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研討會召開 建言振興鄉村新征程 共繪和美鄉村新圖景
為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1月19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時近新春佳節,會場氣氛也是洋溢著喜慶的年味兒與煙火氣,與會的三農專家學者與市縣涉農部門負責人、鄉鎮黨委書記、村書記各方代表從“百姓年飯”聊到“農業強國”,從“老家大集”聊到“鄉村建設”……
這也是該中心第一次在這樣的時間和背景下召集從事三農工作的實踐者展開“發散式交流”研討會,大家緊密結合地方發展經驗,圍繞“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動方式,探討實施農業強國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路徑和創新模式,為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建言獻策。
據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潘利兵主任介紹,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后,該中心做了一個監測,相關網絡輿情總量達到9.97萬條,其中建設農業強國、鄉村建設成為焦點話題之一。
于是,此次“研討者”的選擇上也力爭貼合輿情的多層次、多角度,精心考量了他們參與鄉建的“角色”?“研討者”包含了地級市、縣、鄉、村和第一書記五個層面,參會單位涵蓋了東中西部,研討內容包含鄉村振興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方面。
浙江省嘉興市農業農村局副書記、副局長蔡國忠表示
全域打造 未來鄉村共同體
數說鄉建: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結合嘉興地區全域平原水網、全域均衡富庶、全域鄉村秀美、全域產業興旺等特點,率先在全省提出全域未來鄉村建設,創新實施“1579”建設行動。目前已啟動33個省級未來鄉村和164個市級未來鄉村試點建設,規劃各類項目232個。探索形成了“飛地抱團”“眾籌共建”等農民“共富十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598元,連續18年位居全省首位;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60:1,繼續保持全省最低;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068元,繼續居全省首位。
新年鄉愿:
全面打響“未來嘉鄉”品牌,以黨建統領為根本,以市域統籌為手段,以按需建設為指引,通過在未來鄉村生活圈內建設5-9個未來場景,實現全域未來鄉村建設全覆蓋,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宜學的未來鄉村共同體。2025年底前,100個省級未來鄉村試點全面建設完成,100%的行政村根據市級未來鄉村建設要求按需實現5個以上場景覆蓋,未來鄉村生活圈全面構建。
黑龍江省望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李治國
餐桌安全 整合農商產業鏈
數說鄉建:
望奎縣是農業縣,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依托市場建基地、集約連片建基地”的思路,狠抓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著力構筑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2022年,全縣1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產值實現29.8億元;專門辟建電商產業園和綠色農畜產品交易中心,12類近150種產品實現了線上銷售,電商個體戶發展到近1500戶;在全國7所大城市與蘇寧易購等5個知名大型超市建立了“農超對接”合作關系;“北薯南種”拓展到“兩省四地”,業務范圍發展到12個省30多個城市,實現了外向型銷售。
新年鄉愿: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長牙齒”的硬措施,著力在“管好田、建好田、種好田、護好田”上下功夫,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到2025年,全縣打造5個畜牧特色小鎮,3個畜牧產業園區,建成“東-靈-通”現代生豬產業、“海-燈-先”標準化肉牛肉羊產業、“衛-望-廂”蛋肉禽產業等3個畜牧產業示范帶。推進畜禽養殖、畜產品精深加工、畜產品品牌營銷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四川省金堂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蔣增兵
現代農業 提升“芯片”高質效
數說鄉建:
金堂地處“天府之國”四川腹心,立足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定位,統籌打好“穩糧、強菌、優橘、綠橄、興鄉”五張牌。傳統優勢產業柑橘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20萬噸,是“中國臍橙之鄉”;食用菌年袋栽規模5.4億袋、產量42萬噸、產值32億元,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野生羊肚菌的人工馴化和大田商品化栽培的地區、全國最大的羊肚菌交易和集散基地;油橄欖栽植面積8萬畝,鮮果加工量居全省第一,建成全國首個油橄欖電商平臺、油橄欖加工體驗中心等;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132個,培育農產品省市著名商標18個。
新年鄉愿:
