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關于印發《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鄉村基層組織版)》的通知

      農防控專班〔202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專班):現將《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鄉村基層組織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


                                                           2023年1月6日


      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

      (鄉村基層組織版)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加強當前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實五級書記抓疫情防控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保壘作用,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的工作目標,確保農村地區平穩轉段,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制訂本指南。本指南適用于鄉鎮、行政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一、組建防控服務隊伍

      (一)人員組成。在鄉鎮黨委政府領導下,由村黨組織書記負總責,村“兩委”負責統籌組織建立村級防控隊伍。人員包括村“兩委”成員、村組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大學生村官、村醫、鄉村動物防疫人員、民警、社會工作者等,動員返鄉務工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等作為志愿者加入防控隊伍。發揮村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衛生委員會和黨員聯系戶、黨員責任區等機制作用,通過網格化、信息化等手段,實行分組、分片(網格)聯系,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 

      (二)任務清單。登記管理本村村民基本健康信息,重點做好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孤寡老人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以下簡稱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根據實際需要,主要承擔以下防控任務。 

      1.摸底基本情況。了解本村村民健康狀況、用藥及生活物資、急診轉運需求等情況,建立臺賬并按要求及時上報。通過建立微信群、公布電話等形式方便村民聯系報備,做好上下溝通對接。 

      2.組織走訪巡查。加強重癥高風險人群定期聯系和隨訪并及時上報鄉鎮黨委政府。引導村民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房前屋后、公共場所衛生消毒。巡查聚集性活動疫情防控情況,加強風險提示,督促落實防控措施。 

      3.協助送醫送藥。對接縣(市、區)防控機制物資保供組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及時協助發放藥品、消毒劑、口罩等防疫用品。倡導鄰里互助,共享富余的藥品、消毒劑、口罩等防疫用品。協助組織村民做好疫苗接種。 

      4.輔助轉診轉運。安排村級防控人員協助做好院前醫療急救轉運工作。安排志愿者進行專人點對點、人對人對接,及時把有緊急就醫需要的村民轉運到具備救治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 

      5.落細關愛照料。組織村級防控隊伍及時了解和協助解決村民在生活物資、就醫用藥、特殊照料、農事生產等方面的需求,確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且生活無法自理的村民家庭飯菜有人送、藥品有人買、重癥有人管、農事有人幫。落實落細對鄉村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政策和舉措。 

      6.做好宣傳引導。發揮村規民約約束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宣傳欄、明白紙等形式,宣傳個人防護和科學用藥常識,倡導健康飲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二、落實個人防護責任

      (一)村民日常防護。引導村民主動配合接種疫苗,做到應接盡接。走親訪友時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疫情嚴重時,在公共場所保持1米安全距離,少聚集、不扎堆,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內側遮擋口鼻,避免病毒擴散。家里經常通風換氣,定期清潔消毒。 

      (二)返鄉人員防護。引導返鄉人員提前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告知村“兩委”,在返鄉途中乘坐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戴好口罩。返鄉初期盡量少聚集、少聚餐,減少與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人群接觸。 

      (三)重點人群防護。村“兩委”要積極主動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本村重點人群健康信息,對接聯系老年人“綠色通道”或者流動接種車,按要求組織有重癥高風險人群盡早完成疫苗接種。做好紅黃綠色標識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對黃色、紅色分類管理的重點人群每周聯系分別不少于2次和3次。紅色標識的感染人員要立即就診轉診;黃色標識的感染人員要對癥用藥,每天進行健康監測,癥狀持續加重或不適宜居家的及時就診轉診。 

      (四)感染人群防護。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患者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按藥品使用要求和醫囑使用對癥藥品,減少與同住人員近距離接觸,不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定期做好室內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因特殊情況外出,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颊弑救嘶虮O護人要密切關注健康狀況,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及時去醫院就診。感染者要及時清理消毒居家觀察治療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村“兩委”要安排專人每天對垃圾收集點進行消毒。 

      三、做好重點場所、環節防控管理

      (一)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疫情嚴重時,針對集市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聚集性活動,鄉鎮黨委政府統籌指導,結合群眾意愿,適當控制聚集性活動規模和頻次。村“兩委”落實專人加強客流引導,提醒人員保持1米安全距離,科學佩戴口罩,盡量分散不扎堆。感染者不去參加活動,重點人群減少參加活動,確需前往時應全程佩戴口罩?;顒咏M織者每天進行場所消殺,及時清理塑料袋、果皮紙屑、廢棄口罩等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二)婚喪嫁娶等活動。發揮村規民約、家風家教作用,倡導婚事、喪事從簡,推進移風易俗。村“兩委”安排專人現場巡查提醒,督促活動場所相關管理人員提前做好消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感染者盡量不前往。疫情嚴重時,取消或推遲婚禮,控制治喪規模,適當縮短活動時間。 

      (三)密閉空間等重點場所。棋牌室、小賣部、卡拉OK、飯館等空間密閉的重點場所及時通風換氣,從業人員或保潔人員每日對走廊、門把手、扶梯扶手、前臺、座椅等高頻接觸區域和部位做好消殺,村民進入場所戴好口罩。疫情嚴重時,按照屬地要求,娛樂休閑、洗浴、宗教活動等場所暫停營業或開放;農貿市場、銀行網點等營業場所縮短營業時間;飯館、農家樂等限制同餐人數或取消堂食。 

