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levzo"></big>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李立亮:村外匯入的“新鮮血液”

      時間:2023-03-24 10:43:24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作者:張青鈺 姜豪炫

      “大家好,我是十堰市中心血站檢驗科的李立亮。今天開始,我將跟大家一起為鍋場村的發展貢獻力量”。這句話是經市委組織部選派到鍋場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李立亮參加換屆選舉時說的話。

      鍋場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南部山區,賽武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距離城區32公里,平均海拔922米,屬典型的高海拔山區。全村現有兩個村民小組,52戶197人,房屋44間,村上年輕人基本都在外務工,留守在村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人口較少、耕地少、產業少成為限制它發展的關鍵。2021年村“兩委”換屆前,3名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51歲,整體年齡結構偏大,服務群眾能力有限,工作創新意識不強,村黨支部也因此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李立亮帶領村民開展道路積雪清理.jpg

      李立亮帶領村民開展道路積雪清理

      從“實驗室”走到“田地間”

      “身份從一名醫學檢驗技術人員突然轉變成村書記,工作地點也從實驗室轉換到田地里,巨大的變化要求我必須迅速調整狀態適應新環境,理清思路謀劃村莊新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深入了解了村情村貌后李書記這么想到。

      于是,他就以此為切入點,和村干部交心談心,從最基本的請銷假制度、例會制度開始執行,嚴肅工作紀律,改進工作作風。村“兩委”換屆后,兩名90后干部進入“兩委”班子,干部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不僅按要求實現了學歷年齡“一升一降”,還使班子隊伍綜合素質和戰斗力明顯提升。村“兩委”干部的工作作風逐步轉變,群眾的態度也有了明顯改觀,順利完成“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出列,戰斗堡壘作用日益凸顯。

      村民的“幸福感”就是“成就感”

      “群眾事無小事,當為困難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后,群眾的幸福感讓我很有成就感?!痹谂c村民接觸的過程中,李書記愈發感受到“為人民服務”幾個字的分量。

      到任第一周,便有村民找他反映集中安置小區手機信號差的問題,他迅速聯系通信公司,邀請工程技術人員到村實地了解情況。檢測發現,由于集中安置小區離黨群服務中心遠,基站信號無法覆蓋,需要新建基站。此項工作協調難度非常大,這可讓他犯了難,但看著群眾期盼的眼神,他還是應下了此事。通過與通信公司多輪溝通、與工程技術人員多次調試、向上級多方匯報協調,新基站終于在安置小區旁建成,通信信號實現完全覆蓋,解決了群眾手機信號忽有忽無帶來的困擾?!按迕駛儗Υ朔浅M意,這也是我來村辦的第一件實事?!敝v起這件事,李書記的眼中滿是自豪的光芒。

      有了第一件就有第二件、第三件……解決困難戶溫某生活安置問題、為獨居老人門前安裝路燈方便晚間出行、鍋場院小區屋頂重做防水工程、河邊小區實施場坪硬化工程……一件件身邊事,一樁樁貼心事,一次次成就著李書記,讓他這股村外來的“新鮮血液”不斷融入鍋場村的發展之中。

      李立亮看望困難村民.jpg

      李立亮看望困難村民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幸福

      “矛盾焦點少了,村民生活便利了,可收入還是太低了,扛不住大病小災……”看著一天天走上坡路的鍋場村,李書記心里卻并未因此輕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重頭,可什么產業最適合在自然保護區里發展呢?問題接踵而來……

