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伏生:捐資助學點亮文化振興燈
“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通城縣狀元樓酒店經理曾伏生(左一)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劉建平 攝
30年來,他從一條扁擔挑貨滿街叫賣,創辦胖子超市發展到集餐飲住宿娛樂于一身的商業綜合體狀元廣場,他曾被評為“全國光彩之星”“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
他經商致富后,不忘社會責任,熱心公益,樂于扶貧濟困,資教助學,回報社會。20年來,他從資助一名失學兒童起到捐資500多萬元,累計資助了近300名寒門學子,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振興。
為關愛老人,弘揚孝心美德,他連續3年主辦了通城縣“十大孝星”評選活動。
他從一個人做好事,影響帶動一大批員工參與,組建了胖子愛心服務隊,奉獻在通城這片大地上,愛心溫暖了一座城。
他就是通城縣狀元樓酒店經理,胖子愛心服務隊帶頭人曾伏生。
捐資助學。 通訊員潘翠紅 攝
為寒門學子點亮“希望燈”
曾伏生今年56歲,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人。因為家境貧困,他高中沒畢業就輟學打工,挑著酒糟走街串巷叫賣。
1991年,曾伏生只身來到湖北,在通城縣城擺攤賣飾品、皮包、化妝品等。
2000年,他拿出所有積蓄,創辦了通城縣第一家超市——胖子超市。
2006年,胖子超市被商務部批準為“萬村千鄉”工程試點企業。他在通城縣16個村創辦連鎖店,開設配送中心,改善了當地農村消費環境。至2011年,胖子超市加盟店覆蓋了通城縣所有的村。2015年,曾伏生投資興建商業綜合體狀元廣場。
深耕通城31年,曾伏生獲得了眾多榮譽。自2006年以來,他三次獲得“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榮譽。2019年,他還作為湖北省唯一代表,赴京接受“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表彰。
30多年來,他在經營好自己實體實業時,不忘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回報社會,在扶貧濟困、資教助學等方面累計捐資500余萬元,累計資助了近300名寒門學子。
他的愛心源于一次家訪。
2003年秋的一天,曾伏生偶爾聽人談起,黃袍山區有一些兒童,因家貧失學。
他的心被刺痛了,覺得必須為孩子們做點什么,于是他獨自騎著摩托車不顧山路崎嶇,奔波幾十里,逐一尋訪這些失學兒童。
當目睹一個個實際場景,并全面深入調查了解后,曾伏生心里隱隱作痛,為這些孩子受家庭條件限制,及山高路遠導致就學困難而憂慮不安。
返程后的當天晚上,他以縣個協副會長的名義召集了40多位個體老板,發起開展助學募捐活動,前往黃袍山區開展助學活動,讓10多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他也從中體驗到了助人的快樂和成就感。從那時起,他常以個人名義,幫助家貧困難的學子,并認領了10個孩子,每年提供學費、生活費,還經常捐贈生活、學習用品,直到全部高中畢業。
受助學子中,有個叫楊繁的學生,來自特殊教育學校,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父母沒文化,在家務農,收入微薄,生活困難。孩子有志氣,想讀書,雖然學習能力不強,花十分努力才有一分進步,還是不放棄。
父母也沒有放棄她,再苦再難也要送她讀書。
在捐助活動現場,楊繁捧著捐助的現金和禮品,感動得掉了眼淚,激動地說:“在好心人的善心幫助下,我感受到了堅持的意義,也絕不會讓父母的苦心白費!”
