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懷化:整合力強動力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共懷化市委書記許忠建介紹經驗,努力建設村民有素質、村莊有顏值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必須堅持“富腦袋”和“富口袋”兩手抓。
去阻力整合力,化慵懶為動力
各級“一把手”掛帥,分管領導主抓,成立工作專班,抽調精干力量,自上而下層層推動。懷化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來抓,市委書記、市長帶頭研究部署,建立健全了“四級書記”一起抓、干部群眾一起上的工作機制。
為了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快速“升溫”,進一步激發工作活力,我市堅持市縣聯動,在全省市級層面率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擂臺、扛紅旗”比賽活動,科學制定考評細則,每個季度舉辦一次“擂臺賽”。
季度“打擂臺”大會上,排名第一、第二的縣(市、區)被授予紅旗單位,各獲獎勵50萬元,縣(市、區)作典型發言,排名靠后的兩個縣作表態發言,對得分靠后的20個鄉(鎮)和100個行政村進行掛牌督辦,在以比促考、以考促干中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各縣(市、區)、各鄉(鎮)參照市里做法組織“打擂臺”,做到“月考評、季獎勵”,壓力層層傳導,工作步步推進。
在辰溪縣,“打擂臺”已經成為各鄉(鎮)“秀肌肉”“比顏值”的重要方式。該縣對每個季度打擂臺排名前三位的鄉(鎮)分別獎勵 6 萬元、5 萬元、4 萬元,排名后三位的鄉(鎮)分別罰 2 萬元、1.5 萬元、1 萬元,同時要求排名后三位的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在每個季度的“打擂臺”會上作表態發言,讓落后者奮起直追、領跑者不敢懈怠。
麻陽實行“一周一掃除、半月一督導、一月一擂臺(獎先進、策后進)、一季一授旗(實行流動紅、黃旗)、一年一考核(黃牌警告)”,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范圍,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先進,帶動后進,比學趕超已成常態。
與此同時,結合黨員干部“五個到戶”行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致富能人、志愿者、“五老”、美家美婦等示范帶頭作用,堅持“黨建+微網格”,落實微網格“一長兩員”(黨員網格長、衛生保潔員、衛生監督員)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職責,引領群眾一起干。
“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小組長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并負責每個村民小組的環境衛生整治?!睍h堡子鎮黃旗村支部書記向春華介紹,黃旗村全面宣傳動員,黨員干部“帶頭干”引導群眾“主動干”,有效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
如今的懷化,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廣泛參與,改善人居環境已經成為農村“新風尚”。
內外兼修,“治出” 和美鄉村新畫卷
整治提升效果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懷化市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帶活了美麗經濟發展,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三季度民意調查滿意度達97.69%,較二季度提升1.9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升6.02個百分點。
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表示,近年來,懷化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由點及面、積極推進,把治垃圾、治水、治廁、治房、治風行動抓出了實效,扭轉了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臟亂差局面,實現干凈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不斷進步,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現在房前屋后私搭亂建、柴草堆不見了,淤泥、垃圾、蚊蟲蒼蠅不見了,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村民們的精氣神也越來越足了?!?nbsp;看著村里的變化,芷江三道坑鎮芷溪村的村民肖明老人豎起大拇指。
將倡導文明新風與摒棄陳規陋習相結合,把“五治”作為突破口,通過提質擴面治廁、分類減量治垃圾、全域統籌治房、多措并舉治水、濃郁氛圍治風,內外兼修扮靚鄉村。
