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淺談美麗鄉村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 重要性及開展路徑

      時間:2022-11-16 22:46:04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作者:孫志剛 滕霆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探索和示范。近年來,在黨和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下,鄉村建設實現了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的增長點,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要繼續向更高層次、更多領域努力,堅決打贏鄉村振興戰,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關鍵詞: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鄉村發展

       

      引  言

      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理念的提出,對于改善鄉村地區發展環境及優化鄉村地區發展生態等提供充分保障。筆者認為新時期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應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做好多個方面的發展布局,重點加強對新時期鄉村地區發展環境的優化,提升鄉村地區發展競爭力,使美麗鄉村發展建設能成為鄉村地區展示發展成果的重要名片。

      1、美麗鄉村建設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1.1 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

      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是一項綜合性工程。近年來,黨和國家著力改善村容村貌,不斷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引領美麗鄉村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中鄉鎮建設的主要途徑,美麗鄉村建設又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路徑,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加快了城鄉統籌發展,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城鄉的經濟發展。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是增加村民收入、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需要,是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可持續發展,充分彰顯了新時代農村的生態文化取向。

      1.2  與傳承優秀鄉土文化相輔相成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村中青壯年離開農村到城市里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農村空心化程度加深。而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發展使村美水美,一方面能吸引鄉賢能人返鄉創業,一方面能潛移默化地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本地區優秀的鄉土文化相結合,促進村民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傳承優秀鄉土文化。

      1.3 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

      美麗鄉村建設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既響應了黨和國家政策的號召,也提升了鄉村品質與內涵。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可以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也是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升級基礎設施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動力。

      2、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內在聯系

      第一,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一脈相承”,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策略,是促進三農發展的基本架構?!懊利愢l村建設”概念來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行動,于2013年開始全國范圍內推廣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主要針對鄉村發展問題與薄弱環節提出解決辦法,符合農業農村農民的現實期望。能夠看出,“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處于同根同源。

      第二,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具有時代性特點,也是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美麗鄉村建設沒有盡頭,只能不斷盡善盡美,不斷推進,并結合農村地區現實發展情況與建設需求,不斷調整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目標、新內容。

      3、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1 思想上對美麗鄉村建設認知度不高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認知層面,不管是作為執行政府相關政策的公務人員,還是農民自身,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認知不夠現象。很多涉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問題還僅僅浮于表面,簡單地將其與鄉村自然生態問題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衛生環境改善等問題畫等號。美麗鄉村建設除外表好看外,還要有充滿幸福感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其不僅包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包含改善農村生態居住環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內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意蘊和更大外延,如農村養老服務、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都被歸入美麗鄉村建設的范疇之內。當前階段,一些政府部門及有關工作人員對于美麗鄉村建設還存在著思想認知的局限性、單一性等問題,對其認知和領悟程度還需要提升。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參與和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了缺乏認知理解、工作積極性不高、實踐行動力不足等現象,難以“將拳頭攥緊,打出合力”。

      3.2 鄉村基礎設施落后,資金項目投入不足

      鄉村基礎設施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和關鍵?,F階段,大部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短板,如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不合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基礎設施的新建和已有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均需要大量的資金,只有投入足夠的資金,才可以更好地滿足村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預期目標。但是,當前仍存在籌措資金渠道較為單一、政府補貼有限、資金項目投入不足等問題。

      3.3 硬件公共產品和軟件公共產品供給失衡

      農村公共產品按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硬件公共產品和軟件公共產品。硬件公共產品是指可以量化的、短期之內可以看到效果的公共產品,例如道路硬化、水利設施等;軟件公共產品則無法用數字量化,作用相對比較隱性,例如基礎教育、技術培訓、信息服務等。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失衡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的現實問題。硬件設施因其作用明顯,容易凸顯工作業績,受到各級政府的青睞和重視,而軟件服務因周期較長不受重視。戴維·森布羅姆認為,“基層行政人員可能更利己地而不是自動地去服務于公共利益。他們可能忙于“表面事務”,努力做那些容易處理和讓他們的績效看上去更好的工作”。事實上,軟件建設影響深遠且意義重大。

