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緊特色優勢產業增收富民的牛鼻子——陜西省澄城縣全鏈條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
民族要復振興,鄉村必振興。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經過近30年由點到面、由弱到強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實踐,2022年陜西省澄城縣櫻桃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總產值超20億元,人均櫻桃增收5000元以上,入選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成為全省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全、果質最佳、時段最長的優質櫻桃連片栽植區,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躋身中國果業最受歡迎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強,榮獲全國櫻桃金櫻獎,健步走出了可學可鑒的一條特色優勢產業牽引、持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激活資源優勢
澄城位于關中平原東北部,轄9鎮1辦158個行政村,總人口40萬,國土面積1121平方公里,是全國現代蘋果產業20強縣、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規避單一蘋果產業帶來的自然市場風險,縣上從實際出發、可行性分析論證后認識到,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鏈條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有厚重的人文淵源、堅實的群眾基礎和發展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優越的地理優勢。澄城地處北緯35°,海拔470-1285米,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寬約37公里,南北長約53公里,地形地貌分布三梁一塬,北部溝梁相間、坡陡谷深,南部原面開闊,略有起伏,總面積1121平方公里。東鄰合陽,西界蒲白,南毗大荔,北接黃龍,土層厚80-180米。大浴河、縣西河、長寧河、馬村河、孔走河五河環繞,匯入洛河。是公認的沿隴海線大櫻桃優勢栽培區,也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的櫻桃生長黃金地帶,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適宜的氣候優勢。澄城位處黃龍山南麓,屬渭北黃土高原向陜北丘陵溝壑的過渡地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土壤優質肥沃,冬春寒冷干燥,夏秋涼爽益體,四季變化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2℃,無霜期204天,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態環境潔凈,水資源總量1.6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428立方米,畝均占有水資源量205立方米,完全適應各類水果需要的特點、標準和要求,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天時地利的自然資源和氣候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便捷的交通優勢。西包、西侯、西延、黃韓侯四條鐵路縱橫交錯,國道108、242、342交相連接,京昆高速公路、榆商高速、合鳳高速穿境而過。農村公路通達里程551條里程1282.4公里,10個鎮辦均通三級以上油路,158個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建制村公路通達率為100%,通暢率為100%,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兩橫一縱五出口”的“工”字型高速路網格局和“五縱三橫”的普通路網格局,為鮮活農產品的外銷提供了便利條件。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出行便捷的交通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雄厚的群眾優勢。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蘋果市場下滑、農民收入銳減的現狀,當時的郭家莊村黨支部一班人,主動調整思路,多次赴遼寧大連、山東煙臺等地考察學習,分析論證,凝聚形成了以櫻桃栽植為主導的興產富民共識?;卮搴簏h員干部帶頭栽植櫻桃200多畝,高薪聘請農業科技專家長年指導,當年櫻桃單價高達10元,畝均收入5000元,縣上及時總結推而廣之,為櫻桃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了堅實雄厚的群眾基礎優勢。
四措聯動穩推進
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鏈條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是一項任務艱巨、難度較大、紛繁復雜的系統工程,縣上聚焦興產富民目標,依托資源稟賦,理清思路、凝聚共識,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聚社會之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咬定發展不放松,“四動”發力加油干,奮力把櫻桃產業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助力農民穩定可持續增收的“搖錢樹”和“鐵桿莊稼”。