2022年,我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比去年提升11個百分點;建立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試點1562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試點520個、垃圾付費試點466個;有序拆除農村廢棄雜屋17375處,拆除率達96%;治理農村黑污水體1463個,建成人工濕地2185個;探索推廣積分制管理、屋場會、美家美婦等新機制,通過侗款、山歌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文明新風吹遍山鄉。
同時,尊重當地習俗,盡量保留自然團寨和風雨橋、鼓樓、寨門等特色建筑風貌,利用本地竹木、土磚、鵝卵石等鄉土材料,將農村道路、溝渠、墻垛、柵欄及其他空間建成微景觀,打造微公園、微花園、微菜園、微池塘等5033個,讓鄉村步步是景、處處有畫,“十百千萬”美麗創建碩果累累,沅陵縣隆興村、洪江市翁朗溪村等一批美麗村寨。
走進沅陵縣明溪口鎮梓木坪村上古古寨農戶家中,打開推拉門,廁所地面用防滑赭色瓷磚,墻面則貼上了明艷的青綠色瓷磚,讓人感覺清新爽朗。電熱水器、淋浴蓮蓬頭、洗衣機和各類洗漱用品擺放整齊……
以戶為單位進行環境衛生“紅黑榜“評比,發動群眾開展客廳收拾整潔、灶屋清理整潔、廁所清洗整潔、床鋪折疊整潔、鞋子擺放整潔、衣物晾曬整潔、院子清掃整潔、雜物堆放整潔“八整潔”行動,逐步實現戶戶干凈、村村過關。目前,694個村初步達到“八整潔”標準。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不斷深入,農村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園變得越來越美麗,農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宜居宜業,好風景里奔前途
“現在,村里基礎設施好了,生態環境美起來了,產業發展起來了,干個啥都能生錢?!避平被▓@村發展涼薯產業,種植涼薯 500 余畝,年產涼薯 175 萬公斤,形成涼薯產業發展示范區,每年增加收入 525 萬元。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村里將新建一個30畝的精品果蔬采摘園,吸引周邊群眾來村里來采摘果蔬,帶動農家樂發展,這樣村民又有新增收的渠道和就業機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美麗鄉村,既帶來了 “面子”的變化,更促進了“里子” 的改變,環境在改善、產業得發展、群眾能增收的生動局面已經初步形成。
溆浦縣始終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以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落腳點,創新思路、就地取材,推動竹籬笆等特色產業發展,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全力打造了一批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鶴城區引導鼓勵龍頭企業通過發展產業項目、美化亮化景區 (園區) 環境等方式,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產業增強、企業增效、農村增美。目前,已培育發展鶴翔蔬菜、雙村四季果園、黃巖藍莓黃桃、四十灣黃桃、奇山獼猴桃、犁頭園楊梅和振鑫牧 業、康源生態土雞等生態特色種養基地 70 余個、面積達10余萬畝。
同時,積極探索發展“美麗鄉村+”,通過與產業項目融合發展,助推“美麗經濟”提質增速。家鄉山美水甜,生態產業越發紅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回流。
沅陵統籌美麗鄉村與產業振興,形成“生態文旅 + 美麗鄉村”融合發展、 “中藥材 + 美麗鄉村”同步發展、 “四好農村路 + 美麗鄉村”帶動發展模式,推動文旅、中藥材等產業項目融合發展,促進農村群眾增收致富。
洪江市依托歷史人文、自然資源、交通區位優勢,推動產業融合、城鄉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了“安江—沙灣” “黔城—沅河”“深渡—龍船塘”3 條“農文旅”融合精品旅游線路,形成鄉村旅游富集區,“美麗經濟”蓬勃發展。
黔城鎮茶溪村目前共有柑橘基地近10000 畝,年產黔陽冰糖橙1000 余萬公斤,年產值4000 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2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元。
茶溪村黨委書記施承兵自信地說:“村子活了、旅游火了、百姓富了、大家樂了。如今,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參與到農家樂、民俗客棧等農旅經營中,在好風景里尋找好日子?!?nbsp;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的要求,聚焦“五治”重點,以“家家戶戶齊動手、市縣鄉村打擂臺”行動為抓手,扎實推進“十大行動”,推動鄉村由“臟、亂、差”向“凈、綠、美”提升轉變,繪就了“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和美鄉村新畫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懷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懷化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姿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生態、宜居、美麗的村容村貌推進鄉村建設,著力打造新山鄉巨變。