      3.4 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物質決定意識,有什么樣的文化基礎設施決定了形成什么樣的文化意識。文化基礎設施是文化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是保障村民獲得最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在文化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待改善。如,從學習閱覽設施來看,村里基本上都設有圖書收藏室,但是空殼現象嚴重。一方面是因為學習文化站虛名化,很多地區與鄉鎮政府設立在一起或被征作他用,長期未開放;另一方面,學習閱覽室的書籍和刊物不符合村民實際生活的文化需求、更新換代不及時,阻礙了村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從體育運動設施來說,很多地區受到山地地形的影響,村寨分散,居住不集中,體育運動設施的建設存在難度,盡管部分鄉村設有體育活動廣場,卻存在著場地面積小,工作人員維護不到位,設備老舊,甚至活動場地被占用的現象,未發揮服務功能。農村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嚴重影響農村公共文化活動的有序進行。

      4、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4.1 優化頂層設計,保證機制供給

      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必須要突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內涵,注重在建設中挖掘特色文化,通過鄉村文化塑造與傳播,達到因地制宜、一村一色的發展目標。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支持:一是合理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要確定正確的發展目標,依據美麗鄉村建設理念要求,對鄉村各領域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通過市、縣、鄉等各級細化,使建設規劃因地制宜;二是完善體系。在鄉村發展中應注重治理體系建設,利用有序監管和引導,幫助鄉村規范發展;三是政策管理。利用好優惠持續政策,適應美麗鄉村發展進程;四是宣傳培訓。即大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內容,增強民眾的理解與支持,提升建設發展質效;五是資金支持。面對龐大建設工程,應充分吸引各領域資金加入,使鄉村發展持續高效。因此,基于美麗鄉村建設背景,在實施建設規劃環節應注重統籌設計,避免千篇一律的發展形態,盡可能保留鄉村的生態氣息與文化特質,與城市化建設形成明顯的差異性,從而賦予鄉村發展以獨特魅力。

      4.2 發揮好政府牽引作用,加大宣傳、學習力度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要明確自身職能,相關工作人員更要強化自己的專業本領和思想覺悟,熟悉相關政策并做到理論結合實踐。深化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認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自身的執行能力,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做到靈活變通、不死板不教條。還應加大宣傳力度,耐心對村民群眾進行政策宣講,在建設的過程中起到“牽引者”“帶頭人”作用。

      4.3 充分發揮村民主體性,強化生態文明建設

      其一,在推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與惠民政策時,應仔細問詢當地村民的具體意見,若對政策存有異議,則應通過討論與研究來完成對應修改。其二,在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進程中,村民綜合素養的培養較重要,相關部門可依照該地區發展的特色,為相關村民制定適宜的培訓計劃,即廣大村民要利用該項培訓來提升自身的農業種植、管理水平,了解該區域具體的農業產業結構,利用自主自治意識的提升來強化對該鄉村的歸屬感與榮譽感,繼而有效增強鄉村建設水平,提升生態文化工程的建設力度。其三,按照國土空間規劃文件指導,做好農村區域“三生空間(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劃分,調整農村零散化土地板塊,進行空間整合,以此提升農村土地利用率。而在農村土地空間規劃期間,規劃主體不僅限于專業規劃人員及當地政府人員,還需引導當地農村居民參與其中,選取農民代表作為紐帶銜接農村規劃項目與當地居民,以此彰顯村民主體地位,使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美麗家園建設中,此外,由村民參與其中后,可極大提升農村國土空間規劃效果,繼而滿足農村居民的現實需求。

      4.4 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

      村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政府應加強引導能力和組織作用,通過給予獎勵調動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此外,要進一步提高村民的參與度,充分尊重群眾意見。村民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受益者和主力軍,應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讓村民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同時,要發動村民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積極參與鄉村日常管理工作,投身于美麗鄉村建設偉大實踐中,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4.5 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內在需求

      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規劃之前,應對本地區發展現狀、發展問題及農民生產勞動需求等內容進行剖析,了解自身產業優勢及發展不足,在有效滿足內在需求的基礎上,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協同開展。使美麗鄉村建設能從更好實際的發展角度出發,為農戶經濟收入的提升、鄉村就業發展問題的解決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等提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要避免在發展規劃的制定方面單方面注重階段性成果的產出,要將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推進及長效化開展,作為未來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5、鄉鎮在美麗鄉村建設做法與治理