目標引領促驅動。為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和產品市場占有率,縣上深入調查研究,可行性分析論證,大膽拍板決策,制定出臺了《加快建設十萬畝櫻桃基地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的決定》,明確界定了現狀優勢、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事項,依托建設萬畝標準化櫻桃示范園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加快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改善生產基礎條件硬支撐,“十四五”末優質早熟櫻桃基地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產量15萬噸以上,產值突破50億元。為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國櫻桃第一縣”,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政策傾斜重推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明確任務、夯實責任,按照每畝800元標準,累計發放苗木補貼1.48萬畝1180萬元,設施化改造露天櫻桃1000多畝,發放獎補資金1500萬元。組建專業合作組織230多家,入會會員1500人,全面推廣苗木組培、大棚覆蓋、有機肥施用、生物防治四大技術,實行了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有效解決了單家獨戶難以解決的水電路、包裝銷售等難題,共建成優質生產基地5萬畝,有效調動了群眾栽植櫻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提供了強大動力、注入了生機活力。
示范引領強拉動。成立莊頭鎮郭家莊村櫻桃生產專業合作社,注冊了“真仕佳”品牌,以4300畝櫻桃基地為示范,以標準化生產為抓手,以全面提升產量和品質為目標。配套建設了機井、水塔、微灌、區域氣象站等設施,實現了現代農業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全村大棚櫻桃發展到350畝,畝均收入8-10萬元。4000畝露地櫻桃畝均收入3-4萬元,共實現產值1.5億元,人均收入5萬元,走出了一條相互配套、互動聯動的“特色現代產業+合作組織+配套服務”櫻桃發展新路徑,成為遠近聞名的櫻桃生產專業村,被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莊頭鎮被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輻射帶動了縣域櫻桃產業的有力有序有效發展。
全鏈經營大聯動。“日光溫室+提前休眠、溫室大棚、鋼構暖棚、連體冷棚、露地櫻桃”多梯次栽植并舉,建成全省首家集水冷分選、冷藏、交易、物流為一體的櫻桃交易市場,實現了鮮果淡旺季不斷線的營銷供應;總投資560萬元的櫻桃醬、櫻桃汁、櫻桃果脯、櫻桃罐頭等精深加工項目啟動建設,依托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成果,與全國500多家客商建立了緊密營商合作關系,形成四通八達的營銷網絡,日益成為陜西櫻桃集散地和銷售中心。2021年澄城櫻桃首次出口迪拜,實現了陜西櫻桃出口“零”突破,有力推動了櫻桃產業的規?;?、高質量、可持續化發展。
五大工程增動能
縣上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櫻桃產業提檔升級為抓手,聚焦短板弱項,突出“五項重點”,實施“五大工程”,開創新思路,集成新技術,優化栽植鏈,完善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栽好農民致富增收的“搖錢樹”,抓住高質高效發展的“牛鼻子”,培育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著力構建農業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縣域櫻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科學建園牢載體。大力實施以品種調優和示范園建設為重點的標準化優質基地建設工程,依托獎補政策鼓勵支持群眾發展設施大棚,實現有效抵御自然災害風險和提高反季節大櫻桃高端市場占有率“雙贏”目標。結合老園更新改造,發展新優品種,促進不同色系、果形、口感品系差異化發展。做優培強華星大櫻桃產業園等平臺載體,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集約化建園、集中連片栽植、規?;l展、省力化管理,健全配套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著力推進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依托優質高效示范園引領,全面提升櫻桃生產經營的管理水平。
生態優先提水平。大力實施生態化生產、設施化改造為重點的產業提升工程。依托全縣百萬頭生豬產業,用力推廣“果-畜-沼-窖-草”生態循環模式,切實增加果園有機質。探索標準化櫻桃果園套種大豆、油菜等作物技術,在培肥地力上促進果樹生殖生長。以穩面積、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為抓手,切實加快市場口碑好、消費者青睞的新優品種優化步伐。深化試驗研究櫻桃“矮密早”種植技術,系統總結示范推廣集成節本增效“傻瓜”技術。加大果園防鳥網、防雹網、避雨棚建設力度,建立應急防災減災體系,持續提升櫻桃花期凍害、連陰雨等常發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精細管理增效益。大力實施以櫻桃采后整理為重點的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瞄準“地頭收購、混裝銷售、預冷滯后”等突出短板,以櫻桃主產區為重點,廣泛開展集中分揀、果庫預冷、收購營銷等服務,確保采后2小時內實現預冷處理。引進“地頭預冷、冷庫分級、冷鏈運輸”等設備,采后腐爛率降低20%以上,貨架期延長一個月以上。以果品深加工為紐帶,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合作,申請櫻桃產品加工專利2個,成功開發果脯、果汁、果酒、酵素等系列產品,擴大了櫻桃營銷,延伸了產業鏈,推動了三產融合,在加快櫻桃全要素全鏈條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
