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在新征程上持續收獲幸福
2022年以來,陜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穩健有力。
在陜北,甘泉縣下寺灣鎮田家溝村脫貧戶賀秉麗家,在各級干部幫扶下,今年通過發展食用菌、西瓜產業和在村上產業園區務工等,全家人均純收入已超過2.7萬元,較上年增加5000多元。
在關中,扶風縣今年已累計培育發展“村鎮工廠”88家,吸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3359人,其中脫貧勞動力797人,人均月工資2500元以上。
在陜南,平利縣廣佛鎮柳林子村今年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注資入股平利縣中匯豪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不僅為該村126名農村勞動力提供就近務工機會,同時讓31戶“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享受到村集體經濟帶來的紅利。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地區發展明顯加快,脫貧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前三季度,全省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5元,同比增長6.5%,較全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0.1個百分點,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筑牢防返貧底線 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
“老田,你媳婦的病咋樣了?家里還有啥困難沒?”“媳婦的病好得差不多了,沒啥了,都好著呢!”11月30日,淳化縣方里鎮辛留村網格員杜新榮來到村民田勝利家,詳細詢問一家人近期的生活狀況。
2021年5月,田勝利的妻子姚阿妮不幸患上乳腺癌,盡管通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政策報銷了大部分費用,但由于妻子后期治療花費大,加之田勝利的岳父、岳母年老體弱,田勝利為照顧家人,無法外出務工,家庭收入驟減,存在致貧風險。
杜新榮在排查中得知后,立即進行上報。經各級綜合研判后,田勝利家很快被確定為邊緣易致貧戶。為幫助他家盡快走出困境,鎮、村干部與縣級相關部門對接,為其爭取了最大限度的醫保政策補貼和報銷;給田勝利全家申請了低保;聘田勝利為村保潔員,每月穩定收入600元。一系列的幫扶措施,讓田勝利家的致貧風險得以消除。
今年以來,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省對標國家政策體系,及時出臺健全聯農帶農機制等50余份政策文件,形成了完善的省級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省級領導和部門責任清單落實機制、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機制、督查督辦暗訪機制等,推動各級各部門責任、政策、工作落實。
為強化動態監測幫扶,陜西省將全體農戶納入排查監測范圍,組織31.3萬名基層網格員開展常態化排查。截至11月底,全省共納入監測對象6.83萬戶20.88萬人,均落實了精準幫扶措施。
為防范因災因疫返貧致貧,陜西省制定及時管用措施,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全省目前已累計安置因疫回流脫貧勞動力就近就業9329人次;受洪澇、干旱影響的5.75萬戶21.56萬人,全部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
為持續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陜西省常態化開展“回頭看”,全省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子女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無失學輟學,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97萬人次;累計救治30種大病患者14.48萬例,簽約4種慢病患者55.32萬人;2次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敲門入戶”大排查、大整治,農村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持續加強特殊群體救助保障力度,將112.22萬人納入兜底保障,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強產業穩就業 群眾收入穩步增長
今年,對于吳堡縣辛家溝鎮霍家山村脫貧戶張明學家來說,又是一個收獲年:賣了10余只白絨山羊,掙了2萬多元;張明學和妻子到村果園里務工,每人每天能掙120元;兒子張鵬鵬在外打工,月工資6600元。張明學家今年純收入已突破10萬元?!半m然我家已脫貧,但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依然享受,干部的幫扶一直有。為確保我家多渠道增收,村干部今年不僅幫我申請到小額貼息貸款發展養羊產業,還介紹我到村果園務工。全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2月1日,張明學高興地說。今年以來,陜西省堅持把群眾增收作為目標,制定出臺《促進脫貧群眾增收若干政策措施》,從增收、減支、提能力等方面細化工作措施,明確部門責任。以產業發展促增收。陜西省聚焦9大全產業鏈建設,持續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山地蘋果、木耳、茶葉等區域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以主體培育促增收。推行“龍頭企業+園區+農戶”等方式,把脫貧戶、小農戶嵌入產業鏈條。全省脫貧地區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7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9萬家,帶動19.89萬戶脫貧戶,實現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擴大就業促增收。用好“點對點”勞務協作、幫扶車間等載體,統籌推進就近就地就業。截至11月底,全省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219.3萬人,是年度任務的104.4%。以深化改革促增收。開展農村集體經濟“清零消薄”行動,全省“空殼村”占比下降至2%,收益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占比下降至38.6%,分別同比降低16.4個百分點和4.2個百分點。為推動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陜西省今年向國家和省級重點幫扶縣投入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49億元,占下達到縣資金總量的48.07%;組織省內20個經濟強區(開發區)對口幫扶11個國家重點幫扶縣,落實財政援助資金5450萬元。