曾伏生家里面還珍藏著一大摞由眾多受助學生發自內心的感謝信,許多如今已走上工作崗位的孩子,向曾伏生報告近期的生活工作狀況,表示不會忘記他的恩情、教導和囑咐,好好工作,知恩圖報,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像他一樣有愛心的人。
在曾伏生眼里,相對于寒門學子面臨的困難,他的幫助微不足道,認真做這件事,就是想為孩子們點亮一支蠟燭,讓他們感受到一點點人情溫暖,從而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人生。
多年來,曾伏生熱心資教助學,為貧困學子捐款捐物100多萬元。尤其是2016年以來,他每年資助30名左右的考上重點大學的通城學子,并邀請他們和家人到狀元廣場聚餐。他還建立了一個優秀學生交流群,每年都會利用假期邀請他們吃飯交流。
送匾助學。 通訊員潘翠紅 攝
為優秀學子贈送牌匾
為了帶動更多人做公益,曾伏生發動內部員工,成立了胖子愛心服務隊。2016年,他個人出資,以狀元樓酒店的名義,創設了一個以“助力通城學生,成就國家棟梁”為主題的愛心助學項目。
為什么舉辦這樣的愛心助學活動?曾伏生介紹了萌生這樣想法的初衷。
2016年,曾伏生和一位朋友閑聊時,朋友提到捐錢捐物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助學和營造好學向上、崇尚知識的社會氛圍,卻可以改變幾代人的命運。他如醍醐灌頂,此后,他的助學目標,不再局限于為學子提供有限的幫助,重點放在推崇優秀學子、倡導好學上進的風氣上。
“我吃過沒有文化的虧,所以我特別尊敬文化人,年紀越大越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這也是我建設狀元廣場、資助貧困學生、大張旗鼓送‘狀元匾’的原因?!痹f。
說起狀元廣場,還有一番歷史淵源。
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通城學子楊起莘參加科舉考試,獲得第二名狀元(宋制殿試前三名都是狀元),與文天祥同榜,御賜“狀元及第”牌匾。后來,楊起莘就任九江知府。去世后,他歸葬通城,建立狀元坊。
今年的8月8日,狀元廣場的狀元樓酒店里,舉行了2022年狀元廣場支教助學活動,30多位優秀學子得到資助,其中還為在今年高考中,獲得物理、歷史兩科最高分的3位學子舉行了“光榮匾”和獎學金頒發儀式。
這三塊匾,長2.4米,寬0.8米,實木牌匾,鑲嵌“金榜題名”四個銅字。在7月初,由曾伏生從山東定制運到通城狀元廣場。
8月9日,曾伏生組織了舞獅隊、軍樂隊,員工披紅掛彩,抬著“光榮匾”,走進三位學子家中,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十分熱鬧。
三位通城學子中,胡逸航被清華大學錄取,吳潤民被北京大學錄取,熊潭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錄取。
在界上村熊潭的家里,一進村口,喜慶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軍樂隊奏起歡樂的曲子,兩只“獅子”搖頭擺尾,更添幾分喜氣。在來蘇村,胡逸航的同學結伴來他家道賀。在紙棚村吳潤民的家里,隊伍乘船過河,把“光榮匾”送到他家。
一路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大張旗鼓地將“狀元匾”送到學生家里,就是要讓這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感到驕傲,讓人人都羨慕優秀學生,激發他們崇尚知識的意識,讓“狀元”的榮譽感和激勵感傳達到通城縣的每個角落。
2020年通城縣高考第一名陳牡秀現就讀于浙江工商大學。她說,當曾伏生帶人將“狀元匾”送到她家時,她和親人都非常自豪。
“我家條件不好,但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标惸敌慵拥卣f。
她非常贊同曾伏生高調做教育慈善的理念,也希望廣大學子更加崇尚知識,努力學習,將來報效國家、回報社會。
據了解,從2016年第一屆到2022年第七屆愛心助學項目,累計資助了18名高考狀元和240位優秀學子,活動總投入180多萬元。
送匾助學。 通訊員畢玲 攝
為通城人民撐起“愛心傘”
曾伏生2006就是“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他并不就此卻步。他說,他的成功,得益于黨的政策和改革開放,他理應該回報社會。
高調做慈善的他,在其他方面卻十分低調。他生活節儉,一輛電動摩托車是他主要的出行工具,每天穿著百多元的西服穿梭生意中。他說,他看不得學生受苦,希望他們一門心思讀書,不受其他事情羈絆。
多年來,他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扶貧濟困、資教助學等方面累計捐資500余萬元,是通城有名的慈善家。
除助學外,曾伏生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通過公益活動,推崇善行,傳播文明觀念,以襄助社會的“成人教育”。
2017年,通城縣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災害,市場蔬菜奇缺。為了平抑物價,曾伏生帶領員工組織貨源,破冰開路,從外地運來蔬菜,保障了市場需求。
從2017年開始,為感謝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他每年都會邀請200余名環衛工人到狀元廣場吃飯、看電影。
通城是“打工大縣”,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比較突出。2018年,他主辦了通城縣首屆“十大孝星”評選活動,感動了無數人,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017年至2019年,他為精準扶貧慈善晚會捐款、為貧困戶送溫暖,投入數十萬元,被通城縣慈善總會評為“精準扶貧慈善之星”。
2020年疫情期間,狀元廣場內的酒店是通城縣集中隔離點。他帶領員工,每天堅守一線,為醫護人員和隔離人員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
隔離點解除后,一位醫護人員在前臺留下這樣一張便條:在這一個多月里,每當我疲憊地從醫院回到這里,感到無比溫暖、安全、舒適,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樣。有你們作為堅強的后盾,我們才有了戰勝病疫的信心。今天我們就要撤走了,請你們自己也多多保重!