三產融合促營銷。大力實施以市場建設為重點的全國知名櫻桃集散地建設工程?!熬€上線下”同步,開拓視野合理布局,集中建立現代化冷鏈物流體系、智能分選線和大數據平臺,健全完善現有市場配套功能。以郭家莊櫻桃市場為龍頭,給力打造區域性櫻桃交易中心。推行標準化種植、訂單化生產,搭建穩固的產銷銜接機制。做大做精櫻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品牌、標準、貯存、包裝、寄遞“五統一”的供應鏈,逐步形成全國知名的櫻桃銷售集散地,帶動了縣域4大類50多種農產品的外銷。組建成立促進協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承辦舉辦果品展銷推介活動,可持續提升了澄城櫻桃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品牌培育增后勁。大力實施以櫻桃產業聯盟為重點的品牌培育工程。厘清產品市場定位,整合品牌資源,完善標準體系,握指成拳發力,科學方法,從基礎入手,流程化、系統化科學運作,建立完善“政府主導注冊、行業組織持有、統一授權使用”的澄城櫻桃公用品牌授權管理使用制度,統一評價標準,強化宣傳背書,全面推行櫻桃品牌使用、維護、推介的市場化機制,促進品牌建設科學規范發展。組建櫻桃產業聯盟,實行營銷渠道、營銷窗口、營銷體系的共建共享共管,織密織牢品牌營銷網絡,“產加銷”一體有機對接,凝聚品牌發展合力,全面提升品牌經營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穩步發展顯實效
縣上結合域情實際,調研論證、科學決策,真抓實干、同向發力,堅持把發展壯大櫻桃作為可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優勢產業來打造,培育培優最優的櫻桃苗木,統籌謀劃最長的銷售時段,補齊完善最全的產業鏈條,蹄疾步穩扎牢了產品安全“保險繩”,拓展渠道架設了產品營銷“高速路”,上下互動栽植了增收致富“搖錢樹”,行穩致遠邁上了興產富民“快車道”,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培育了一流科技支撐體系。建成了陜西首個國家級櫻桃試驗站,聘請首席專家領銜的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國際園藝學會櫻桃工作組專家學者,親率團隊駐縣研發,提供技術支撐,先后引進目前世界先進的塔馬拉、桑提娜、科迪亞、雷吉納等21個櫻桃新品種和36種櫻桃砧木,深入開展高紡錘形、籬壁形、叢枝形等5種樹形試驗,建成面積2600平方米的脫毒苗木玻璃育苗溫室,年產優質苗木120-150萬株,為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二是筑牢了產品質量安全防線。堅持“果畜結合、板塊推進、循環發展”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櫻桃生長期,制定“五統一”生產標準,對各個生產環節實施監督管理,按地域面積定期抽檢,對所有新型農業主體實行農產品質量認證,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系統。在櫻桃交易期,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平臺,免費為客商及消費者提供農藥殘留檢測服務。在凈化外部環境上,對全縣所有農藥經銷商實行進貨可追溯、售貨實名制,從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上,筑牢夯實了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的堅實防線。
三是發揮了金字招牌引領作用。相繼成功舉辦6屆中國?澄城櫻桃云營銷季、陜西水果網絡特色季櫻桃季活動,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弘揚光大質樸誠信、踏實肯干的優良傳統,經過近30年的辛勤耕耘和奮斗付出,聚力打造了“澄城櫻桃”這一金字招牌,櫻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4.85億元。櫻桃栽植總面積突破10萬畝,產值突破20億元大關。已發展成為陜西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全、果質最佳、時段最長的櫻桃連片栽植區,積聚了品牌引領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的疊加放大優勢。
四是調整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改革開放后蘋果曾是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但由于果業品種過分單一導致的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了農民收入銳減、發展跌入低谷的惡性循環??h上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依托縣櫻桃試驗站、華星大櫻桃產業園、吳坡現代農業產業園、百康農業有限公司等典型帶動,因地制宜、挖潛優勢的發展壯大櫻桃產業,日益成為農業提質增效、群眾穩定增收致富又一支柱產業,由一業獨大到多元支撐,優化了產業結構,有效規避了果業產品過分單一帶來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的可持續增收。
五是拓寬了特色優勢富民渠道。挖掘發揮櫻桃產業發展的得天獨厚優勢,“四動”引領擴大規模,配套建設一個高水平櫻桃試驗站、組建一個高端型技術合作團隊、建成一個渭北櫻桃交易市場、培育一個重點龍頭企業“四個一”發展體系,縣域櫻桃栽植覆蓋10鎮辦100多個村,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2.6萬余戶戶均栽植櫻桃3.5畝,7萬多人年人均增收1萬余元,帶動了“三產融合”發展,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牽緊了農民增收的“牛鼻子”,培育了興產富民的“搖錢樹”,形成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主引擎”,以產業振興推動了鄉村全面振興,邁上了新時代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牽緊特色優勢產業增收富民的牛鼻子——陜西省澄城縣全鏈條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