      (一)“廁所治理”工作開展

      以湖南省鳳凰縣禾庫鎮(以下簡稱“該鎮”)為例,該鎮多次在全體干部會議上向駐村干部及各村支書宣傳進行改廁,改廁專員多次下村進行改廁指導,努力激發農戶的改廁意愿,2022年1-7月,全鎮農村戶衛生廁所改(新)建共計524戶,其中三格式52戶,旱改廁453戶,村部廁所全部完成改廁任務。

      (二)“垃圾治理”工作開展

      利用開村民大會與趕集日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充分發揮現有保潔制度的作用,該鎮上半年組織了12次范圍的大掃除活動,并不定時對各村進行巡查,一經發現問題立即拍照發至群內要求整改,并要求發整改完成后照片,累計進行巡查95次,要求各村對垃圾進行嚴格的定點收集,不得在定點外產生成堆成片垃圾,上半年聯系中聯重科環衛公司到該鎮進行垃圾清運共78車,約850噸。

      (三)“污水治理”工作開展

      該鎮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正常,但相關村河溝水渠不時發現有垃圾落于其中,執法專干發現后立即通知村支書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并發整改后照片于群內。

      (四)“容貌秩序治理”(含四廢整治、殯葬重點問題整治、通信管線整治)工作開展

      該鎮多次聯合執法隊全體出動,對鎮區馬路沿線及周邊進行集中整治,累計拆除破舊廣告牌112幅,拆除亂搭亂建40處,治理戶外管線5處550米,治理亂堆亂放、亂排亂倒129處,新劃定停車場5個共285個停車位,新建花壇9處350米、堡坎60米、文化墻400米、柵欄3500米。整治工作成效顯著,使鎮區面貌有所改善。

      (五)“農村建房管理”工作開展

      該鎮積極與各村進行建房工作對接,且對各村進行“兩違”日常巡查制止,截止至6月25日,該鎮累計宅基地建房審批14棟,用地面積共計2026平方米,其中新建7棟,改建1棟,擴建6棟;“兩違”日常巡查全鎮共288人次,對“兩違”情況及時處理。

      (六)“鄉鎮垃圾焚燒爐生態修復后續管護”工作開展

      該鎮為改善周邊環境,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對三處垃圾焚燒爐進行拆除和沙土覆蓋工作,并對三處填埋場進行撒種覆綠工作和日常監督維護,鎮美麗辦小組加強對各村的日常巡查檢查,將日常巡查情況與各村平時考核掛鉤。

      (七)“宣傳推介”工作開展

      該鎮多次利用趕集日進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宣傳,在日常工作中,比如在巡查時發現問題時,會趁機對事發村進行教育宣傳,并要求村支書積極對村民持續宣傳;在干部大會以及參加的各村村民大會中,也會向與會人員宣傳強調美麗湘西工作以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整治亂堆亂放過程中,對亂堆亂放涉及人員進行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告知其不允許亂堆亂放。

      6、工作取得成效(突出特色亮點工作)

      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整治,該鎮以鎮區、吉云村、龍家村、龍角村為示范,推廣帶動其他村同步推進,分管領導連日入村與各村進行人居環境規劃討論,并主持村民大會向群眾傳達解釋人居環境整治,爭取群眾支持,推動各村思想進行轉變,使各村積極謀求村莊環境的發展和改善,持續推進吉云村、龍家村作為試點垃圾收費模式,不斷發動群眾參與進來,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為更好地指導各村空心房危房排查及拆除工作,以及發現各村自行排查時未發現或未考慮到的情況,各村包村領導連日下村進行空心房危房摸排及拆除工作指導,美麗辦及執法隊員連日分村進行破舊危房、空心房排查工作,截止至6月份,累積拆除空心房危房亂搭亂建391棟。

      結束語

      新時代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對于落實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一環,更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觀”,更要注重建設“宜居”的本質內涵,注重規劃的合理性及參與的多元性,堅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以此增強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把美麗鄉村建設推向新的發展高度。

      參考文獻

      [1] 劉龍龍,高戰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商洛市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20(14):212-216.