類似的公益之舉,曾伏生還做了很多??h政協一位了解他的領導說:通城熱心公益的商人不少,但做得這么用心,又堅持這么久,注重實效又追求社會效益的人,曾伏生稱得上第一人。
“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通城縣狀元樓酒店經理曾伏生(圖中)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劉建平 攝
曾伏生:捐資助學點亮文化振興燈
時間:2022-11-14 11:41:23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劉建平 金騁懷
“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通城縣狀元樓酒店經理曾伏生(左一)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劉建平 攝
30年來,他從一條扁擔挑貨滿街叫賣,創辦胖子超市發展到集餐飲住宿娛樂于一身的商業綜合體狀元廣場,他曾被評為“全國光彩之星”“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
他經商致富后,不忘社會責任,熱心公益,樂于扶貧濟困,資教助學,回報社會。20年來,他從資助一名失學兒童起到捐資500多萬元,累計資助了近300名寒門學子,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振興。
為關愛老人,弘揚孝心美德,他連續3年主辦了通城縣“十大孝星”評選活動。
他從一個人做好事,影響帶動一大批員工參與,組建了胖子愛心服務隊,奉獻在通城這片大地上,愛心溫暖了一座城。
他就是通城縣狀元樓酒店經理,胖子愛心服務隊帶頭人曾伏生。
捐資助學。 通訊員潘翠紅 攝
為寒門學子點亮“希望燈”
曾伏生今年56歲,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人。因為家境貧困,他高中沒畢業就輟學打工,挑著酒糟走街串巷叫賣。
1991年,曾伏生只身來到湖北,在通城縣城擺攤賣飾品、皮包、化妝品等。
2000年,他拿出所有積蓄,創辦了通城縣第一家超市——胖子超市。
2006年,胖子超市被商務部批準為“萬村千鄉”工程試點企業。他在通城縣16個村創辦連鎖店,開設配送中心,改善了當地農村消費環境。至2011年,胖子超市加盟店覆蓋了通城縣所有的村。2015年,曾伏生投資興建商業綜合體狀元廣場。
深耕通城31年,曾伏生獲得了眾多榮譽。自2006年以來,他三次獲得“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榮譽。2019年,他還作為湖北省唯一代表,赴京接受“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表彰。
30多年來,他在經營好自己實體實業時,不忘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回報社會,在扶貧濟困、資教助學等方面累計捐資500余萬元,累計資助了近300名寒門學子。
他的愛心源于一次家訪。
2003年秋的一天,曾伏生偶爾聽人談起,黃袍山區有一些兒童,因家貧失學。
他的心被刺痛了,覺得必須為孩子們做點什么,于是他獨自騎著摩托車不顧山路崎嶇,奔波幾十里,逐一尋訪這些失學兒童。
當目睹一個個實際場景,并全面深入調查了解后,曾伏生心里隱隱作痛,為這些孩子受家庭條件限制,及山高路遠導致就學困難而憂慮不安。
返程后的當天晚上,他以縣個協副會長的名義召集了40多位個體老板,發起開展助學募捐活動,前往黃袍山區開展助學活動,讓10多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他也從中體驗到了助人的快樂和成就感。從那時起,他常以個人名義,幫助家貧困難的學子,并認領了10個孩子,每年提供學費、生活費,還經常捐贈生活、學習用品,直到全部高中畢業。
受助學子中,有個叫楊繁的學生,來自特殊教育學校,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父母沒文化,在家務農,收入微薄,生活困難。孩子有志氣,想讀書,雖然學習能力不強,花十分努力才有一分進步,還是不放棄。
父母也沒有放棄她,再苦再難也要送她讀書。
在捐助活動現場,楊繁捧著捐助的現金和禮品,感動得掉了眼淚,激動地說:“在好心人的善心幫助下,我感受到了堅持的意義,也絕不會讓父母的苦心白費!”