時間:2022-11-01 17:01:39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民族要復振興,鄉村必振興。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經過近30年由點到面、由弱到強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實踐,2022年陜西省澄城縣櫻桃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總產值超20億元,人均櫻桃增收5000元以上,入選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成為全省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全、果質最佳、時段最長的優質櫻桃連片栽植區,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躋身中國果業最受歡迎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強,榮獲全國櫻桃金櫻獎,健步走出了可學可鑒的一條特色優勢產業牽引、持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激活資源優勢
澄城位于關中平原東北部,轄9鎮1辦158個行政村,總人口40萬,國土面積1121平方公里,是全國現代蘋果產業20強縣、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規避單一蘋果產業帶來的自然市場風險,縣上從實際出發、可行性分析論證后認識到,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鏈條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有厚重的人文淵源、堅實的群眾基礎和發展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優越的地理優勢。澄城地處北緯35°,海拔470-1285米,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寬約37公里,南北長約53公里,地形地貌分布三梁一塬,北部溝梁相間、坡陡谷深,南部原面開闊,略有起伏,總面積1121平方公里。東鄰合陽,西界蒲白,南毗大荔,北接黃龍,土層厚80-180米。大浴河、縣西河、長寧河、馬村河、孔走河五河環繞,匯入洛河。是公認的沿隴海線大櫻桃優勢栽培區,也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的櫻桃生長黃金地帶,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適宜的氣候優勢。澄城位處黃龍山南麓,屬渭北黃土高原向陜北丘陵溝壑的過渡地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土壤優質肥沃,冬春寒冷干燥,夏秋涼爽益體,四季變化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2℃,無霜期204天,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態環境潔凈,水資源總量1.6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428立方米,畝均占有水資源量205立方米,完全適應各類水果需要的特點、標準和要求,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天時地利的自然資源和氣候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便捷的交通優勢。西包、西侯、西延、黃韓侯四條鐵路縱橫交錯,國道108、242、342交相連接,京昆高速公路、榆商高速、合鳳高速穿境而過。農村公路通達里程551條里程1282.4公里,10個鎮辦均通三級以上油路,158個行政村道路全部硬化,建制村公路通達率為100%,通暢率為100%,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兩橫一縱五出口”的“工”字型高速路網格局和“五縱三橫”的普通路網格局,為鮮活農產品的外銷提供了便利條件。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出行便捷的交通優勢。
發展櫻桃具有雄厚的群眾優勢。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蘋果市場下滑、農民收入銳減的現狀,當時的郭家莊村黨支部一班人,主動調整思路,多次赴遼寧大連、山東煙臺等地考察學習,分析論證,凝聚形成了以櫻桃栽植為主導的興產富民共識?;卮搴簏h員干部帶頭栽植櫻桃200多畝,高薪聘請農業科技專家長年指導,當年櫻桃單價高達10元,畝均收入5000元,縣上及時總結推而廣之,為櫻桃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具備了堅實雄厚的群眾基礎優勢。
四措聯動穩推進
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鏈條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是一項任務艱巨、難度較大、紛繁復雜的系統工程,縣上聚焦興產富民目標,依托資源稟賦,理清思路、凝聚共識,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聚社會之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咬定發展不放松,“四動”發力加油干,奮力把櫻桃產業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助力農民穩定可持續增收的“搖錢樹”和“鐵桿莊稼”。