推進鄉村建設 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
如今的侯新虎,變成了村里有名的“勤快人”,每天不僅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積極參加村級事務管理等工作。
“今年,我家被授予‘十星級文明戶’,我也當上村民小組組長,今后為村里人服務更方便了。村民們如今都說要向我學習哩!”侯新虎說。
侯新虎是隴縣東風鎮西溝村4組村民,過去因生活習性懶散,家中衛生環境一直不好,更別提參與村集體活動。而這一切的改變,源于村上實施的“積分制”管理。
“我們村的積分內容從愛黨愛國、遵紀守法、人居環境、家庭美德等9類52個方面作了規定,積分按照1、2、5、10的分值進行了量化?!蔽鳒洗妩h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閆滿林說,“村上實行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以來,村民參與村上活動的次數明顯增加,村民與村‘兩委’的聯系更加緊密,村容戶貌也煥然一新?!?/p>
今年以來,陜西省為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積極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做法,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高漲;開展兩批鄉村治理試點示范鎮、村創建活動,共認定鄉村治理示范鎮36個、鄉村治理示范村135個。
為推進鄉村建設,陜西省制定印發《陜西省鄉村建設行動方案》,結合沿黃河片區、沿渭河片區、沿漢江片區、沿秦嶺片區區域特點,堅持黨建引領,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鄉風文明建設,探索出“四沿三建”推進鄉村建設的“陜西路徑”。
為推進“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編制,陜西省明確村莊分類,組織編寫技術導則和技術要點。全省目前共有1558個行政村啟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為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省共新改建農村衛生戶廁22.1萬座,摸排發現問題廁所16.32萬座,整改完成14.44萬座。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達92.9%,33.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為進一步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陜西省共安排5000萬元省級基建資金,支持易地搬遷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全省2116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實現社區服務場所全覆蓋,推行戶口簿、居住簿“雙簿制”,搬遷群眾幸福感、融入感明顯提升。
陜西:在新征程上持續收獲幸福
時間:2022-12-13 15:31:43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
2022年以來,陜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穩健有力。
在陜北,甘泉縣下寺灣鎮田家溝村脫貧戶賀秉麗家,在各級干部幫扶下,今年通過發展食用菌、西瓜產業和在村上產業園區務工等,全家人均純收入已超過2.7萬元,較上年增加5000多元。
在關中,扶風縣今年已累計培育發展“村鎮工廠”88家,吸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3359人,其中脫貧勞動力797人,人均月工資2500元以上。
在陜南,平利縣廣佛鎮柳林子村今年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注資入股平利縣中匯豪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不僅為該村126名農村勞動力提供就近務工機會,同時讓31戶“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享受到村集體經濟帶來的紅利。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地區發展明顯加快,脫貧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前三季度,全省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5元,同比增長6.5%,較全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0.1個百分點,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筑牢防返貧底線 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
“老田,你媳婦的病咋樣了?家里還有啥困難沒?”“媳婦的病好得差不多了,沒啥了,都好著呢!”11月30日,淳化縣方里鎮辛留村網格員杜新榮來到村民田勝利家,詳細詢問一家人近期的生活狀況。
2021年5月,田勝利的妻子姚阿妮不幸患上乳腺癌,盡管通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政策報銷了大部分費用,但由于妻子后期治療花費大,加之田勝利的岳父、岳母年老體弱,田勝利為照顧家人,無法外出務工,家庭收入驟減,存在致貧風險。
杜新榮在排查中得知后,立即進行上報。經各級綜合研判后,田勝利家很快被確定為邊緣易致貧戶。為幫助他家盡快走出困境,鎮、村干部與縣級相關部門對接,為其爭取了最大限度的醫保政策補貼和報銷;給田勝利全家申請了低保;聘田勝利為村保潔員,每月穩定收入600元。一系列的幫扶措施,讓田勝利家的致貧風險得以消除。
今年以來,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省對標國家政策體系,及時出臺健全聯農帶農機制等50余份政策文件,形成了完善的省級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省級領導和部門責任清單落實機制、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機制、督查督辦暗訪機制等,推動各級各部門責任、政策、工作落實。
為強化動態監測幫扶,陜西省將全體農戶納入排查監測范圍,組織31.3萬名基層網格員開展常態化排查。截至11月底,全省共納入監測對象6.83萬戶20.88萬人,均落實了精準幫扶措施。
