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華池:公益彩票聚民心 助農富民創新篇
2022年,甘肅省華池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搶抓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紅色南梁”鄉村振興項目的機遇,因地制宜謀發展,分類指導抓落實,打造“紅色南梁”品牌,書寫革命老區富民篇章。
聚焦目標任務抓謀劃。加強組織領導。華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將其作為“一號工程”,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共同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研究部署彩票公益金項目工作。設置專門工作辦公室,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包抓工作責任制,項目實施鄉鎮由1名縣級領導聯鄉包抓??茖W謀劃布局。立足縣情實際,研究制定《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華池縣紅色南梁鄉村振興項目實施方案》,堅持“一帶、二產、三小鎮”總體布局,著力打造以紅色文旅為特色的荔園堡村革命“小鎮”、以食用菌產業為依托的尚灣村香菇“小鎮”、以肉羊肉牛養殖為主導產業的莊科村養殖“小鎮”。分層推進落實。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做到項目大家共商、問題大家共議。各鄉鎮牽頭抓總,促進項目實施、開展項目驗收、做好績效自評等工作。各項目村分別組建項目實施小組和監督小組,加強對本村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聚焦社情民意抓實施。紅綠結合夯基礎。針對革命“小鎮”荔園堡村基礎設施陳舊、配套項目短缺、產業底子薄弱實際,組織實施安置區供水、供暖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重點扶持南梁水廠和豆制品加工車間建設,著力打造紅色文旅和綠色農業相結合的產業模式,85戶村民從中受益。東西協作拓路子。針對香菇“小鎮”尚灣村務工難、產業技術落后、增收渠道狹窄的實際,以東西部協作食用菌產業園為依托,引入各方面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開發、產品銷售力度,深化完善園區共建機制,不斷提升脫貧群眾的參與度。2022年,外銷食用菌47噸,創外匯11.2萬美元,實現了華池縣對外貿易“零”突破;落實村級分紅45萬元,受益農戶413戶。主體帶動增效益。針對養殖“小鎮”莊科村示范效應不強、養殖經驗不足、建設規模較小的實際,積極協調引入隴塬雙合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仁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結成幫扶對子,提供技術指導及持續跟蹤服務,形成“企業帶合作社”的良性模式。
聚焦規范使用抓監管。項目計劃有力。堅持執行項目先入庫、后安排的工作機制,所申報的項目需經村民代表大會評議、所在鄉鎮實地勘察審核、行業主管部門指導把關,最后由縣委縣政府專題會議研究確定。資金支付有序。著力從項目“選址、招標、建設、驗收”四個關鍵環節入手,堅持把牢項目程序關,結合項目進展,跟進資金支付進度。監督管理有效。嚴格執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項目全流程管理監督機制,加強階段性考核,加強對項目實施進度、資金撥付進度、效益發揮情況管控。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項目進行中期和末期兩次審計,針對審計出的問題,督促主責單位抓實整改,確保公益金項目資金規范安全運行。
聚集特色優勢抓創新。傳承紅色基因“靚品牌”。依托南梁革命根據地重要歷史地位,深入挖掘“兩點一存”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南梁精神。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以及新媒體等多種方式,深入宣傳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參與度、獲得感和幸福感。優化產業模式“建機制”。與天津市北辰區攜手共建,積極探索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新路子。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農戶嵌入、鏈條發展”的工作機制,做到政府抓統籌、出政策、搞服務,龍頭企業供良種、搞育肥、創市場,合作社做紐帶、搞繁育、擴種群,家庭農場抓示范、強帶動、擴規模,農戶養母畜、搞自繁、增收益,科研團隊保良種、供技術、搞培訓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動群眾參與“體民意”。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維護群眾利益,發動群眾全程參與項目的實施、監督及后續管理,投入的產業項目均建立了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使群眾真正成為彩票公益金項目的受益者,分享鄉村振興政策“紅利”。
甘肅華池:公益彩票聚民心 助農富民創新篇