      耕地不能少、環境不能破壞、勞動力不足都是鍋場村發展的限制條件,怎么有效利用現有條件成為“破局”的關鍵。他帶領“兩委”班子數次深入田間地頭認真研判、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發現鍋場村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5.8%,高山林密、物種豐富,四季有綠、三季有花,很適合發展養蜂產業,生態保護紅線反而成為蜂蜜產業的最大的保護優勢。于是,從實驗室走出來的李立亮又開始跟小蜜蜂交起朋友,以蜂蜜產業為突破口,先后建成9處標準化蜂場,從最初的200箱到700箱規?;B殖,年產蜂蜜3000斤以上。蜂蜜生產后,如何擴大銷路的問題又困擾著李書記,但他并不氣餒,堅信蜂蜜的品質一定能獲得好市場,為擴大鍋場村蜂蜜知名度四處奔走,積極聯系親朋好友和相關企業,同時大力宣傳鍋場村蜂蜜,擴大鍋場蜂蜜的知名度。最終,一家大型企業對村上高品質的蜂蜜非常滿意,對蜂蜜進行個性化包裝定制,2022年全年共銷售蜂蜜2200余斤,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6萬元。

      鍋場村蜂產品展示館里擺放的深度定制蜂蜜產品.jpg

      鍋場村蜂產品展示館里擺放的深度定制蜂蜜產品

      為了鍋場村蜂蜜產業更好的發展,他還積極主動向上級部門爭取鄉村振興項目,以“蜜蜂情、蜜蜂景”為主線,融產業文化旅游于一體,具有“蜂旅融合·人蜂共舞”的特色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已初步形成,包含一座蜜蜂元素的標塔樓,一處蜂蜜全產業鏈的蜂產品綜合展覽館,一處戶外科普體驗的生態小游園,“甜蜜事業”為鍋場村釀出“甜蜜生活”,成為茅箭區又一標志性打卡地。

      “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使命要有新作為。作為一名基層村黨支部書記,要肩負起組織的重托,扛起為人民服務的大旗?!边@是寫在李立亮書記個人工作總結里最質樸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他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群眾的幸福而出發,順應新時代賦予他的新使命,團結帶領村民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為鍋場村的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中共十堰市茅箭區委組織部)

      0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標簽駐村故事    

      李立亮:村外匯入的“新鮮血液”

      時間:2023-03-24 10:43:24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張青鈺 姜豪炫

      “大家好,我是十堰市中心血站檢驗科的李立亮。今天開始,我將跟大家一起為鍋場村的發展貢獻力量”。這句話是經市委組織部選派到鍋場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李立亮參加換屆選舉時說的話。

      鍋場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南部山區,賽武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距離城區32公里,平均海拔922米,屬典型的高海拔山區。全村現有兩個村民小組,52戶197人,房屋44間,村上年輕人基本都在外務工,留守在村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人口較少、耕地少、產業少成為限制它發展的關鍵。2021年村“兩委”換屆前,3名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51歲,整體年齡結構偏大,服務群眾能力有限,工作創新意識不強,村黨支部也因此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李立亮帶領村民開展道路積雪清理.jpg

      李立亮帶領村民開展道路積雪清理

      從“實驗室”走到“田地間”

      “身份從一名醫學檢驗技術人員突然轉變成村書記,工作地點也從實驗室轉換到田地里,巨大的變化要求我必須迅速調整狀態適應新環境,理清思路謀劃村莊新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深入了解了村情村貌后李書記這么想到。

      于是,他就以此為切入點,和村干部交心談心,從最基本的請銷假制度、例會制度開始執行,嚴肅工作紀律,改進工作作風。村“兩委”換屆后,兩名90后干部進入“兩委”班子,干部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不僅按要求實現了學歷年齡“一升一降”,還使班子隊伍綜合素質和戰斗力明顯提升。村“兩委”干部的工作作風逐步轉變,群眾的態度也有了明顯改觀,順利完成“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出列,戰斗堡壘作用日益凸顯。

      村民的“幸福感”就是“成就感”

      “群眾事無小事,當為困難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后,群眾的幸福感讓我很有成就感?!痹谂c村民接觸的過程中,李書記愈發感受到“為人民服務”幾個字的分量。

