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豐寧縣:搬遷群眾日子甜
每逢周日,人才家園社區前早早擺滿了整齊的攤位,吆喝的商販、趕大集的鄉親們、幫扶車間上班的工人……攢動的人影與喧鬧聲相呼應,讓這個搬遷小鎮熱鬧不已。
人才家園是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了全縣27個鄉鎮的近1萬人。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豐寧縣著眼于后續幫扶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融得入”,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甜。
張明云正在人才家園幫扶車間制作手工藝品。
穩定就業住得安心
冬日的午后,63歲的張明云拿著剛買的新衣服喜滋滋地往家走,“這些天,我在家里縫珠子、刷漿子、做帽子,掙了1000元呢!”張明云笑著說。張明云之前住在小壩子鄉海子溝村,當地土地貧瘠,莊稼收成低,種植傳統農作物的收入只夠勉強糊口。搬遷后,通過參加社區組織的招聘會,張明云來到小區附近生產特色民族服裝的幫扶車間打工,按件計酬,還能將物料拿回家里做,年收
入能達到15000元左右。
近年來,豐寧縣鄉村振興局為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建設了幫扶車間,現入駐企業4家,主要以服裝加工、紀念品制作為主,高峰用工時段可解決50多名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左右。
同時,社區內建設非遺幫扶工坊,探索“非遺+幫扶”新模式,聘請民間藝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親自授課,重點針對脫貧婦女、無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人群無償開展非遺技能培訓,對新吸納的脫貧群眾每月補貼300元,連續補貼3個月。制作出來的非遺幫扶產品由非遺幫扶工坊統一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并通過舉辦技能大賽、成果展等多種形式,鼓勵脫貧群眾積極參與,激發內生動力。
據了解,人才家園社區緊鄰豐寧經濟開發區,為幫助搬遷戶增收,社區建立就業服務站,定期發布就業信息,組織大型招聘會,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聚焦開發區內企業用工需求,為搬遷群眾定點提供就業崗位;利用空閑地建設光伏項目,帶動脫貧戶和防返貧監測戶186戶,戶年均增收2500元,形成穩定增收來源;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164座,帶動60多名搬遷群眾通過就近務工,實現年增收2.5萬元。
截至目前,社區已累計組織開展專題培訓2470人次,提供就業崗位1200余個,讓搬遷群眾干活有勁頭,生活有奔頭。
人才家園中心廣場的涼亭,成了搬遷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文明新風凝聚民心
天蒙蒙亮,人才家園社區的愛心超市剛開門,付文艷便興沖沖趕了過來。貨架上擺滿生活用品,可價簽上標的不是金額,而是積分。這次付文艷用積分兌換了4大桶洗衣液。
48歲的付文艷是小區物業公司的保潔員。在工作中,她發現左鄰右舍一些獨居老人腿腳不便,子女又不在身邊,便主動上門幫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后來,社區建立愛心超市,將居民好人好事折算成積分,積分可以用于兌換獎品?!皠傞_始就是純幫忙,沒成想,舉手之勞還能有回報?!备段钠G說。
近年來,豐寧縣通過建設“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明顯改變了村風民風?!翱啃袆荧@積分、用文明換商品”,搬遷群眾逐步轉變生活習慣,鄉風文明越來越好。截至目前,僅人才家園“道德銀行”就記錄好人1000余人、好事600余件,405人次在“愛心超市”兌換獎品,獎品價值35722元。
不僅如此,群眾活動有場地、有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300多平方米的群眾活動室里乒乓球桌、臺球桌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社區中心廣場涼亭里,象棋桌成了老年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小壩子鄉海子溝村的王大爺說:“以前在村里大家住得遠,如今搬到新家,我也有了固定的棋友,這才是幸福的晚年生活?!?/p>
“我現在不僅是社區廣場舞隊的成員也是秧歌隊的成員,每天排練演出,充實又自在?!备段钠G說道。人才家園社區成立了廣場舞隊、秧歌隊等文藝活動群體,在中秋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組織各類活動,在重要節日組織慰問演出,豐富搬遷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增進鄰里關系。
人才家園社區為解決隨遷戶子女入園問題配套建設的幼兒園。
黨建引領溫暖人心
“為解決孤寡老人看護問題,社區開設了日間照料站,這里有全社區孤寡老人信息臺賬,同時還向老人提供訂餐、帶就醫等服務,服務細致周到?!比瞬偶覉@社區工作人員翟鐵明介紹。
據了解,人才家園社區設立防止返貧監測網格員,采取階段性摸底和常態化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將可能致貧返貧的搬遷戶,及時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進行幫扶,啟動程序落實救助措施,一對一跟蹤服務,確保政策落實到位,風險及時化解。目前,社區已累計幫助解決問題261個,切實增強了特殊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真正實現了“屋里亮堂堂,心里暖洋洋”。
