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庫宗橋鎮:油菜花開美如畫,推動經濟促發展
“油菜花開滿地黃,叢間蝶舞蜜蜂忙;清風吹拂金波涌,飄溢醉人濃郁香”,站在衡陽縣庫宗橋鎮金華山觀景臺上就能更深體會到此詩含意。
一個直徑達236米的“五彩太極圖”,以及“2023湖南省第四屆油菜花節”巨幅字形和兩個卡通圖案映入眼簾,與連綿的青山、碧波蕩漾的大小源湖水、錯落有致的村落人家交相輝映,構筑出一幅渾然天成的春天油畫。
頂著“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的庫宗橋鎮,坐落于衡陽縣境西北部,自然資源豐富,境內環鎮皆山,東北部低平,南面高峰矗立,中部丘陵,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山水相連,最高點金華山雷祖嶺海拔450米。擁有大小河流5條,小型水庫7座。全鎮森林覆蓋率達90%。
金華山古時被稱為“小云山”,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半腰上的金華庵距今已有1300余年歷史,名列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歷經歲月滄桑,積淀深厚文化底蘊,其人文景觀,令廣大游客流連忘返。
近年來,在衡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在衡陽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庫宗橋鎮黨委結合實際,弘揚油菜種植傳統,抓住油菜種植的良好機遇,努力打造油菜花海,自2018年承辦了湖南省第一屆油菜花節開幕式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油菜花節的舉辦,在增強農民創業致富本領的同時,也改善了庫宗橋鎮的生態環境,推動了庫宗橋鎮農旅經濟發展,進一步滿足了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帶來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豐收。
一是高標準整治,持續擦亮全鎮生態新名片。庫宗橋鎮最大優勢就是自然生態,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推動“神奇金華山,美麗庫宗橋”建設,是庫宗橋鎮一以貫之的路徑選擇。庫宗橋鎮重點推進城鄉治理標準化,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危房改造、清理河道及整治沿線道路等一系列環境治理工作,不斷改善鎮容鎮貌、民風民俗。通過拓寬公路、改造溪水格調、修筑觀景平臺以及建設停車場等有力措施,每年的油菜花節都吸引數十萬名游客到鎮游覽,享受豐富多彩的視覺盛宴,探索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體驗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品嘗風味獨特的美味佳肴,旅游業一度成為庫宗橋鎮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二是高水平建設,奮力譜寫最美鄉村新篇章。庫宗橋鎮堅持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戰略同步前進,并通過城鎮化思路,將其切實轉化為鄉村發展、惠民富民的巨大優勢,描畫出一副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秀美畫卷。近年來,庫宗橋鎮先后打造了農民居住的華山林家大院和和源楓樹邊模式;又推出了欒木村、梅開村等一批秀美屋場,紅瓦白墻的民居錯落有致,二十四孝圖文化墻裝飾其中,樹影斑駁、花開爛漫,秀美的田園風光與其融為一體,陽光照射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在各級支持下,恢復了中央特科湖南情報組舊址,招商引資建設的虎形山生態公園正加快施工中,相信不過多久,庫宗橋鎮將會呈現一副處處有景、步步圈畫的長卷。
三是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庫宗活力新城區。近年來,庫宗橋鎮緊緊圍繞“活力新城區”目標,多措并舉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區環境。扎實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農業生產,積極推進雙季稻種植、開展拋荒治理行動,穩定糧、豬、油、菜、煙葉生產,努力培育特色農業品牌。充分發揮鎮區位優勢,推進特色經濟,每年舉辦的油菜花節、農民豐收節成為農家樂、觀光休閑農業發展的有力支撐,使得庫宗橋鎮旅游名氣持續提高。立足為民之本,推進民生項目建設,成功建設了集鎮污水處理廠、鎮敬老院維修改造、金華山生態旅游景區、和源楓樹邊民宿、庫宗橋便民服務中心等一批項目,切實提高了百姓幸福指數。
湖南衡陽庫宗橋鎮:油菜花開美如畫,推動經濟促發展
時間:2023-03-30 11:34:07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歐陽致君 李小華 夏倩
