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貴州省安龍縣梨樹村:“四小園”破解千村一面 美麗村居增顏值

      時間:2023-02-07 11:00:00來源:《中國鄉村振興》雜志2023年第3期作者:李雷

      貴州省安龍縣篤山鎮梨樹村村民王付金家的庭院就是一個小花園。這里有花架和涼亭,平時是休息區,一到旅游季,這里還是農特產品售賣區。在王付金看來,他家這處由鐵皮彩鋼棚改造的小花園不僅美化了自家庭院,還為家里開辟了一處經營小生意的場所。在梨樹村,類似這樣的改造并不少見,王付金家的小花園,正是當地實施鄉村建設過程中的探索成果之一。

      近年來,梨樹村結合村民實際需要,在鄉村建設中不搞齊步走、“一刀切”,以“四小園”建設為抓手,一戶一策打造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公園,扎實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第54頁-29.PNG

      “四小園”改造讓梨樹村家家住花園、處處是風景。 李雷/攝

      干群同心 共建美麗鄉村

      2022年10月,梨樹村的小廣場建成啟用,成為群眾跳廣場舞、拉家常和操辦紅白事的公共場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凡說:“大伙兒給小廣場起名‘同心廣場’,不僅寓意家庭同心,還寓意寨鄰同心、民族同心、惠黔同心、干群同心、上下同心?!?/p>

      據了解,梨樹村的同心廣場是在村民王府龍、王府勝、王府亮三兄弟家的老房子原址上建設的。多年前,因為老房子的權屬問題三兄弟有了嫌隙,那處老舊的瓦房也因此被長期閑置下來,無人居住、無人修繕,安全隱患越來越多。2022年9月,村干部王順平來到王府龍家里,為他講解村里“四小園”建設的情況,希望在老房子的位置建設一處小廣場,作為公共區域供鄰里共同使用。此后,村鄉村共建工作團隊多輪次分開做三兄弟的思想工作,最終,促成了三家以家庭會議的形式共同討論并統一意見,三兄弟同意將老房拆除,用于村里的休閑廣場建設。

      梨樹村鄉村共建團隊于2022年8月組建,由鎮黨委、鎮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隊長,成員由鎮鄉村振興工作站、經濟發展辦、環境規劃辦、綜治服務中心、自然資源所和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及設計施工方組成,主要任務是在梨樹村鄉村共建過程中全程跟蹤服務、與群眾共商實施“四小園”改造、協調處理改造中的困難和問題。

      同心廣場的建設也讓王府龍三兄弟齊心協力為村莊建設共謀發展的故事被傳為美談,大家都說這是三兄弟“同心”后才建設起來的廣場,是名副其實的同心廣場。 

      同心廣場的建設,是梨樹村“四小園”建設的一個普通案例,也是梨樹村干群同心共建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共建共享 讓農民生話更美好

      “我們只出那么一點錢,村里卻出那么多錢來改造我們家的環境,我感謝都來不及呢?!泵慨斕崞鹱约彝ピ旱母脑旖ㄔO,梨樹村村民韋勝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最初韋勝家庭院改建計劃的推進卻并不順利。韋勝的母親堅決不同意施工,老人的顧慮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改造庭院會影響家里的風水;二是兒子在外打工,家里沒有勞力,無法以勞折資。

      梨樹村推動鄉村建設所實施的是一種“共建”模式,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團隊協作”的原則來組織實施。當地通過群眾共商會、院壩會、家庭會、研判會等方式與農戶共同商議,協調共建方案。在建設環節,主要采取“合作共建”與“工程施工”相結合的方式,改建所需資金分為兩部分:財政投入70%、群眾出資30%,這30%部分群眾可以選擇以勞折資、以物折資、資金投入等方式。韋勝的母親顧慮的正是這30%的改造資金。

      2022年7月,通過惠黔東西部協作工作組、仲愷駐安龍東西部協作工作組多次調研以及縣、鎮、村共同協商,決定利用2022年惠黔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資金200萬元,同時籌集社會幫扶資金50萬元,集中對梨樹村梨樹組實施“四小園”修復提質改造建設。