時間:2023-02-23 13:10: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2022年,甘肅省華池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搶抓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紅色南梁”鄉村振興項目的機遇,因地制宜謀發展,分類指導抓落實,打造“紅色南梁”品牌,書寫革命老區富民篇章。
聚焦目標任務抓謀劃。加強組織領導。華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將其作為“一號工程”,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共同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研究部署彩票公益金項目工作。設置專門工作辦公室,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包抓工作責任制,項目實施鄉鎮由1名縣級領導聯鄉包抓??茖W謀劃布局。立足縣情實際,研究制定《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華池縣紅色南梁鄉村振興項目實施方案》,堅持“一帶、二產、三小鎮”總體布局,著力打造以紅色文旅為特色的荔園堡村革命“小鎮”、以食用菌產業為依托的尚灣村香菇“小鎮”、以肉羊肉牛養殖為主導產業的莊科村養殖“小鎮”。分層推進落實。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做到項目大家共商、問題大家共議。各鄉鎮牽頭抓總,促進項目實施、開展項目驗收、做好績效自評等工作。各項目村分別組建項目實施小組和監督小組,加強對本村項目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聚焦社情民意抓實施。紅綠結合夯基礎。針對革命“小鎮”荔園堡村基礎設施陳舊、配套項目短缺、產業底子薄弱實際,組織實施安置區供水、供暖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重點扶持南梁水廠和豆制品加工車間建設,著力打造紅色文旅和綠色農業相結合的產業模式,85戶村民從中受益。東西協作拓路子。針對香菇“小鎮”尚灣村務工難、產業技術落后、增收渠道狹窄的實際,以東西部協作食用菌產業園為依托,引入各方面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開發、產品銷售力度,深化完善園區共建機制,不斷提升脫貧群眾的參與度。2022年,外銷食用菌47噸,創外匯11.2萬美元,實現了華池縣對外貿易“零”突破;落實村級分紅45萬元,受益農戶413戶。主體帶動增效益。針對養殖“小鎮”莊科村示范效應不強、養殖經驗不足、建設規模較小的實際,積極協調引入隴塬雙合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仁升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結成幫扶對子,提供技術指導及持續跟蹤服務,形成“企業帶合作社”的良性模式。
聚焦規范使用抓監管。項目計劃有力。堅持執行項目先入庫、后安排的工作機制,所申報的項目需經村民代表大會評議、所在鄉鎮實地勘察審核、行業主管部門指導把關,最后由縣委縣政府專題會議研究確定。資金支付有序。著力從項目“選址、招標、建設、驗收”四個關鍵環節入手,堅持把牢項目程序關,結合項目進展,跟進資金支付進度。監督管理有效。嚴格執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項目全流程管理監督機制,加強階段性考核,加強對項目實施進度、資金撥付進度、效益發揮情況管控。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項目進行中期和末期兩次審計,針對審計出的問題,督促主責單位抓實整改,確保公益金項目資金規范安全運行。
聚集特色優勢抓創新。傳承紅色基因“靚品牌”。依托南梁革命根據地重要歷史地位,深入挖掘“兩點一存”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南梁精神。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以及新媒體等多種方式,深入宣傳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參與度、獲得感和幸福感。優化產業模式“建機制”。與天津市北辰區攜手共建,積極探索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新路子。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農戶嵌入、鏈條發展”的工作機制,做到政府抓統籌、出政策、搞服務,龍頭企業供良種、搞育肥、創市場,合作社做紐帶、搞繁育、擴種群,家庭農場抓示范、強帶動、擴規模,農戶養母畜、搞自繁、增收益,科研團隊保良種、供技術、搞培訓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動群眾參與“體民意”。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維護群眾利益,發動群眾全程參與項目的實施、監督及后續管理,投入的產業項目均建立了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使群眾真正成為彩票公益金項目的受益者,分享鄉村振興政策“紅利”。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