金堂地形山丘壩皆有,傳統農業受天氣等環境影響較大。希望加大對建設智慧農業的資金項目支持,支持各地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監測預警、大田管理、信息網絡、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集成農場、農資、作業、金融、銷售等功能,逐步構建全鏈條、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平臺,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和環境不利影響,提升生產質效,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江蘇省泗洪縣孫園鎮黨委書記 楊明利
和美鄉村 宜居宜業領頭雁
數說鄉建:
原淮北蘇皖邊區行政公署位于孫園鎮境內,至今仍留有愛民井、淮北中學舊址等歷史遺跡,先后被評為為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衛生鄉鎮、江蘇省“味道小鎮”等。投入近300萬元新建2個休閑游園,新建6個健康公園;打造2700平米的法治文化長廊;農路“白改黑”5000余平米,維修破損農路1000余平米,建設3條生態河道;常態化監管2處國考斷面水質,清理“散亂污”企業6家。實施鎮級污水廠擴容升級工程。整改達標戶廁135戶。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垃圾分類行動,回收農業廢棄物50噸。
新年鄉愿:
2023年,緊扣“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建設目標,爭創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村)。探索發展旅游觀光、紅色教育、拓展培訓等產業形態,提升經濟發展“含綠量”。打造稻米文旅綜合示范區,結合獨特歷史文化,建設集觀光旅游、農耕體驗、食宿等為一體的綜合農旅項目。力爭新增創業主體350個,帶動就業3000人。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模式,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二十大代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村委書記高淑貞
黨員家風 夯實興村大基石
數說鄉建:
三澗溪村作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以“家”字形管理模式為框架,以黨員家風帶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善、向好,逐漸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現代化新模式。章丘區探索構建了黨建引領“1+343”工作體系,“1”是堅持黨建引領;“3”是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大創新改革;“4”是搭建村級股份合作社、鎮級經濟聯合總社、區級全域鄉村振興發展平臺、區鎮村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四大發展平臺;收尾的“3”是建立健全運行保障、利益分配、考核激勵三大機制。這一做法剛剛入圍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發布案例初選名單。
新年鄉愿:
三澗溪村將修復古村落、古建筑,打造鄉居民宿、美食新街、鄉村振興學院、商業中心等,構建賞游娛學農食購宿于一體的慢生活體驗區。積極引導青年人探索農創項目,成立大棚創業、創客空間、園中園、農創園,為青年人提供科技孵化、租金減免、市場銷售、品牌打造等一系列服務,吸引帶動更多青年參與農村創業。不僅能返鄉,還要留的住人。真正讓農村成為充滿活力、讓人向往的地方!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劉家莊村 郭晶
返鄉創業 吾輩青年當自強
數說鄉建:
2020年,我通過濟南市市委組織部遴選來到劉家莊村擔任村支書。這是個三面環山位置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平均年齡61歲,可耕地728畝,沒有一滴生產用水。沒有基礎,就創造基礎,我們決定利用品牌化帶動產業發展、創造附加值。我們的第一款產品喜當爹石磨面大饅頭出村進城與濟南500多家商超建立合作關系;自己設計8款本村農產品并建立了自己的銷售APP和團隊;在濟南市市委組織部、團市委的幫助下,2022年在濟南30多個社區開展農產品展銷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解決就業8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輻射帶動周邊25個村,均增收8萬元。
新年鄉愿:
下一步我們瞄準鎮發展總規劃,要打響鎮域品牌、實現全鎮農產品統一品牌化,聚集打造青年創業聯盟并成立黨支部,集思廣益發動青年力量加入鄉村振興。2023年,嘗試創新模式將農產品搬進自動售貨柜,24小時供應,方便市民采購又能隨時監控銷售終端掌握銷售情況,這對于我鎮農業發展可以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分析。春節之后開始實施落地,首次落地投放40臺,解決產品銷售難題。
此次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研討會通過充分的交流和探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具有廣泛扎實的現實基礎,符合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
大家紛紛表示,在新的征程路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鉚足干勁、久久為功,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全面振興,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而不懈奮斗。
【專家觀點】
面對“建設農業強國”部署,我們怎么辦?