      鄉村共建工作團隊執行副隊長李光銀在電話中為韋勝詳細介紹了村里實施“四小園”項目的具體情況,并通過微信將他家的改造設計效果圖發給韋勝??戳诵Ч麍D,韋勝馬上表示同意改造,并答應用現金支付自家該出的30%資金,還表示負責做通母親的思想工作。

      這是梨樹村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依托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資源優勢,以州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為契機,發展農、體、旅助推鄉村振興實踐后,針對村內還存在的一些環境問題實施鄉村建設的具體案例。

      第56頁-30.PNG

      韋恩云兄妹家的小院改造后,人人都夸“更漂亮了,有味道”。 李雷/攝

      擴大群眾參與度?提升群眾滿意度

      村民韋恩云、韋恩飛的父母因病去世得很早,兩兄妹自幼就是在國家各類保障政策中成長起來的。在對他們家進行改造時,兄妹倆非常支持村里的改造工作,但同時,他們也對設計方案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在梨樹村的鄉村建設項目推進中,一直鼓勵村民充分參與其中,由此才能達到“一戶一策一方案”的結果。

      韋恩云家的庭院內原本就種植了許多花和果樹,因此,他們的意見是盡量保持原有的樣貌,按照他的意見,整個改造過程只添置了一些簡單的擺件,同時對廚房和廁所的外墻進行美化,并平整出一些閑置的邊角土地用來種菜。

      在李光銀看來,改造后的韋恩云家的庭院既是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整體又是一個小公園,“四園”在他家得到了全面的體現。

      梨樹村的“四小園”改造建設共涉及37戶,改造之初,縣、鎮、村三級明確定位,即:以修復農村為主,設計施工團隊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進行設計,堅持鄉村建設自下而上原則,讓鄉村建設不再千村一面,讓鄉村建設真正成為村民自主建設村莊,發揮改造資金最大效益,打造貴州鄉村建設的新模式和新樣板;設計施工過程中,設計施工團隊要到戶與農戶共商,最后出具施工圖、效果圖,經鎮村干部、農戶、設計施工共建團隊三方簽字確認后組織實施,堅持“一戶一策一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結合實際再進一步優化實施內容,達到各方滿意的效果,實現每一戶修復改造建設后就是一個小景點,使之與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大景區相融合;充分尊重鄉土文化,堅持原有風貌修復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堅持就地取材,在農戶家取材,少投入達到大效果。

       “讓群眾滿意,既要有先期的科學規劃,又要兼顧公共區域和村民的私人區域、各家各戶的美觀和日常增收,還要兼顧村集體的重要項目發展?!蓖醴舱f。

      梨樹村“四小園”改造,既是以宜居鄉村為目標,同時也以促進“山地運動旅游”為定位。

      村民王新戶家在實施小菜園改造時,起初他并不同意旅游觀光徒步道從其房后的菜地中經過,也不同意對菜地進行改造。鎮村鄉村共建工作團隊多次與他商量,最終雙方共同設計方案,將觀光徒步道建在他家地中,所占土地折算為其應出的30%資金。改造后的小菜園規范、整潔,小菜園內分壟分行種了多類蔬菜,王新戶十分滿意,還將小菜園取名為“百蔬園”。

      安龍縣篤山鎮黨委書記孔凡兵介紹,梨樹村“四小園”改造建設,不但讓家家戶戶更宜居,還讓一些家庭的小菜園有了更大的產出,而通過這次改造,全村人的發展信心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干群關系更加密切。

      下一步,梨樹村將依托首個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旅游景區發展優勢,謀劃“一戶一業”的業態規劃布局,多措并舉提升宜居梨樹知名度、美譽度,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村民岑萬軍說:“家里環境更好了,村子也更漂亮了,對游客也越來越有吸引力了,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p>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
      標簽鄉村建設    