湖南懷化:整合力強動力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時間:2022-12-20 08:33:53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張敏 王志剛 陸丹
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共懷化市委書記許忠建介紹經驗,努力建設村民有素質、村莊有顏值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必須堅持“富腦袋”和“富口袋”兩手抓。
去阻力整合力,化慵懶為動力
各級“一把手”掛帥,分管領導主抓,成立工作專班,抽調精干力量,自上而下層層推動。懷化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來抓,市委書記、市長帶頭研究部署,建立健全了“四級書記”一起抓、干部群眾一起上的工作機制。
為了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快速“升溫”,進一步激發工作活力,我市堅持市縣聯動,在全省市級層面率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擂臺、扛紅旗”比賽活動,科學制定考評細則,每個季度舉辦一次“擂臺賽”。
季度“打擂臺”大會上,排名第一、第二的縣(市、區)被授予紅旗單位,各獲獎勵50萬元,縣(市、區)作典型發言,排名靠后的兩個縣作表態發言,對得分靠后的20個鄉(鎮)和100個行政村進行掛牌督辦,在以比促考、以考促干中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各縣(市、區)、各鄉(鎮)參照市里做法組織“打擂臺”,做到“月考評、季獎勵”,壓力層層傳導,工作步步推進。
在辰溪縣,“打擂臺”已經成為各鄉(鎮)“秀肌肉”“比顏值”的重要方式。該縣對每個季度打擂臺排名前三位的鄉(鎮)分別獎勵 6 萬元、5 萬元、4 萬元,排名后三位的鄉(鎮)分別罰 2 萬元、1.5 萬元、1 萬元,同時要求排名后三位的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在每個季度的“打擂臺”會上作表態發言,讓落后者奮起直追、領跑者不敢懈怠。
麻陽實行“一周一掃除、半月一督導、一月一擂臺(獎先進、策后進)、一季一授旗(實行流動紅、黃旗)、一年一考核(黃牌警告)”,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范圍,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先進,帶動后進,比學趕超已成常態。
與此同時,結合黨員干部“五個到戶”行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致富能人、志愿者、“五老”、美家美婦等示范帶頭作用,堅持“黨建+微網格”,落實微網格“一長兩員”(黨員網格長、衛生保潔員、衛生監督員)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職責,引領群眾一起干。
“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小組長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并負責每個村民小組的環境衛生整治?!睍h堡子鎮黃旗村支部書記向春華介紹,黃旗村全面宣傳動員,黨員干部“帶頭干”引導群眾“主動干”,有效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
如今的懷化,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廣泛參與,改善人居環境已經成為農村“新風尚”。
內外兼修,“治出” 和美鄉村新畫卷
整治提升效果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懷化市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帶活了美麗經濟發展,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三季度民意調查滿意度達97.69%,較二季度提升1.9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升6.02個百分點。
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表示,近年來,懷化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由點及面、積極推進,把治垃圾、治水、治廁、治房、治風行動抓出了實效,扭轉了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臟亂差局面,實現干凈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不斷進步,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現在房前屋后私搭亂建、柴草堆不見了,淤泥、垃圾、蚊蟲蒼蠅不見了,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村民們的精氣神也越來越足了?!?nbsp;看著村里的變化,芷江三道坑鎮芷溪村的村民肖明老人豎起大拇指。
將倡導文明新風與摒棄陳規陋習相結合,把“五治”作為突破口,通過提質擴面治廁、分類減量治垃圾、全域統籌治房、多措并舉治水、濃郁氛圍治風,內外兼修扮靚鄉村。