張永江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是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下、提出的具體領域強國戰略之一,這是一次現代農業發展指導思想上的重大變化,這是一次農業發展政策措施導向上的重大調整,這是一次鄉村建設與現代化接軌的實踐創新,這也是一次充滿政策期待、干貨滿滿的制度設計。初步梳理,至少以下這些方面政策的提出,需要我們更多關注、及早儲備:
1.制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
2.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3.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
4.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5.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6.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
7.啟動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
8.全面實施產業提升行動
9.加快發展生態低碳農業
10.分層級打造創建一批示范基地和智慧農業先行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一村一品
11.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
12.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
隨著各方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工作會議精神向縱深推進,相信將有更多政策利好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為建設農業強國注入不竭動能。
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研討會召開 建言振興鄉村新征程 共繪和美鄉村新圖景
時間:2023-01-19 21:33:14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張婋
為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1月19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時近新春佳節,會場氣氛也是洋溢著喜慶的年味兒與煙火氣,與會的三農專家學者與市縣涉農部門負責人、鄉鎮黨委書記、村書記各方代表從“百姓年飯”聊到“農業強國”,從“老家大集”聊到“鄉村建設”……
這也是該中心第一次在這樣的時間和背景下召集從事三農工作的實踐者展開“發散式交流”研討會,大家緊密結合地方發展經驗,圍繞“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動方式,探討實施農業強國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路徑和創新模式,為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建言獻策。
據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潘利兵主任介紹,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后,該中心做了一個監測,相關網絡輿情總量達到9.97萬條,其中建設農業強國、鄉村建設成為焦點話題之一。
于是,此次“研討者”的選擇上也力爭貼合輿情的多層次、多角度,精心考量了他們參與鄉建的“角色”?“研討者”包含了地級市、縣、鄉、村和第一書記五個層面,參會單位涵蓋了東中西部,研討內容包含鄉村振興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方面。
浙江省嘉興市農業農村局副書記、副局長蔡國忠表示
全域打造 未來鄉村共同體
數說鄉建: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結合嘉興地區全域平原水網、全域均衡富庶、全域鄉村秀美、全域產業興旺等特點,率先在全省提出全域未來鄉村建設,創新實施“1579”建設行動。目前已啟動33個省級未來鄉村和164個市級未來鄉村試點建設,規劃各類項目232個。探索形成了“飛地抱團”“眾籌共建”等農民“共富十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598元,連續18年位居全省首位;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60:1,繼續保持全省最低;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068元,繼續居全省首位。
新年鄉愿:
全面打響“未來嘉鄉”品牌,以黨建統領為根本,以市域統籌為手段,以按需建設為指引,通過在未來鄉村生活圈內建設5-9個未來場景,實現全域未來鄉村建設全覆蓋,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宜學的未來鄉村共同體。2025年底前,100個省級未來鄉村試點全面建設完成,100%的行政村根據市級未來鄉村建設要求按需實現5個以上場景覆蓋,未來鄉村生活圈全面構建。
黑龍江省望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李治國
餐桌安全 整合農商產業鏈
數說鄉建:
望奎縣是農業縣,按照“圍繞龍頭建基地、依托市場建基地、集約連片建基地”的思路,狠抓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著力構筑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2022年,全縣1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產值實現29.8億元;專門辟建電商產業園和綠色農畜產品交易中心,12類近150種產品實現了線上銷售,電商個體戶發展到近1500戶;在全國7所大城市與蘇寧易購等5個知名大型超市建立了“農超對接”合作關系;“北薯南種”拓展到“兩省四地”,業務范圍發展到12個省30多個城市,實現了外向型銷售。
新年鄉愿: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長牙齒”的硬措施,著力在“管好田、建好田、種好田、護好田”上下功夫,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到2025年,全縣打造5個畜牧特色小鎮,3個畜牧產業園區,建成“東-靈-通”現代生豬產業、“海-燈-先”標準化肉牛肉羊產業、“衛-望-廂”蛋肉禽產業等3個畜牧產業示范帶。推進畜禽養殖、畜產品精深加工、畜產品品牌營銷協調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四川省金堂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蔣增兵
現代農業 提升“芯片”高質效
數說鄉建:
金堂地處“天府之國”四川腹心,立足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定位,統籌打好“穩糧、強菌、優橘、綠橄、興鄉”五張牌。傳統優勢產業柑橘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20萬噸,是“中國臍橙之鄉”;食用菌年袋栽規模5.4億袋、產量42萬噸、產值32億元,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野生羊肚菌的人工馴化和大田商品化栽培的地區、全國最大的羊肚菌交易和集散基地;油橄欖栽植面積8萬畝,鮮果加工量居全省第一,建成全國首個油橄欖電商平臺、油橄欖加工體驗中心等;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132個,培育農產品省市著名商標18個。
新年鄉愿:
金堂地形山丘壩皆有,傳統農業受天氣等環境影響較大。希望加大對建設智慧農業的資金項目支持,支持各地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監測預警、大田管理、信息網絡、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集成農場、農資、作業、金融、銷售等功能,逐步構建全鏈條、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平臺,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和環境不利影響,提升生產質效,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江蘇省泗洪縣孫園鎮黨委書記 楊明利
和美鄉村 宜居宜業領頭雁
數說鄉建:
原淮北蘇皖邊區行政公署位于孫園鎮境內,至今仍留有愛民井、淮北中學舊址等歷史遺跡,先后被評為為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衛生鄉鎮、江蘇省“味道小鎮”等。投入近300萬元新建2個休閑游園,新建6個健康公園;打造2700平米的法治文化長廊;農路“白改黑”5000余平米,維修破損農路1000余平米,建設3條生態河道;常態化監管2處國考斷面水質,清理“散亂污”企業6家。實施鎮級污水廠擴容升級工程。整改達標戶廁135戶。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垃圾分類行動,回收農業廢棄物50噸。
新年鄉愿:
2023年,緊扣“最富活力改革試驗區”建設目標,爭創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村)。探索發展旅游觀光、紅色教育、拓展培訓等產業形態,提升經濟發展“含綠量”。打造稻米文旅綜合示范區,結合獨特歷史文化,建設集觀光旅游、農耕體驗、食宿等為一體的綜合農旅項目。力爭新增創業主體350個,帶動就業3000人。加快推進醫養結合模式,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二十大代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村委書記高淑貞
黨員家風 夯實興村大基石
數說鄉建:
三澗溪村作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以“家”字形管理模式為框架,以黨員家風帶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善、向好,逐漸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現代化新模式。章丘區探索構建了黨建引領“1+343”工作體系,“1”是堅持黨建引領;“3”是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大創新改革;“4”是搭建村級股份合作社、鎮級經濟聯合總社、區級全域鄉村振興發展平臺、區鎮村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四大發展平臺;收尾的“3”是建立健全運行保障、利益分配、考核激勵三大機制。這一做法剛剛入圍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發布案例初選名單。
新年鄉愿:
三澗溪村將修復古村落、古建筑,打造鄉居民宿、美食新街、鄉村振興學院、商業中心等,構建賞游娛學農食購宿于一體的慢生活體驗區。積極引導青年人探索農創項目,成立大棚創業、創客空間、園中園、農創園,為青年人提供科技孵化、租金減免、市場銷售、品牌打造等一系列服務,吸引帶動更多青年參與農村創業。不僅能返鄉,還要留的住人。真正讓農村成為充滿活力、讓人向往的地方!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劉家莊村 郭晶
返鄉創業 吾輩青年當自強
數說鄉建:
2020年,我通過濟南市市委組織部遴選來到劉家莊村擔任村支書。這是個三面環山位置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平均年齡61歲,可耕地728畝,沒有一滴生產用水。沒有基礎,就創造基礎,我們決定利用品牌化帶動產業發展、創造附加值。我們的第一款產品喜當爹石磨面大饅頭出村進城與濟南500多家商超建立合作關系;自己設計8款本村農產品并建立了自己的銷售APP和團隊;在濟南市市委組織部、團市委的幫助下,2022年在濟南30多個社區開展農產品展銷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解決就業8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輻射帶動周邊25個村,均增收8萬元。
新年鄉愿:
下一步我們瞄準鎮發展總規劃,要打響鎮域品牌、實現全鎮農產品統一品牌化,聚集打造青年創業聯盟并成立黨支部,集思廣益發動青年力量加入鄉村振興。2023年,嘗試創新模式將農產品搬進自動售貨柜,24小時供應,方便市民采購又能隨時監控銷售終端掌握銷售情況,這對于我鎮農業發展可以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分析。春節之后開始實施落地,首次落地投放40臺,解決產品銷售難題。
此次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研討會通過充分的交流和探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具有廣泛扎實的現實基礎,符合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
大家紛紛表示,在新的征程路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農業強國與鄉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鉚足干勁、久久為功,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全面振興,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而不懈奮斗。
【專家觀點】
面對“建設農業強國”部署,我們怎么辦?
張永江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是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下、提出的具體領域強國戰略之一,這是一次現代農業發展指導思想上的重大變化,這是一次農業發展政策措施導向上的重大調整,這是一次鄉村建設與現代化接軌的實踐創新,這也是一次充滿政策期待、干貨滿滿的制度設計。初步梳理,至少以下這些方面政策的提出,需要我們更多關注、及早儲備:
1.制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
2.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3.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
4.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5.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6.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
7.啟動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
8.全面實施產業提升行動
9.加快發展生態低碳農業
10.分層級打造創建一批示范基地和智慧農業先行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一村一品
11.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
12.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
隨著各方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工作會議精神向縱深推進,相信將有更多政策利好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為建設農業強國注入不竭動能。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張院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