為防范因災因疫返貧致貧,陜西省制定及時管用措施,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全省目前已累計安置因疫回流脫貧勞動力就近就業9329人次;受洪澇、干旱影響的5.75萬戶21.56萬人,全部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
為持續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陜西省常態化開展“回頭看”,全省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子女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無失學輟學,全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97萬人次;累計救治30種大病患者14.48萬例,簽約4種慢病患者55.32萬人;2次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敲門入戶”大排查、大整治,農村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持續加強特殊群體救助保障力度,將112.22萬人納入兜底保障,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強產業穩就業 群眾收入穩步增長
今年,對于吳堡縣辛家溝鎮霍家山村脫貧戶張明學家來說,又是一個收獲年:賣了10余只白絨山羊,掙了2萬多元;張明學和妻子到村果園里務工,每人每天能掙120元;兒子張鵬鵬在外打工,月工資6600元。張明學家今年純收入已突破10萬元?!半m然我家已脫貧,但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依然享受,干部的幫扶一直有。為確保我家多渠道增收,村干部今年不僅幫我申請到小額貼息貸款發展養羊產業,還介紹我到村果園務工。全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2月1日,張明學高興地說。今年以來,陜西省堅持把群眾增收作為目標,制定出臺《促進脫貧群眾增收若干政策措施》,從增收、減支、提能力等方面細化工作措施,明確部門責任。以產業發展促增收。陜西省聚焦9大全產業鏈建設,持續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山地蘋果、木耳、茶葉等區域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以主體培育促增收。推行“龍頭企業+園區+農戶”等方式,把脫貧戶、小農戶嵌入產業鏈條。全省脫貧地區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7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9萬家,帶動19.89萬戶脫貧戶,實現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擴大就業促增收。用好“點對點”勞務協作、幫扶車間等載體,統籌推進就近就地就業。截至11月底,全省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219.3萬人,是年度任務的104.4%。以深化改革促增收。開展農村集體經濟“清零消薄”行動,全省“空殼村”占比下降至2%,收益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占比下降至38.6%,分別同比降低16.4個百分點和4.2個百分點。為推動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陜西省今年向國家和省級重點幫扶縣投入中央和省級銜接資金49億元,占下達到縣資金總量的48.07%;組織省內20個經濟強區(開發區)對口幫扶11個國家重點幫扶縣,落實財政援助資金5450萬元。
推進鄉村建設 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
如今的侯新虎,變成了村里有名的“勤快人”,每天不僅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積極參加村級事務管理等工作。
“今年,我家被授予‘十星級文明戶’,我也當上村民小組組長,今后為村里人服務更方便了。村民們如今都說要向我學習哩!”侯新虎說。
侯新虎是隴縣東風鎮西溝村4組村民,過去因生活習性懶散,家中衛生環境一直不好,更別提參與村集體活動。而這一切的改變,源于村上實施的“積分制”管理。
“我們村的積分內容從愛黨愛國、遵紀守法、人居環境、家庭美德等9類52個方面作了規定,積分按照1、2、5、10的分值進行了量化?!蔽鳒洗妩h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閆滿林說,“村上實行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以來,村民參與村上活動的次數明顯增加,村民與村‘兩委’的聯系更加緊密,村容戶貌也煥然一新?!?/p>
今年以來,陜西省為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積極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做法,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高漲;開展兩批鄉村治理試點示范鎮、村創建活動,共認定鄉村治理示范鎮36個、鄉村治理示范村135個。
為推進鄉村建設,陜西省制定印發《陜西省鄉村建設行動方案》,結合沿黃河片區、沿渭河片區、沿漢江片區、沿秦嶺片區區域特點,堅持黨建引領,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鄉風文明建設,探索出“四沿三建”推進鄉村建設的“陜西路徑”。
為推進“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編制,陜西省明確村莊分類,組織編寫技術導則和技術要點。全省目前共有1558個行政村啟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為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省共新改建農村衛生戶廁22.1萬座,摸排發現問題廁所16.32萬座,整改完成14.44萬座。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達92.9%,33.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為進一步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陜西省共安排5000萬元省級基建資金,支持易地搬遷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全省2116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實現社區服務場所全覆蓋,推行戶口簿、居住簿“雙簿制”,搬遷群眾幸福感、融入感明顯提升。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