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近年來,安徽蕭縣杜樓鎮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主動打好黨建引領“組合拳”,統籌利用各方資源著力推進組織建設、人才建設、鄉村治理,做活“黨建+”文章,有效激發了鄉村振興發展動能。
“黨建+品牌”實現組織振興開新局。緊扣“政治功能強、組織生活強、隊伍建設強、群眾工作強”建設標準,加強基層黨支部的“向心力”,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支部工作首要位置,持續推進“最強黨支部”建設提質升級。一是夯根基提質增效。認真落實“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各級會議的“第一議題”,明確全鎮領導班子定點聯系村莊,幫助解決重難點問題百余件。創新開展“三會一課”,豐富主題黨日活動形式,推行“指尖上的課堂”,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二是創載體串點成線。探索“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新模式,將村民手中“碎片化”土地集中起來,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不斷激活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逐步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杜莊村成立村集體合作社后,并委托社會化農業服務組織、專業種植大戶進行農業全程托管,實現小麥等農作物豐產豐收,為村集體帶來了近50余萬元增收。截至2022年底,杜莊村集體經濟已突破6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5萬元。
“黨建+人才”實現隊伍建設普新篇。注重基層隊伍的培養、管理和使用,通過“選頭雁隊伍、育鄉土人才、搭平臺發展”等方式,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方面,突出“雙好雙強”標準。結合村級換屆,選優配強“兩委”班子,實現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結構明顯優化,功能明顯增強。另一方面,狠抓教育培訓。先后組織駐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開展觀摩交流;推進“以黨建為引領,打通高質量發展‘最后一公里’”大學習、大起底、大整改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全力培養引領鄉村振興的“主心骨”隊伍。與此同時,延伸辦學鏈條,聘請專家教授、鄉土人才,開展農村實用技能培訓、鄉村振興交流等活動,培養一批高素質鄉村人才隊伍。
“黨建+治理”實現美麗鄉村煥新顏。著力在抓組織、促發展、提能力、優服務、聚人心上下功夫,不斷疏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推動鄉村治理精美精進。一是優化公共服務。建設黨員便民服務站,探索黨員服務新途徑。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水污染防治、廁所革命、村莊清潔“五大行動”,有效改善提升農村公路。二是規范治理體系。以村民小組“微治理”“微服務”為載體,大力推進“三清鄉村”建設,推廣了“小微權力入清單”,緊盯廉政風險點,收集群眾最關切、干部最容易出錯的基層權力事項,梳理出低保救助、三資管理、項目實施等9大類24項風險防控清單,促進形成了黨員干部為民務實,廉潔高效,構建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
“黨建+”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時間:2023-03-13 15:00:00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王 磊
近年來,安徽蕭縣杜樓鎮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主動打好黨建引領“組合拳”,統籌利用各方資源著力推進組織建設、人才建設、鄉村治理,做活“黨建+”文章,有效激發了鄉村振興發展動能。
“黨建+品牌”實現組織振興開新局。緊扣“政治功能強、組織生活強、隊伍建設強、群眾工作強”建設標準,加強基層黨支部的“向心力”,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支部工作首要位置,持續推進“最強黨支部”建設提質升級。一是夯根基提質增效。認真落實“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各級會議的“第一議題”,明確全鎮領導班子定點聯系村莊,幫助解決重難點問題百余件。創新開展“三會一課”,豐富主題黨日活動形式,推行“指尖上的課堂”,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二是創載體串點成線。探索“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新模式,將村民手中“碎片化”土地集中起來,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不斷激活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逐步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杜莊村成立村集體合作社后,并委托社會化農業服務組織、專業種植大戶進行農業全程托管,實現小麥等農作物豐產豐收,為村集體帶來了近50余萬元增收。截至2022年底,杜莊村集體經濟已突破6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5萬元。
“黨建+人才”實現隊伍建設普新篇。注重基層隊伍的培養、管理和使用,通過“選頭雁隊伍、育鄉土人才、搭平臺發展”等方式,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方面,突出“雙好雙強”標準。結合村級換屆,選優配強“兩委”班子,實現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結構明顯優化,功能明顯增強。另一方面,狠抓教育培訓。先后組織駐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開展觀摩交流;推進“以黨建為引領,打通高質量發展‘最后一公里’”大學習、大起底、大整改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全力培養引領鄉村振興的“主心骨”隊伍。與此同時,延伸辦學鏈條,聘請專家教授、鄉土人才,開展農村實用技能培訓、鄉村振興交流等活動,培養一批高素質鄉村人才隊伍。
“黨建+治理”實現美麗鄉村煥新顏。著力在抓組織、促發展、提能力、優服務、聚人心上下功夫,不斷疏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推動鄉村治理精美精進。一是優化公共服務。建設黨員便民服務站,探索黨員服務新途徑。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水污染防治、廁所革命、村莊清潔“五大行動”,有效改善提升農村公路。二是規范治理體系。以村民小組“微治理”“微服務”為載體,大力推進“三清鄉村”建設,推廣了“小微權力入清單”,緊盯廉政風險點,收集群眾最關切、干部最容易出錯的基層權力事項,梳理出低保救助、三資管理、項目實施等9大類24項風險防控清單,促進形成了黨員干部為民務實,廉潔高效,構建完善農村基層治理體系。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