      [2] 張明軒.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照片資料

      圖片6.png

      圖片5.png

      圖片4.png

      圖片3.png

      圖片2.png

      圖片1.png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
      標簽觀察思考    
      觀察思考

      淺談美麗鄉村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 重要性及開展路徑

      時間:2022-11-16 22:46:04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孫志剛 滕霆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探索和示范。近年來,在黨和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下,鄉村建設實現了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的增長點,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要繼續向更高層次、更多領域努力,堅決打贏鄉村振興戰,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關鍵詞: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鄉村發展

       

      引  言

      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理念的提出,對于改善鄉村地區發展環境及優化鄉村地區發展生態等提供充分保障。筆者認為新時期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應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做好多個方面的發展布局,重點加強對新時期鄉村地區發展環境的優化,提升鄉村地區發展競爭力,使美麗鄉村發展建設能成為鄉村地區展示發展成果的重要名片。

      1、美麗鄉村建設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1.1 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

      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是一項綜合性工程。近年來,黨和國家著力改善村容村貌,不斷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引領美麗鄉村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中鄉鎮建設的主要途徑,美麗鄉村建設又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路徑,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加快了城鄉統籌發展,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城鄉的經濟發展。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是增加村民收入、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需要,是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可持續發展,充分彰顯了新時代農村的生態文化取向。

      1.2  與傳承優秀鄉土文化相輔相成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村中青壯年離開農村到城市里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農村空心化程度加深。而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發展使村美水美,一方面能吸引鄉賢能人返鄉創業,一方面能潛移默化地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本地區優秀的鄉土文化相結合,促進村民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傳承優秀鄉土文化。

      1.3 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

      美麗鄉村建設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既響應了黨和國家政策的號召,也提升了鄉村品質與內涵。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可以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也是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升級基礎設施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動力。

      2、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內在聯系

      第一,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一脈相承”,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策略,是促進三農發展的基本架構?!懊利愢l村建設”概念來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行動,于2013年開始全國范圍內推廣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主要針對鄉村發展問題與薄弱環節提出解決辦法,符合農業農村農民的現實期望。能夠看出,“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處于同根同源。

      第二,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具有時代性特點,也是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美麗鄉村建設沒有盡頭,只能不斷盡善盡美,不斷推進,并結合農村地區現實發展情況與建設需求,不斷調整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目標、新內容。

      3、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1 思想上對美麗鄉村建設認知度不高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認知層面,不管是作為執行政府相關政策的公務人員,還是農民自身,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認知不夠現象。很多涉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問題還僅僅浮于表面,簡單地將其與鄉村自然生態問題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衛生環境改善等問題畫等號。美麗鄉村建設除外表好看外,還要有充滿幸福感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其不僅包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包含改善農村生態居住環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內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意蘊和更大外延,如農村養老服務、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都被歸入美麗鄉村建設的范疇之內。當前階段,一些政府部門及有關工作人員對于美麗鄉村建設還存在著思想認知的局限性、單一性等問題,對其認知和領悟程度還需要提升。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參與和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了缺乏認知理解、工作積極性不高、實踐行動力不足等現象,難以“將拳頭攥緊,打出合力”。

      3.2 鄉村基礎設施落后,資金項目投入不足

      鄉村基礎設施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和關鍵?,F階段,大部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短板,如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不合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基礎設施的新建和已有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均需要大量的資金,只有投入足夠的資金,才可以更好地滿足村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預期目標。但是,當前仍存在籌措資金渠道較為單一、政府補貼有限、資金項目投入不足等問題。

      3.3 硬件公共產品和軟件公共產品供給失衡

      農村公共產品按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硬件公共產品和軟件公共產品。硬件公共產品是指可以量化的、短期之內可以看到效果的公共產品,例如道路硬化、水利設施等;軟件公共產品則無法用數字量化,作用相對比較隱性,例如基礎教育、技術培訓、信息服務等。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失衡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的現實問題。硬件設施因其作用明顯,容易凸顯工作業績,受到各級政府的青睞和重視,而軟件服務因周期較長不受重視。戴維·森布羅姆認為,“基層行政人員可能更利己地而不是自動地去服務于公共利益。他們可能忙于“表面事務”,努力做那些容易處理和讓他們的績效看上去更好的工作”。事實上,軟件建設影響深遠且意義重大。