“人才家園社區涉及全縣27個鄉鎮的搬遷群眾,范圍廣人口多,首要解決的就是聚人心。要讓大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就要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鄙鐓^黨委書記劉洋介紹,人才家園社區現有388名搬遷黨員,共設立了10個基層黨支部,社區采取“區片長(黨員)+樓棟長+單元長”模式及時收集反映群眾訴求,協助解決矛盾糾紛,促進居民和睦、社區和諧。
“之前大伙住的分散,開展工作困難,自從搬來這里,在黨建引領下,大家聚在一起,積極性都變高了?!毙巫余l海子溝村支書孟慶軍認為,通過在社區開展黨建工作,不僅基層工作開展更順利,而且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幫扶本村的弱勢群體。
配套完好過得舒心
“出門就是公交站、汽車站,孩子他爸在北京打工,返鄉直通車直達家門口,以前想都不敢想?!比畲貉喔吲d地說道。
34歲的阮春燕,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外出打工,她留在村里種地、做飯、照顧孩子?!艾F在咱小區周邊啥都有,尤其是配套學校設施好。老大現在在豐寧七小上學,老二也上了幼兒園?!比畲貉嘁苍谛^物業公司找到了工作。
為保障544名隨遷子女能夠就近入園、入學,豐寧縣在人才家園社區建設了一座能容納300名孩子的公立幼兒園,同時在開發區建設了豐寧縣第七小學,為搬遷群眾落實孩子入園、入學服務,確保孩童享受到優質教育服務。
劉洋介紹,人才家園還結合本社區實際,利用閑置土地,探索出了“微菜園”服務,為困難農戶提供一些基本生活保障。
從憂居到安居,從山溝到城區,豐寧縣讓易地搬遷真正實現“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下一步,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以就業幫扶為基礎,以搬遷群眾持續增收為目標,圍繞社區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著力,讓搬遷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甜!”豐寧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劉興印表示。
(作者單位分別為: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委宣傳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鄉村振興局)
河北豐寧縣:搬遷群眾日子甜
時間:2023-01-06 14:00: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雜志2023年第1期
作者:李佳園 崔炎
每逢周日,人才家園社區前早早擺滿了整齊的攤位,吆喝的商販、趕大集的鄉親們、幫扶車間上班的工人……攢動的人影與喧鬧聲相呼應,讓這個搬遷小鎮熱鬧不已。
人才家園是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了全縣27個鄉鎮的近1萬人。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豐寧縣著眼于后續幫扶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融得入”,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甜。
張明云正在人才家園幫扶車間制作手工藝品。
穩定就業住得安心
冬日的午后,63歲的張明云拿著剛買的新衣服喜滋滋地往家走,“這些天,我在家里縫珠子、刷漿子、做帽子,掙了1000元呢!”張明云笑著說。張明云之前住在小壩子鄉海子溝村,當地土地貧瘠,莊稼收成低,種植傳統農作物的收入只夠勉強糊口。搬遷后,通過參加社區組織的招聘會,張明云來到小區附近生產特色民族服裝的幫扶車間打工,按件計酬,還能將物料拿回家里做,年收
入能達到15000元左右。
近年來,豐寧縣鄉村振興局為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建設了幫扶車間,現入駐企業4家,主要以服裝加工、紀念品制作為主,高峰用工時段可解決50多名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左右。
同時,社區內建設非遺幫扶工坊,探索“非遺+幫扶”新模式,聘請民間藝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親自授課,重點針對脫貧婦女、無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人群無償開展非遺技能培訓,對新吸納的脫貧群眾每月補貼300元,連續補貼3個月。制作出來的非遺幫扶產品由非遺幫扶工坊統一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并通過舉辦技能大賽、成果展等多種形式,鼓勵脫貧群眾積極參與,激發內生動力。
據了解,人才家園社區緊鄰豐寧經濟開發區,為幫助搬遷戶增收,社區建立就業服務站,定期發布就業信息,組織大型招聘會,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聚焦開發區內企業用工需求,為搬遷群眾定點提供就業崗位;利用空閑地建設光伏項目,帶動脫貧戶和防返貧監測戶186戶,戶年均增收2500元,形成穩定增收來源;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164座,帶動60多名搬遷群眾通過就近務工,實現年增收2.5萬元。