目標引領促驅動。為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和產品市場占有率,縣上深入調查研究,可行性分析論證,大膽拍板決策,制定出臺了《加快建設十萬畝櫻桃基地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的決定》,明確界定了現狀優勢、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事項,依托建設萬畝標準化櫻桃示范園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加快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改善生產基礎條件硬支撐,“十四五”末優質早熟櫻桃基地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產量15萬噸以上,產值突破50億元。為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國櫻桃第一縣”,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政策傾斜重推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明確任務、夯實責任,按照每畝800元標準,累計發放苗木補貼1.48萬畝1180萬元,設施化改造露天櫻桃1000多畝,發放獎補資金1500萬元。組建專業合作組織230多家,入會會員1500人,全面推廣苗木組培、大棚覆蓋、有機肥施用、生物防治四大技術,實行了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有效解決了單家獨戶難以解決的水電路、包裝銷售等難題,共建成優質生產基地5萬畝,有效調動了群眾栽植櫻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聚力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提供了強大動力、注入了生機活力。
示范引領強拉動。成立莊頭鎮郭家莊村櫻桃生產專業合作社,注冊了“真仕佳”品牌,以4300畝櫻桃基地為示范,以標準化生產為抓手,以全面提升產量和品質為目標。配套建設了機井、水塔、微灌、區域氣象站等設施,實現了現代農業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全村大棚櫻桃發展到350畝,畝均收入8-10萬元。4000畝露地櫻桃畝均收入3-4萬元,共實現產值1.5億元,人均收入5萬元,走出了一條相互配套、互動聯動的“特色現代產業+合作組織+配套服務”櫻桃發展新路徑,成為遠近聞名的櫻桃生產專業村,被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莊頭鎮被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輻射帶動了縣域櫻桃產業的有力有序有效發展。
全鏈經營大聯動。“日光溫室+提前休眠、溫室大棚、鋼構暖棚、連體冷棚、露地櫻桃”多梯次栽植并舉,建成全省首家集水冷分選、冷藏、交易、物流為一體的櫻桃交易市場,實現了鮮果淡旺季不斷線的營銷供應;總投資560萬元的櫻桃醬、櫻桃汁、櫻桃果脯、櫻桃罐頭等精深加工項目啟動建設,依托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成果,與全國500多家客商建立了緊密營商合作關系,形成四通八達的營銷網絡,日益成為陜西櫻桃集散地和銷售中心。2021年澄城櫻桃首次出口迪拜,實現了陜西櫻桃出口“零”突破,有力推動了櫻桃產業的規?;?、高質量、可持續化發展。
五大工程增動能
縣上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櫻桃產業提檔升級為抓手,聚焦短板弱項,突出“五項重點”,實施“五大工程”,開創新思路,集成新技術,優化栽植鏈,完善供應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栽好農民致富增收的“搖錢樹”,抓住高質高效發展的“牛鼻子”,培育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著力構建農業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縣域櫻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科學建園牢載體。大力實施以品種調優和示范園建設為重點的標準化優質基地建設工程,依托獎補政策鼓勵支持群眾發展設施大棚,實現有效抵御自然災害風險和提高反季節大櫻桃高端市場占有率“雙贏”目標。結合老園更新改造,發展新優品種,促進不同色系、果形、口感品系差異化發展。做優培強華星大櫻桃產業園等平臺載體,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集約化建園、集中連片栽植、規?;l展、省力化管理,健全配套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著力推進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依托優質高效示范園引領,全面提升櫻桃生產經營的管理水平。
生態優先提水平。大力實施生態化生產、設施化改造為重點的產業提升工程。依托全縣百萬頭生豬產業,用力推廣“果-畜-沼-窖-草”生態循環模式,切實增加果園有機質。探索標準化櫻桃果園套種大豆、油菜等作物技術,在培肥地力上促進果樹生殖生長。以穩面積、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為抓手,切實加快市場口碑好、消費者青睞的新優品種優化步伐。深化試驗研究櫻桃“矮密早”種植技術,系統總結示范推廣集成節本增效“傻瓜”技術。加大果園防鳥網、防雹網、避雨棚建設力度,建立應急防災減災體系,持續提升櫻桃花期凍害、連陰雨等常發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精細管理增效益。大力實施以櫻桃采后整理為重點的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瞄準“地頭收購、混裝銷售、預冷滯后”等突出短板,以櫻桃主產區為重點,廣泛開展集中分揀、果庫預冷、收購營銷等服務,確保采后2小時內實現預冷處理。引進“地頭預冷、冷庫分級、冷鏈運輸”等設備,采后腐爛率降低20%以上,貨架期延長一個月以上。以果品深加工為紐帶,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合作,申請櫻桃產品加工專利2個,成功開發果脯、果汁、果酒、酵素等系列產品,擴大了櫻桃營銷,延伸了產業鏈,推動了三產融合,在加快櫻桃全要素全鏈條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