2022年,我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比去年提升11個百分點;建立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試點1562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試點520個、垃圾付費試點466個;有序拆除農村廢棄雜屋17375處,拆除率達96%;治理農村黑污水體1463個,建成人工濕地2185個;探索推廣積分制管理、屋場會、美家美婦等新機制,通過侗款、山歌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文明新風吹遍山鄉。
同時,尊重當地習俗,盡量保留自然團寨和風雨橋、鼓樓、寨門等特色建筑風貌,利用本地竹木、土磚、鵝卵石等鄉土材料,將農村道路、溝渠、墻垛、柵欄及其他空間建成微景觀,打造微公園、微花園、微菜園、微池塘等5033個,讓鄉村步步是景、處處有畫,“十百千萬”美麗創建碩果累累,沅陵縣隆興村、洪江市翁朗溪村等一批美麗村寨。
走進沅陵縣明溪口鎮梓木坪村上古古寨農戶家中,打開推拉門,廁所地面用防滑赭色瓷磚,墻面則貼上了明艷的青綠色瓷磚,讓人感覺清新爽朗。電熱水器、淋浴蓮蓬頭、洗衣機和各類洗漱用品擺放整齊……
以戶為單位進行環境衛生“紅黑榜“評比,發動群眾開展客廳收拾整潔、灶屋清理整潔、廁所清洗整潔、床鋪折疊整潔、鞋子擺放整潔、衣物晾曬整潔、院子清掃整潔、雜物堆放整潔“八整潔”行動,逐步實現戶戶干凈、村村過關。目前,694個村初步達到“八整潔”標準。
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不斷深入,農村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園變得越來越美麗,農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宜居宜業,好風景里奔前途
“現在,村里基礎設施好了,生態環境美起來了,產業發展起來了,干個啥都能生錢?!避平被▓@村發展涼薯產業,種植涼薯 500 余畝,年產涼薯 175 萬公斤,形成涼薯產業發展示范區,每年增加收入 525 萬元。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村里將新建一個30畝的精品果蔬采摘園,吸引周邊群眾來村里來采摘果蔬,帶動農家樂發展,這樣村民又有新增收的渠道和就業機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美麗鄉村,既帶來了 “面子”的變化,更促進了“里子” 的改變,環境在改善、產業得發展、群眾能增收的生動局面已經初步形成。
溆浦縣始終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以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落腳點,創新思路、就地取材,推動竹籬笆等特色產業發展,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全力打造了一批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鶴城區引導鼓勵龍頭企業通過發展產業項目、美化亮化景區 (園區) 環境等方式,帶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產業增強、企業增效、農村增美。目前,已培育發展鶴翔蔬菜、雙村四季果園、黃巖藍莓黃桃、四十灣黃桃、奇山獼猴桃、犁頭園楊梅和振鑫牧 業、康源生態土雞等生態特色種養基地 70 余個、面積達10余萬畝。
同時,積極探索發展“美麗鄉村+”,通過與產業項目融合發展,助推“美麗經濟”提質增速。家鄉山美水甜,生態產業越發紅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回流。
沅陵統籌美麗鄉村與產業振興,形成“生態文旅 + 美麗鄉村”融合發展、 “中藥材 + 美麗鄉村”同步發展、 “四好農村路 + 美麗鄉村”帶動發展模式,推動文旅、中藥材等產業項目融合發展,促進農村群眾增收致富。
洪江市依托歷史人文、自然資源、交通區位優勢,推動產業融合、城鄉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了“安江—沙灣” “黔城—沅河”“深渡—龍船塘”3 條“農文旅”融合精品旅游線路,形成鄉村旅游富集區,“美麗經濟”蓬勃發展。
黔城鎮茶溪村目前共有柑橘基地近10000 畝,年產黔陽冰糖橙1000 余萬公斤,年產值4000 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2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元。
茶溪村黨委書記施承兵自信地說:“村子活了、旅游火了、百姓富了、大家樂了。如今,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參與到農家樂、民俗客棧等農旅經營中,在好風景里尋找好日子?!?nbsp;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的要求,聚焦“五治”重點,以“家家戶戶齊動手、市縣鄉村打擂臺”行動為抓手,扎實推進“十大行動”,推動鄉村由“臟、亂、差”向“凈、綠、美”提升轉變,繪就了“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和美鄉村新畫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懷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懷化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姿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生態、宜居、美麗的村容村貌推進鄉村建設,著力打造新山鄉巨變。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