發揮出最大優勢,推進滄源的經濟發展?

      戈正旗:在文旅產業上,我縣堅持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龍頭引領,按照“不走低端、起步中端、瞄準高端”的發展思路,以翁丁南滾河世界旅游景區和司崗里崖畫谷世界旅游景區為核心,引領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以創建5A、4A級景區為目標,加快翁丁老寨原址重建,推進翁丁南滾河旅游景區、司崗里崖畫谷景區、葫蘆小鎮景區創建5A級景區,積極推進班洪葫蘆王地景區、勐董秘境邊關小鎮、糯良空港小鎮創建4A級景區,開發設計10條以上精品旅游(自駕)線路,鞏固提升下班壩自然村、國門新村等17個鄉村旅游示范村、3個沿邊旅游特色村,繼續打造30個以上旅游特色村,全面發揮精品景區輻射帶動效應。

      在農業產業上,我縣按照標準化、特色化、差異化、可持續化原則,推動現代農業與全域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每個鄉(鎮)至少打造1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同時,抓好種子端和電商端,加快農業生產過程“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10萬畝以上,重點打造8萬至10萬擔河南中煙“黃金葉”品牌專屬煙區,著力推動綠色生態茶園增產、品牌打造,持續抓好生豬全產業鏈發展,爭取肉??缇撑继銊游镆卟^域化管理試點,健全完善以竹木產業為主的生態林業組織生產體系、定點收購合作機制,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等新興產業,全力打造10個以上億元支柱產業,力爭蜜蜂、茶葉、生豬、竹木、蔬菜、水果等實現“6年翻番”目標。

      筆者:對于引進外來企業來提高滄源經濟、收入水平,有什么計劃?

      戈正旗:我縣歷來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制定了外出招商計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率隊到福建、四川、昆明、上海、浙江、河南等省市開展精準招商11場次,今年以來,共邀請和接訪到我縣考察洽談企業154戶645人次,考察項目179個。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區位、人文和產業基礎優勢,依托11個產業園建設(永和境內境外產業園、肉牛精深加工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班老礦電產業園、竹木產業園、蜜蜂產業園、勐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柑橘產業園、航空物流園、糧油物流產業園、世界佤鄉鄉村振興產業園),聚焦文旅經濟、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加強與意向合作企業的對接聯系,爭取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規上企業增量在50戶以上,產值在60億元以上。(文/ 蔣泓峰  崔煥興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張院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