曾伏生家里面還珍藏著一大摞由眾多受助學生發自內心的感謝信,許多如今已走上工作崗位的孩子,向曾伏生報告近期的生活工作狀況,表示不會忘記他的恩情、教導和囑咐,好好工作,知恩圖報,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像他一樣有愛心的人。
在曾伏生眼里,相對于寒門學子面臨的困難,他的幫助微不足道,認真做這件事,就是想為孩子們點亮一支蠟燭,讓他們感受到一點點人情溫暖,從而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人生。
多年來,曾伏生熱心資教助學,為貧困學子捐款捐物100多萬元。尤其是2016年以來,他每年資助30名左右的考上重點大學的通城學子,并邀請他們和家人到狀元廣場聚餐。他還建立了一個優秀學生交流群,每年都會利用假期邀請他們吃飯交流。
送匾助學。 通訊員潘翠紅 攝
為優秀學子贈送牌匾
為了帶動更多人做公益,曾伏生發動內部員工,成立了胖子愛心服務隊。2016年,他個人出資,以狀元樓酒店的名義,創設了一個以“助力通城學生,成就國家棟梁”為主題的愛心助學項目。
為什么舉辦這樣的愛心助學活動?曾伏生介紹了萌生這樣想法的初衷。
2016年,曾伏生和一位朋友閑聊時,朋友提到捐錢捐物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助學和營造好學向上、崇尚知識的社會氛圍,卻可以改變幾代人的命運。他如醍醐灌頂,此后,他的助學目標,不再局限于為學子提供有限的幫助,重點放在推崇優秀學子、倡導好學上進的風氣上。
“我吃過沒有文化的虧,所以我特別尊敬文化人,年紀越大越相信知識改變命運。這也是我建設狀元廣場、資助貧困學生、大張旗鼓送‘狀元匾’的原因?!痹f。
說起狀元廣場,還有一番歷史淵源。
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通城學子楊起莘參加科舉考試,獲得第二名狀元(宋制殿試前三名都是狀元),與文天祥同榜,御賜“狀元及第”牌匾。后來,楊起莘就任九江知府。去世后,他歸葬通城,建立狀元坊。
今年的8月8日,狀元廣場的狀元樓酒店里,舉行了2022年狀元廣場支教助學活動,30多位優秀學子得到資助,其中還為在今年高考中,獲得物理、歷史兩科最高分的3位學子舉行了“光榮匾”和獎學金頒發儀式。
這三塊匾,長2.4米,寬0.8米,實木牌匾,鑲嵌“金榜題名”四個銅字。在7月初,由曾伏生從山東定制運到通城狀元廣場。
8月9日,曾伏生組織了舞獅隊、軍樂隊,員工披紅掛彩,抬著“光榮匾”,走進三位學子家中,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十分熱鬧。
三位通城學子中,胡逸航被清華大學錄取,吳潤民被北京大學錄取,熊潭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錄取。
在界上村熊潭的家里,一進村口,喜慶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軍樂隊奏起歡樂的曲子,兩只“獅子”搖頭擺尾,更添幾分喜氣。在來蘇村,胡逸航的同學結伴來他家道賀。在紙棚村吳潤民的家里,隊伍乘船過河,把“光榮匾”送到他家。
一路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大張旗鼓地將“狀元匾”送到學生家里,就是要讓這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感到驕傲,讓人人都羨慕優秀學生,激發他們崇尚知識的意識,讓“狀元”的榮譽感和激勵感傳達到通城縣的每個角落。
2020年通城縣高考第一名陳牡秀現就讀于浙江工商大學。她說,當曾伏生帶人將“狀元匾”送到她家時,她和親人都非常自豪。
“我家條件不好,但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标惸敌慵拥卣f。
她非常贊同曾伏生高調做教育慈善的理念,也希望廣大學子更加崇尚知識,努力學習,將來報效國家、回報社會。
據了解,從2016年第一屆到2022年第七屆愛心助學項目,累計資助了18名高考狀元和240位優秀學子,活動總投入180多萬元。
送匾助學。 通訊員畢玲 攝
為通城人民撐起“愛心傘”
曾伏生2006就是“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他并不就此卻步。他說,他的成功,得益于黨的政策和改革開放,他理應該回報社會。
高調做慈善的他,在其他方面卻十分低調。他生活節儉,一輛電動摩托車是他主要的出行工具,每天穿著百多元的西服穿梭生意中。他說,他看不得學生受苦,希望他們一門心思讀書,不受其他事情羈絆。
多年來,他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扶貧濟困、資教助學等方面累計捐資500余萬元,是通城有名的慈善家。
除助學外,曾伏生還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通過公益活動,推崇善行,傳播文明觀念,以襄助社會的“成人教育”。
2017年,通城縣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災害,市場蔬菜奇缺。為了平抑物價,曾伏生帶領員工組織貨源,破冰開路,從外地運來蔬菜,保障了市場需求。
從2017年開始,為感謝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他每年都會邀請200余名環衛工人到狀元廣場吃飯、看電影。
通城是“打工大縣”,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比較突出。2018年,他主辦了通城縣首屆“十大孝星”評選活動,感動了無數人,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017年至2019年,他為精準扶貧慈善晚會捐款、為貧困戶送溫暖,投入數十萬元,被通城縣慈善總會評為“精準扶貧慈善之星”。
2020年疫情期間,狀元廣場內的酒店是通城縣集中隔離點。他帶領員工,每天堅守一線,為醫護人員和隔離人員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
隔離點解除后,一位醫護人員在前臺留下這樣一張便條:在這一個多月里,每當我疲憊地從醫院回到這里,感到無比溫暖、安全、舒適,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樣。有你們作為堅強的后盾,我們才有了戰勝病疫的信心。今天我們就要撤走了,請你們自己也多多保重!
類似的公益之舉,曾伏生還做了很多??h政協一位了解他的領導說:通城熱心公益的商人不少,但做得這么用心,又堅持這么久,注重實效又追求社會效益的人,曾伏生稱得上第一人。
“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通城縣狀元樓酒店經理曾伏生(圖中)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劉建平 攝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