      貴州省安龍縣梨樹村:“四小園”破解千村一面 美麗村居增顏值

      時間:2023-02-07 11:00: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雜志2023年第3期

      作者:李雷

      貴州省安龍縣篤山鎮梨樹村村民王付金家的庭院就是一個小花園。這里有花架和涼亭,平時是休息區,一到旅游季,這里還是農特產品售賣區。在王付金看來,他家這處由鐵皮彩鋼棚改造的小花園不僅美化了自家庭院,還為家里開辟了一處經營小生意的場所。在梨樹村,類似這樣的改造并不少見,王付金家的小花園,正是當地實施鄉村建設過程中的探索成果之一。

      近年來,梨樹村結合村民實際需要,在鄉村建設中不搞齊步走、“一刀切”,以“四小園”建設為抓手,一戶一策打造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公園,扎實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第54頁-29.PNG

      “四小園”改造讓梨樹村家家住花園、處處是風景。 李雷/攝

      干群同心 共建美麗鄉村

      2022年10月,梨樹村的小廣場建成啟用,成為群眾跳廣場舞、拉家常和操辦紅白事的公共場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凡說:“大伙兒給小廣場起名‘同心廣場’,不僅寓意家庭同心,還寓意寨鄰同心、民族同心、惠黔同心、干群同心、上下同心?!?/p>

      據了解,梨樹村的同心廣場是在村民王府龍、王府勝、王府亮三兄弟家的老房子原址上建設的。多年前,因為老房子的權屬問題三兄弟有了嫌隙,那處老舊的瓦房也因此被長期閑置下來,無人居住、無人修繕,安全隱患越來越多。2022年9月,村干部王順平來到王府龍家里,為他講解村里“四小園”建設的情況,希望在老房子的位置建設一處小廣場,作為公共區域供鄰里共同使用。此后,村鄉村共建工作團隊多輪次分開做三兄弟的思想工作,最終,促成了三家以家庭會議的形式共同討論并統一意見,三兄弟同意將老房拆除,用于村里的休閑廣場建設。

      梨樹村鄉村共建團隊于2022年8月組建,由鎮黨委、鎮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隊長,成員由鎮鄉村振興工作站、經濟發展辦、環境規劃辦、綜治服務中心、自然資源所和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及設計施工方組成,主要任務是在梨樹村鄉村共建過程中全程跟蹤服務、與群眾共商實施“四小園”改造、協調處理改造中的困難和問題。

      同心廣場的建設也讓王府龍三兄弟齊心協力為村莊建設共謀發展的故事被傳為美談,大家都說這是三兄弟“同心”后才建設起來的廣場,是名副其實的同心廣場。 

      同心廣場的建設,是梨樹村“四小園”建設的一個普通案例,也是梨樹村干群同心共建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共建共享 讓農民生話更美好

      “我們只出那么一點錢,村里卻出那么多錢來改造我們家的環境,我感謝都來不及呢?!泵慨斕崞鹱约彝ピ旱母脑旖ㄔO,梨樹村村民韋勝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最初韋勝家庭院改建計劃的推進卻并不順利。韋勝的母親堅決不同意施工,老人的顧慮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改造庭院會影響家里的風水;二是兒子在外打工,家里沒有勞力,無法以勞折資。

      梨樹村推動鄉村建設所實施的是一種“共建”模式,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團隊協作”的原則來組織實施。當地通過群眾共商會、院壩會、家庭會、研判會等方式與農戶共同商議,協調共建方案。在建設環節,主要采取“合作共建”與“工程施工”相結合的方式,改建所需資金分為兩部分:財政投入70%、群眾出資30%,這30%部分群眾可以選擇以勞折資、以物折資、資金投入等方式。韋勝的母親顧慮的正是這30%的改造資金。

      2022年7月,通過惠黔東西部協作工作組、仲愷駐安龍東西部協作工作組多次調研以及縣、鎮、村共同協商,決定利用2022年惠黔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資金200萬元,同時籌集社會幫扶資金50萬元,集中對梨樹村梨樹組實施“四小園”修復提質改造建設。