      四、做好人員轉運和物資配備

      (一)協助重點人群轉運。組織動員有私家車的村民成立轉運保障志愿車隊。出現重癥感染或其他緊急就醫情況時,聯系使用當地醫療衛生機構救護車轉運到收治醫院。按照安全、就近、便利原則,當救護車不能及時調配抵達時,安排本村保障志愿車隊進行轉運,或在鄉鎮黨委政府協調下,統籌使用臨近村保障車隊轉運。 

      (二)聯系抗疫物資配備。縣(市、區)防控機制加強統籌調度,保證區域內物資供應,藥品等可用量應保持在2周以上。村“兩委”組織摸清村民合理用藥需求和防疫物資需要,上報鄉鎮黨委政府,或通過村衛生室向鄉鎮衛生院報告。村衛生室要配足必要的藥品、抗原檢測試劑、指夾式脈搏血氧儀等物資用品。村民有用藥和抗原檢測等需求時,可通過鄉鎮黨委政府在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或村“兩委”設置的供應點適量購買或按規定領取。防疫物資緊缺時,及時向鄉鎮黨委政府申請調配,優先發放給重點人群和困難人員。 

      五、落實農業生產活動防疫措施

      (一)統籌疫情防控和大田農業生產。疫情嚴重時,農戶要“兩點一線”從戶到田開展農事活動,生產作業時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村“兩委”根據農戶需求組織開展代耕代種、生產托管,不誤農時。 

      (二)統籌疫情防控和畜禽養殖及疫病防治。指導養殖戶定期做好養殖場內道路、圈舍、飼喂工具及運輸工具清洗消毒;加強人員衛生管理,保持圈舍空氣流通,及時清除畜禽糞污。根據農戶需求,協助組織做好仔畜雛禽及種畜禽供應、代養,以及飼料、獸藥、疫苗等投入品及時供應,做好動物疫情監測報告和免疫,及時收集村內病死畜禽并做無害化處理。 

      (三)統籌疫情防控和農資產品流通。將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及零配件等農業生產資料,糧油、蔬菜、水果、出欄畜禽、肉蛋奶、水產品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范圍。對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運輸車輛全面做好消毒消殺,確保農資順利下鄉,農產品順利外運。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標簽政策法規    
      觀察思考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關于印發《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鄉村基層組織版)》的通知

      時間:2023-01-09 11:21:36

      來源: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

      作者:

      農防控專班〔202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專班):現將《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鄉村基層組織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


                                                           2023年1月6日


      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

      (鄉村基層組織版)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加強當前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實五級書記抓疫情防控和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保壘作用,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的工作目標,確保農村地區平穩轉段,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制訂本指南。本指南適用于鄉鎮、行政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請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參照執行。 

      一、組建防控服務隊伍

      (一)人員組成。在鄉鎮黨委政府領導下,由村黨組織書記負總責,村“兩委”負責統籌組織建立村級防控隊伍。人員包括村“兩委”成員、村組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大學生村官、村醫、鄉村動物防疫人員、民警、社會工作者等,動員返鄉務工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等作為志愿者加入防控隊伍。發揮村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衛生委員會和黨員聯系戶、黨員責任區等機制作用,通過網格化、信息化等手段,實行分組、分片(網格)聯系,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 

      (二)任務清單。登記管理本村村民基本健康信息,重點做好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孤寡老人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以下簡稱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根據實際需要,主要承擔以下防控任務。 

      1.摸底基本情況。了解本村村民健康狀況、用藥及生活物資、急診轉運需求等情況,建立臺賬并按要求及時上報。通過建立微信群、公布電話等形式方便村民聯系報備,做好上下溝通對接。 

      2.組織走訪巡查。加強重癥高風險人群定期聯系和隨訪并及時上報鄉鎮黨委政府。引導村民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房前屋后、公共場所衛生消毒。巡查聚集性活動疫情防控情況,加強風險提示,督促落實防控措施。 

      3.協助送醫送藥。對接縣(市、區)防控機制物資保供組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及時協助發放藥品、消毒劑、口罩等防疫用品。倡導鄰里互助,共享富余的藥品、消毒劑、口罩等防疫用品。協助組織村民做好疫苗接種。 

      4.輔助轉診轉運。安排村級防控人員協助做好院前醫療急救轉運工作。安排志愿者進行專人點對點、人對人對接,及時把有緊急就醫需要的村民轉運到具備救治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 

      5.落細關愛照料。組織村級防控隊伍及時了解和協助解決村民在生活物資、就醫用藥、特殊照料、農事生產等方面的需求,確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且生活無法自理的村民家庭飯菜有人送、藥品有人買、重癥有人管、農事有人幫。落實落細對鄉村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政策和舉措。 

      6.做好宣傳引導。發揮村規民約約束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宣傳欄、明白紙等形式,宣傳個人防護和科學用藥常識,倡導健康飲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二、落實個人防護責任