“油菜花開滿地黃,叢間蝶舞蜜蜂忙;清風吹拂金波涌,飄溢醉人濃郁香”,站在衡陽縣庫宗橋鎮金華山觀景臺上就能更深體會到此詩含意。
一個直徑達236米的“五彩太極圖”,以及“2023湖南省第四屆油菜花節”巨幅字形和兩個卡通圖案映入眼簾,與連綿的青山、碧波蕩漾的大小源湖水、錯落有致的村落人家交相輝映,構筑出一幅渾然天成的春天油畫。
頂著“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的庫宗橋鎮,坐落于衡陽縣境西北部,自然資源豐富,境內環鎮皆山,東北部低平,南面高峰矗立,中部丘陵,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山水相連,最高點金華山雷祖嶺海拔450米。擁有大小河流5條,小型水庫7座。全鎮森林覆蓋率達90%。
金華山古時被稱為“小云山”,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半腰上的金華庵距今已有1300余年歷史,名列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歷經歲月滄桑,積淀深厚文化底蘊,其人文景觀,令廣大游客流連忘返。
近年來,在衡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在衡陽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庫宗橋鎮黨委結合實際,弘揚油菜種植傳統,抓住油菜種植的良好機遇,努力打造油菜花海,自2018年承辦了湖南省第一屆油菜花節開幕式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油菜花節的舉辦,在增強農民創業致富本領的同時,也改善了庫宗橋鎮的生態環境,推動了庫宗橋鎮農旅經濟發展,進一步滿足了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帶來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豐收。
一是高標準整治,持續擦亮全鎮生態新名片。庫宗橋鎮最大優勢就是自然生態,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推動“神奇金華山,美麗庫宗橋”建設,是庫宗橋鎮一以貫之的路徑選擇。庫宗橋鎮重點推進城鄉治理標準化,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危房改造、清理河道及整治沿線道路等一系列環境治理工作,不斷改善鎮容鎮貌、民風民俗。通過拓寬公路、改造溪水格調、修筑觀景平臺以及建設停車場等有力措施,每年的油菜花節都吸引數十萬名游客到鎮游覽,享受豐富多彩的視覺盛宴,探索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體驗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品嘗風味獨特的美味佳肴,旅游業一度成為庫宗橋鎮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二是高水平建設,奮力譜寫最美鄉村新篇章。庫宗橋鎮堅持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戰略同步前進,并通過城鎮化思路,將其切實轉化為鄉村發展、惠民富民的巨大優勢,描畫出一副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秀美畫卷。近年來,庫宗橋鎮先后打造了農民居住的華山林家大院和和源楓樹邊模式;又推出了欒木村、梅開村等一批秀美屋場,紅瓦白墻的民居錯落有致,二十四孝圖文化墻裝飾其中,樹影斑駁、花開爛漫,秀美的田園風光與其融為一體,陽光照射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在各級支持下,恢復了中央特科湖南情報組舊址,招商引資建設的虎形山生態公園正加快施工中,相信不過多久,庫宗橋鎮將會呈現一副處處有景、步步圈畫的長卷。
三是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庫宗活力新城區。近年來,庫宗橋鎮緊緊圍繞“活力新城區”目標,多措并舉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區環境。扎實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農業生產,積極推進雙季稻種植、開展拋荒治理行動,穩定糧、豬、油、菜、煙葉生產,努力培育特色農業品牌。充分發揮鎮區位優勢,推進特色經濟,每年舉辦的油菜花節、農民豐收節成為農家樂、觀光休閑農業發展的有力支撐,使得庫宗橋鎮旅游名氣持續提高。立足為民之本,推進民生項目建設,成功建設了集鎮污水處理廠、鎮敬老院維修改造、金華山生態旅游景區、和源楓樹邊民宿、庫宗橋便民服務中心等一批項目,切實提高了百姓幸福指數。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張院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