      鄉村共建工作團隊執行副隊長李光銀在電話中為韋勝詳細介紹了村里實施“四小園”項目的具體情況,并通過微信將他家的改造設計效果圖發給韋勝??戳诵Ч麍D,韋勝馬上表示同意改造,并答應用現金支付自家該出的30%資金,還表示負責做通母親的思想工作。

      這是梨樹村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依托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資源優勢,以州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為契機,發展農、體、旅助推鄉村振興實踐后,針對村內還存在的一些環境問題實施鄉村建設的具體案例。

      第56頁-30.PNG

      韋恩云兄妹家的小院改造后,人人都夸“更漂亮了,有味道”。 李雷/攝

      擴大群眾參與度?提升群眾滿意度

      村民韋恩云、韋恩飛的父母因病去世得很早,兩兄妹自幼就是在國家各類保障政策中成長起來的。在對他們家進行改造時,兄妹倆非常支持村里的改造工作,但同時,他們也對設計方案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在梨樹村的鄉村建設項目推進中,一直鼓勵村民充分參與其中,由此才能達到“一戶一策一方案”的結果。

      韋恩云家的庭院內原本就種植了許多花和果樹,因此,他們的意見是盡量保持原有的樣貌,按照他的意見,整個改造過程只添置了一些簡單的擺件,同時對廚房和廁所的外墻進行美化,并平整出一些閑置的邊角土地用來種菜。

      在李光銀看來,改造后的韋恩云家的庭院既是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整體又是一個小公園,“四園”在他家得到了全面的體現。

      梨樹村的“四小園”改造建設共涉及37戶,改造之初,縣、鎮、村三級明確定位,即:以修復農村為主,設計施工團隊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進行設計,堅持鄉村建設自下而上原則,讓鄉村建設不再千村一面,讓鄉村建設真正成為村民自主建設村莊,發揮改造資金最大效益,打造貴州鄉村建設的新模式和新樣板;設計施工過程中,設計施工團隊要到戶與農戶共商,最后出具施工圖、效果圖,經鎮村干部、農戶、設計施工共建團隊三方簽字確認后組織實施,堅持“一戶一策一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結合實際再進一步優化實施內容,達到各方滿意的效果,實現每一戶修復改造建設后就是一個小景點,使之與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大景區相融合;充分尊重鄉土文化,堅持原有風貌修復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堅持就地取材,在農戶家取材,少投入達到大效果。

       “讓群眾滿意,既要有先期的科學規劃,又要兼顧公共區域和村民的私人區域、各家各戶的美觀和日常增收,還要兼顧村集體的重要項目發展?!蓖醴舱f。

      梨樹村“四小園”改造,既是以宜居鄉村為目標,同時也以促進“山地運動旅游”為定位。

      村民王新戶家在實施小菜園改造時,起初他并不同意旅游觀光徒步道從其房后的菜地中經過,也不同意對菜地進行改造。鎮村鄉村共建工作團隊多次與他商量,最終雙方共同設計方案,將觀光徒步道建在他家地中,所占土地折算為其應出的30%資金。改造后的小菜園規范、整潔,小菜園內分壟分行種了多類蔬菜,王新戶十分滿意,還將小菜園取名為“百蔬園”。

      安龍縣篤山鎮黨委書記孔凡兵介紹,梨樹村“四小園”改造建設,不但讓家家戶戶更宜居,還讓一些家庭的小菜園有了更大的產出,而通過這次改造,全村人的發展信心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干群關系更加密切。

      下一步,梨樹村將依托首個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范公園旅游景區發展優勢,謀劃“一戶一業”的業態規劃布局,多措并舉提升宜居梨樹知名度、美譽度,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村民岑萬軍說:“家里環境更好了,村子也更漂亮了,對游客也越來越有吸引力了,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p>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胡津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