      (一)村民日常防護。引導村民主動配合接種疫苗,做到應接盡接。走親訪友時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疫情嚴重時,在公共場所保持1米安全距離,少聚集、不扎堆,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內側遮擋口鼻,避免病毒擴散。家里經常通風換氣,定期清潔消毒。 

      (二)返鄉人員防護。引導返鄉人員提前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告知村“兩委”,在返鄉途中乘坐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戴好口罩。返鄉初期盡量少聚集、少聚餐,減少與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人群接觸。 

      (三)重點人群防護。村“兩委”要積極主動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本村重點人群健康信息,對接聯系老年人“綠色通道”或者流動接種車,按要求組織有重癥高風險人群盡早完成疫苗接種。做好紅黃綠色標識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對黃色、紅色分類管理的重點人群每周聯系分別不少于2次和3次。紅色標識的感染人員要立即就診轉診;黃色標識的感染人員要對癥用藥,每天進行健康監測,癥狀持續加重或不適宜居家的及時就診轉診。 

      (四)感染人群防護。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患者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按藥品使用要求和醫囑使用對癥藥品,減少與同住人員近距離接觸,不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定期做好室內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因特殊情況外出,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颊弑救嘶虮O護人要密切關注健康狀況,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及時去醫院就診。感染者要及時清理消毒居家觀察治療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村“兩委”要安排專人每天對垃圾收集點進行消毒。 

      三、做好重點場所、環節防控管理

      (一)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疫情嚴重時,針對集市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聚集性活動,鄉鎮黨委政府統籌指導,結合群眾意愿,適當控制聚集性活動規模和頻次。村“兩委”落實專人加強客流引導,提醒人員保持1米安全距離,科學佩戴口罩,盡量分散不扎堆。感染者不去參加活動,重點人群減少參加活動,確需前往時應全程佩戴口罩?;顒咏M織者每天進行場所消殺,及時清理塑料袋、果皮紙屑、廢棄口罩等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二)婚喪嫁娶等活動。發揮村規民約、家風家教作用,倡導婚事、喪事從簡,推進移風易俗。村“兩委”安排專人現場巡查提醒,督促活動場所相關管理人員提前做好消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感染者盡量不前往。疫情嚴重時,取消或推遲婚禮,控制治喪規模,適當縮短活動時間。 

      (三)密閉空間等重點場所。棋牌室、小賣部、卡拉OK、飯館等空間密閉的重點場所及時通風換氣,從業人員或保潔人員每日對走廊、門把手、扶梯扶手、前臺、座椅等高頻接觸區域和部位做好消殺,村民進入場所戴好口罩。疫情嚴重時,按照屬地要求,娛樂休閑、洗浴、宗教活動等場所暫停營業或開放;農貿市場、銀行網點等營業場所縮短營業時間;飯館、農家樂等限制同餐人數或取消堂食。 

      四、做好人員轉運和物資配備

      (一)協助重點人群轉運。組織動員有私家車的村民成立轉運保障志愿車隊。出現重癥感染或其他緊急就醫情況時,聯系使用當地醫療衛生機構救護車轉運到收治醫院。按照安全、就近、便利原則,當救護車不能及時調配抵達時,安排本村保障志愿車隊進行轉運,或在鄉鎮黨委政府協調下,統籌使用臨近村保障車隊轉運。 

      (二)聯系抗疫物資配備。縣(市、區)防控機制加強統籌調度,保證區域內物資供應,藥品等可用量應保持在2周以上。村“兩委”組織摸清村民合理用藥需求和防疫物資需要,上報鄉鎮黨委政府,或通過村衛生室向鄉鎮衛生院報告。村衛生室要配足必要的藥品、抗原檢測試劑、指夾式脈搏血氧儀等物資用品。村民有用藥和抗原檢測等需求時,可通過鄉鎮黨委政府在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或村“兩委”設置的供應點適量購買或按規定領取。防疫物資緊缺時,及時向鄉鎮黨委政府申請調配,優先發放給重點人群和困難人員。 

      五、落實農業生產活動防疫措施

      (一)統籌疫情防控和大田農業生產。疫情嚴重時,農戶要“兩點一線”從戶到田開展農事活動,生產作業時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村“兩委”根據農戶需求組織開展代耕代種、生產托管,不誤農時。 

      (二)統籌疫情防控和畜禽養殖及疫病防治。指導養殖戶定期做好養殖場內道路、圈舍、飼喂工具及運輸工具清洗消毒;加強人員衛生管理,保持圈舍空氣流通,及時清除畜禽糞污。根據農戶需求,協助組織做好仔畜雛禽及種畜禽供應、代養,以及飼料、獸藥、疫苗等投入品及時供應,做好動物疫情監測報告和免疫,及時收集村內病死畜禽并做無害化處理。 

      (三)統籌疫情防控和農資產品流通。將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及零配件等農業生產資料,糧油、蔬菜、水果、出欄畜禽、肉蛋奶、水產品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范圍。對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運輸車輛全面做好消毒消殺,確保農資順利下鄉,農產品順利外運。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