      3.4 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物質決定意識,有什么樣的文化基礎設施決定了形成什么樣的文化意識。文化基礎設施是文化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是保障村民獲得最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在文化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待改善。如,從學習閱覽設施來看,村里基本上都設有圖書收藏室,但是空殼現象嚴重。一方面是因為學習文化站虛名化,很多地區與鄉鎮政府設立在一起或被征作他用,長期未開放;另一方面,學習閱覽室的書籍和刊物不符合村民實際生活的文化需求、更新換代不及時,阻礙了村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從體育運動設施來說,很多地區受到山地地形的影響,村寨分散,居住不集中,體育運動設施的建設存在難度,盡管部分鄉村設有體育活動廣場,卻存在著場地面積小,工作人員維護不到位,設備老舊,甚至活動場地被占用的現象,未發揮服務功能。農村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嚴重影響農村公共文化活動的有序進行。

      4、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4.1 優化頂層設計,保證機制供給

      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必須要突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內涵,注重在建設中挖掘特色文化,通過鄉村文化塑造與傳播,達到因地制宜、一村一色的發展目標。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支持:一是合理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要確定正確的發展目標,依據美麗鄉村建設理念要求,對鄉村各領域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通過市、縣、鄉等各級細化,使建設規劃因地制宜;二是完善體系。在鄉村發展中應注重治理體系建設,利用有序監管和引導,幫助鄉村規范發展;三是政策管理。利用好優惠持續政策,適應美麗鄉村發展進程;四是宣傳培訓。即大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內容,增強民眾的理解與支持,提升建設發展質效;五是資金支持。面對龐大建設工程,應充分吸引各領域資金加入,使鄉村發展持續高效。因此,基于美麗鄉村建設背景,在實施建設規劃環節應注重統籌設計,避免千篇一律的發展形態,盡可能保留鄉村的生態氣息與文化特質,與城市化建設形成明顯的差異性,從而賦予鄉村發展以獨特魅力。

      4.2 發揮好政府牽引作用,加大宣傳、學習力度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要明確自身職能,相關工作人員更要強化自己的專業本領和思想覺悟,熟悉相關政策并做到理論結合實踐。深化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認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自身的執行能力,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做到靈活變通、不死板不教條。還應加大宣傳力度,耐心對村民群眾進行政策宣講,在建設的過程中起到“牽引者”“帶頭人”作用。

      4.3 充分發揮村民主體性,強化生態文明建設

      其一,在推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與惠民政策時,應仔細問詢當地村民的具體意見,若對政策存有異議,則應通過討論與研究來完成對應修改。其二,在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進程中,村民綜合素養的培養較重要,相關部門可依照該地區發展的特色,為相關村民制定適宜的培訓計劃,即廣大村民要利用該項培訓來提升自身的農業種植、管理水平,了解該區域具體的農業產業結構,利用自主自治意識的提升來強化對該鄉村的歸屬感與榮譽感,繼而有效增強鄉村建設水平,提升生態文化工程的建設力度。其三,按照國土空間規劃文件指導,做好農村區域“三生空間(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劃分,調整農村零散化土地板塊,進行空間整合,以此提升農村土地利用率。而在農村土地空間規劃期間,規劃主體不僅限于專業規劃人員及當地政府人員,還需引導當地農村居民參與其中,選取農民代表作為紐帶銜接農村規劃項目與當地居民,以此彰顯村民主體地位,使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美麗家園建設中,此外,由村民參與其中后,可極大提升農村國土空間規劃效果,繼而滿足農村居民的現實需求。

      4.4 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

      村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政府應加強引導能力和組織作用,通過給予獎勵調動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此外,要進一步提高村民的參與度,充分尊重群眾意見。村民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受益者和主力軍,應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讓村民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同時,要發動村民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積極參與鄉村日常管理工作,投身于美麗鄉村建設偉大實踐中,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4.5 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內在需求

      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規劃之前,應對本地區發展現狀、發展問題及農民生產勞動需求等內容進行剖析,了解自身產業優勢及發展不足,在有效滿足內在需求的基礎上,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協同開展。使美麗鄉村建設能從更好實際的發展角度出發,為農戶經濟收入的提升、鄉村就業發展問題的解決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等提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要避免在發展規劃的制定方面單方面注重階段性成果的產出,要將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推進及長效化開展,作為未來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5、鄉鎮在美麗鄉村建設做法與治理