      到任第一周,便有村民找他反映集中安置小區手機信號差的問題,他迅速聯系通信公司,邀請工程技術人員到村實地了解情況。檢測發現,由于集中安置小區離黨群服務中心遠,基站信號無法覆蓋,需要新建基站。此項工作協調難度非常大,這可讓他犯了難,但看著群眾期盼的眼神,他還是應下了此事。通過與通信公司多輪溝通、與工程技術人員多次調試、向上級多方匯報協調,新基站終于在安置小區旁建成,通信信號實現完全覆蓋,解決了群眾手機信號忽有忽無帶來的困擾?!按迕駛儗Υ朔浅M意,這也是我來村辦的第一件實事?!敝v起這件事,李書記的眼中滿是自豪的光芒。

      有了第一件就有第二件、第三件……解決困難戶溫某生活安置問題、為獨居老人門前安裝路燈方便晚間出行、鍋場院小區屋頂重做防水工程、河邊小區實施場坪硬化工程……一件件身邊事,一樁樁貼心事,一次次成就著李書記,讓他這股村外來的“新鮮血液”不斷融入鍋場村的發展之中。

      李立亮看望困難村民.jpg

      李立亮看望困難村民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幸福

      “矛盾焦點少了,村民生活便利了,可收入還是太低了,扛不住大病小災……”看著一天天走上坡路的鍋場村,李書記心里卻并未因此輕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重頭,可什么產業最適合在自然保護區里發展呢?問題接踵而來……

      耕地不能少、環境不能破壞、勞動力不足都是鍋場村發展的限制條件,怎么有效利用現有條件成為“破局”的關鍵。他帶領“兩委”班子數次深入田間地頭認真研判、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發現鍋場村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5.8%,高山林密、物種豐富,四季有綠、三季有花,很適合發展養蜂產業,生態保護紅線反而成為蜂蜜產業的最大的保護優勢。于是,從實驗室走出來的李立亮又開始跟小蜜蜂交起朋友,以蜂蜜產業為突破口,先后建成9處標準化蜂場,從最初的200箱到700箱規?;B殖,年產蜂蜜3000斤以上。蜂蜜生產后,如何擴大銷路的問題又困擾著李書記,但他并不氣餒,堅信蜂蜜的品質一定能獲得好市場,為擴大鍋場村蜂蜜知名度四處奔走,積極聯系親朋好友和相關企業,同時大力宣傳鍋場村蜂蜜,擴大鍋場蜂蜜的知名度。最終,一家大型企業對村上高品質的蜂蜜非常滿意,對蜂蜜進行個性化包裝定制,2022年全年共銷售蜂蜜2200余斤,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6萬元。

      鍋場村蜂產品展示館里擺放的深度定制蜂蜜產品.jpg

      鍋場村蜂產品展示館里擺放的深度定制蜂蜜產品

      為了鍋場村蜂蜜產業更好的發展,他還積極主動向上級部門爭取鄉村振興項目,以“蜜蜂情、蜜蜂景”為主線,融產業文化旅游于一體,具有“蜂旅融合·人蜂共舞”的特色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已初步形成,包含一座蜜蜂元素的標塔樓,一處蜂蜜全產業鏈的蜂產品綜合展覽館,一處戶外科普體驗的生態小游園,“甜蜜事業”為鍋場村釀出“甜蜜生活”,成為茅箭區又一標志性打卡地。

      “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使命要有新作為。作為一名基層村黨支部書記,要肩負起組織的重托,扛起為人民服務的大旗?!边@是寫在李立亮書記個人工作總結里最質樸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他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群眾的幸福而出發,順應新時代賦予他的新使命,團結帶領村民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為鍋場村的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中共十堰市茅箭區委組織部)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專題專欄
      聯系我們|網站介紹|管理團隊|歡迎投稿|雜志訂閱|網站聲明|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雜志社 版權所有:中國鄉村振興網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共濟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投訴電話:(010)84297683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 主辦:中國鄉村振興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號110105005973
      京ICP備2022015544號-1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在线播放
      1. <big id="levzo"></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