三產融合促營銷。大力實施以市場建設為重點的全國知名櫻桃集散地建設工程?!熬€上線下”同步,開拓視野合理布局,集中建立現代化冷鏈物流體系、智能分選線和大數據平臺,健全完善現有市場配套功能。以郭家莊櫻桃市場為龍頭,給力打造區域性櫻桃交易中心。推行標準化種植、訂單化生產,搭建穩固的產銷銜接機制。做大做精櫻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品牌、標準、貯存、包裝、寄遞“五統一”的供應鏈,逐步形成全國知名的櫻桃銷售集散地,帶動了縣域4大類50多種農產品的外銷。組建成立促進協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承辦舉辦果品展銷推介活動,可持續提升了澄城櫻桃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品牌培育增后勁。大力實施以櫻桃產業聯盟為重點的品牌培育工程。厘清產品市場定位,整合品牌資源,完善標準體系,握指成拳發力,科學方法,從基礎入手,流程化、系統化科學運作,建立完善“政府主導注冊、行業組織持有、統一授權使用”的澄城櫻桃公用品牌授權管理使用制度,統一評價標準,強化宣傳背書,全面推行櫻桃品牌使用、維護、推介的市場化機制,促進品牌建設科學規范發展。組建櫻桃產業聯盟,實行營銷渠道、營銷窗口、營銷體系的共建共享共管,織密織牢品牌營銷網絡,“產加銷”一體有機對接,凝聚品牌發展合力,全面提升品牌經營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穩步發展顯實效
縣上結合域情實際,調研論證、科學決策,真抓實干、同向發力,堅持把發展壯大櫻桃作為可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優勢產業來打造,培育培優最優的櫻桃苗木,統籌謀劃最長的銷售時段,補齊完善最全的產業鏈條,蹄疾步穩扎牢了產品安全“保險繩”,拓展渠道架設了產品營銷“高速路”,上下互動栽植了增收致富“搖錢樹”,行穩致遠邁上了興產富民“快車道”,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培育了一流科技支撐體系。建成了陜西首個國家級櫻桃試驗站,聘請首席專家領銜的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國際園藝學會櫻桃工作組專家學者,親率團隊駐縣研發,提供技術支撐,先后引進目前世界先進的塔馬拉、桑提娜、科迪亞、雷吉納等21個櫻桃新品種和36種櫻桃砧木,深入開展高紡錘形、籬壁形、叢枝形等5種樹形試驗,建成面積2600平方米的脫毒苗木玻璃育苗溫室,年產優質苗木120-150萬株,為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二是筑牢了產品質量安全防線。堅持“果畜結合、板塊推進、循環發展”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櫻桃生長期,制定“五統一”生產標準,對各個生產環節實施監督管理,按地域面積定期抽檢,對所有新型農業主體實行農產品質量認證,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系統。在櫻桃交易期,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平臺,免費為客商及消費者提供農藥殘留檢測服務。在凈化外部環境上,對全縣所有農藥經銷商實行進貨可追溯、售貨實名制,從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上,筑牢夯實了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的堅實防線。
三是發揮了金字招牌引領作用。相繼成功舉辦6屆中國?澄城櫻桃云營銷季、陜西水果網絡特色季櫻桃季活動,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弘揚光大質樸誠信、踏實肯干的優良傳統,經過近30年的辛勤耕耘和奮斗付出,聚力打造了“澄城櫻桃”這一金字招牌,櫻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4.85億元。櫻桃栽植總面積突破10萬畝,產值突破20億元大關。已發展成為陜西種植面積最大、品種最全、果質最佳、時段最長的櫻桃連片栽植區,積聚了品牌引領規?;哔|量發展壯大櫻桃產業、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的疊加放大優勢。
四是調整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改革開放后蘋果曾是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但由于果業品種過分單一導致的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了農民收入銳減、發展跌入低谷的惡性循環??h上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依托縣櫻桃試驗站、華星大櫻桃產業園、吳坡現代農業產業園、百康農業有限公司等典型帶動,因地制宜、挖潛優勢的發展壯大櫻桃產業,日益成為農業提質增效、群眾穩定增收致富又一支柱產業,由一業獨大到多元支撐,優化了產業結構,有效規避了果業產品過分單一帶來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的可持續增收。
五是拓寬了特色優勢富民渠道。挖掘發揮櫻桃產業發展的得天獨厚優勢,“四動”引領擴大規模,配套建設一個高水平櫻桃試驗站、組建一個高端型技術合作團隊、建成一個渭北櫻桃交易市場、培育一個重點龍頭企業“四個一”發展體系,縣域櫻桃栽植覆蓋10鎮辦100多個村,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2.6萬余戶戶均栽植櫻桃3.5畝,7萬多人年人均增收1萬余元,帶動了“三產融合”發展,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牽緊了農民增收的“牛鼻子”,培育了興產富民的“搖錢樹”,形成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主引擎”,以產業振興推動了鄉村全面振興,邁上了新時代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