      (一)“廁所治理”工作開展

      以湖南省鳳凰縣禾庫鎮(以下簡稱“該鎮”)為例,該鎮多次在全體干部會議上向駐村干部及各村支書宣傳進行改廁,改廁專員多次下村進行改廁指導,努力激發農戶的改廁意愿,2022年1-7月,全鎮農村戶衛生廁所改(新)建共計524戶,其中三格式52戶,旱改廁453戶,村部廁所全部完成改廁任務。

      (二)“垃圾治理”工作開展

      利用開村民大會與趕集日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充分發揮現有保潔制度的作用,該鎮上半年組織了12次范圍的大掃除活動,并不定時對各村進行巡查,一經發現問題立即拍照發至群內要求整改,并要求發整改完成后照片,累計進行巡查95次,要求各村對垃圾進行嚴格的定點收集,不得在定點外產生成堆成片垃圾,上半年聯系中聯重科環衛公司到該鎮進行垃圾清運共78車,約850噸。

      (三)“污水治理”工作開展

      該鎮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正常,但相關村河溝水渠不時發現有垃圾落于其中,執法專干發現后立即通知村支書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并發整改后照片于群內。

      (四)“容貌秩序治理”(含四廢整治、殯葬重點問題整治、通信管線整治)工作開展

      該鎮多次聯合執法隊全體出動,對鎮區馬路沿線及周邊進行集中整治,累計拆除破舊廣告牌112幅,拆除亂搭亂建40處,治理戶外管線5處550米,治理亂堆亂放、亂排亂倒129處,新劃定停車場5個共285個停車位,新建花壇9處350米、堡坎60米、文化墻400米、柵欄3500米。整治工作成效顯著,使鎮區面貌有所改善。

      (五)“農村建房管理”工作開展

      該鎮積極與各村進行建房工作對接,且對各村進行“兩違”日常巡查制止,截止至6月25日,該鎮累計宅基地建房審批14棟,用地面積共計2026平方米,其中新建7棟,改建1棟,擴建6棟;“兩違”日常巡查全鎮共288人次,對“兩違”情況及時處理。

      (六)“鄉鎮垃圾焚燒爐生態修復后續管護”工作開展

      該鎮為改善周邊環境,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對三處垃圾焚燒爐進行拆除和沙土覆蓋工作,并對三處填埋場進行撒種覆綠工作和日常監督維護,鎮美麗辦小組加強對各村的日常巡查檢查,將日常巡查情況與各村平時考核掛鉤。

      (七)“宣傳推介”工作開展

      該鎮多次利用趕集日進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宣傳,在日常工作中,比如在巡查時發現問題時,會趁機對事發村進行教育宣傳,并要求村支書積極對村民持續宣傳;在干部大會以及參加的各村村民大會中,也會向與會人員宣傳強調美麗湘西工作以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整治亂堆亂放過程中,對亂堆亂放涉及人員進行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告知其不允許亂堆亂放。

      6、工作取得成效(突出特色亮點工作)

      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整治,該鎮以鎮區、吉云村、龍家村、龍角村為示范,推廣帶動其他村同步推進,分管領導連日入村與各村進行人居環境規劃討論,并主持村民大會向群眾傳達解釋人居環境整治,爭取群眾支持,推動各村思想進行轉變,使各村積極謀求村莊環境的發展和改善,持續推進吉云村、龍家村作為試點垃圾收費模式,不斷發動群眾參與進來,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為更好地指導各村空心房危房排查及拆除工作,以及發現各村自行排查時未發現或未考慮到的情況,各村包村領導連日下村進行空心房危房摸排及拆除工作指導,美麗辦及執法隊員連日分村進行破舊危房、空心房排查工作,截止至6月份,累積拆除空心房危房亂搭亂建391棟。

      結束語

      新時代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對于落實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一環,更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觀”,更要注重建設“宜居”的本質內涵,注重規劃的合理性及參與的多元性,堅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以此增強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把美麗鄉村建設推向新的發展高度。

      參考文獻

      [1] 劉龍龍,高戰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商洛市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20(14):212-216.

      [2] 張明軒.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照片資料

      圖片6.png

      圖片5.png

      圖片4.png

      圖片3.png

      圖片2.png

      圖片1.png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