截至目前,社區已累計組織開展專題培訓2470人次,提供就業崗位1200余個,讓搬遷群眾干活有勁頭,生活有奔頭。
人才家園中心廣場的涼亭,成了搬遷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文明新風凝聚民心
天蒙蒙亮,人才家園社區的愛心超市剛開門,付文艷便興沖沖趕了過來。貨架上擺滿生活用品,可價簽上標的不是金額,而是積分。這次付文艷用積分兌換了4大桶洗衣液。
48歲的付文艷是小區物業公司的保潔員。在工作中,她發現左鄰右舍一些獨居老人腿腳不便,子女又不在身邊,便主動上門幫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后來,社區建立愛心超市,將居民好人好事折算成積分,積分可以用于兌換獎品?!皠傞_始就是純幫忙,沒成想,舉手之勞還能有回報?!备段钠G說。
近年來,豐寧縣通過建設“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明顯改變了村風民風?!翱啃袆荧@積分、用文明換商品”,搬遷群眾逐步轉變生活習慣,鄉風文明越來越好。截至目前,僅人才家園“道德銀行”就記錄好人1000余人、好事600余件,405人次在“愛心超市”兌換獎品,獎品價值35722元。
不僅如此,群眾活動有場地、有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300多平方米的群眾活動室里乒乓球桌、臺球桌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社區中心廣場涼亭里,象棋桌成了老年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小壩子鄉海子溝村的王大爺說:“以前在村里大家住得遠,如今搬到新家,我也有了固定的棋友,這才是幸福的晚年生活?!?/p>
“我現在不僅是社區廣場舞隊的成員也是秧歌隊的成員,每天排練演出,充實又自在?!备段钠G說道。人才家園社區成立了廣場舞隊、秧歌隊等文藝活動群體,在中秋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組織各類活動,在重要節日組織慰問演出,豐富搬遷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增進鄰里關系。
人才家園社區為解決隨遷戶子女入園問題配套建設的幼兒園。
黨建引領溫暖人心
“為解決孤寡老人看護問題,社區開設了日間照料站,這里有全社區孤寡老人信息臺賬,同時還向老人提供訂餐、帶就醫等服務,服務細致周到?!比瞬偶覉@社區工作人員翟鐵明介紹。
據了解,人才家園社區設立防止返貧監測網格員,采取階段性摸底和常態化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將可能致貧返貧的搬遷戶,及時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對象進行幫扶,啟動程序落實救助措施,一對一跟蹤服務,確保政策落實到位,風險及時化解。目前,社區已累計幫助解決問題261個,切實增強了特殊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真正實現了“屋里亮堂堂,心里暖洋洋”。
“人才家園社區涉及全縣27個鄉鎮的搬遷群眾,范圍廣人口多,首要解決的就是聚人心。要讓大家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就要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鄙鐓^黨委書記劉洋介紹,人才家園社區現有388名搬遷黨員,共設立了10個基層黨支部,社區采取“區片長(黨員)+樓棟長+單元長”模式及時收集反映群眾訴求,協助解決矛盾糾紛,促進居民和睦、社區和諧。
“之前大伙住的分散,開展工作困難,自從搬來這里,在黨建引領下,大家聚在一起,積極性都變高了?!毙巫余l海子溝村支書孟慶軍認為,通過在社區開展黨建工作,不僅基層工作開展更順利,而且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幫扶本村的弱勢群體。
配套完好過得舒心
“出門就是公交站、汽車站,孩子他爸在北京打工,返鄉直通車直達家門口,以前想都不敢想?!比畲貉喔吲d地說道。
34歲的阮春燕,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外出打工,她留在村里種地、做飯、照顧孩子?!艾F在咱小區周邊啥都有,尤其是配套學校設施好。老大現在在豐寧七小上學,老二也上了幼兒園?!比畲貉嘁苍谛^物業公司找到了工作。
為保障544名隨遷子女能夠就近入園、入學,豐寧縣在人才家園社區建設了一座能容納300名孩子的公立幼兒園,同時在開發區建設了豐寧縣第七小學,為搬遷群眾落實孩子入園、入學服務,確保孩童享受到優質教育服務。
劉洋介紹,人才家園還結合本社區實際,利用閑置土地,探索出了“微菜園”服務,為困難農戶提供一些基本生活保障。
從憂居到安居,從山溝到城區,豐寧縣讓易地搬遷真正實現“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下一步,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以就業幫扶為基礎,以搬遷群眾持續增收為目標,圍繞社區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著力,讓搬遷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甜!”豐寧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劉興印表示。
(作者單位分別為: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委宣傳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鄉村振興局)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