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天等鎮:推行“村事夜辦”解決群眾“四事”新模式
廣西天等鎮(以下簡稱天等鎮)為解決群眾在生活上遇到的各類“煩事、急事、小事、難事”,由于白天上班的習慣,群眾的民生問題多集中在夜間時段,經常出現的“問路無門”等問題,推行“村事夜辦”服務新模式,主動填補民生服務的“空窗期”,破解群眾因白天上班或務農無時間辦理民生業務、夜間難辦理導致的“斷檔期”問題,做到為民服務“不打烊”,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一、成立夜間便民服務站,為民服務不打烊
天等鎮堅持干部帶頭,以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統籌組織駐村工作隊、“兩委”干部和無職黨員等,組建“111”服務隊伍,即1名駐村隊員、1名“兩委”干部和1名無職黨員,在每天下午的18時至22時輪流坐班,配備值班安排表、服務記錄本,明確服務事項清單,專門協調解決民生業務辦理、農村鄰里矛盾糾紛、留守兒童教育、老人管護、停水停電等問題,解決群眾因白天上班、務農,辦理民生業務不方便等難題,做到民生服務“不斷檔”。自2023年2月起,共在16個村(社區)成立“4小時”夜間便民服務站,組織34名駐村工作隊員,125名“兩委”干部在夜間坐班“聽診”,累計解決上門群眾問題126個,調解糾紛20起,幫助看護留守老人、輔導留守兒童共100人次。
二、組建夜間流動服務小組,快速響應解民憂
天等鎮通過各屯黨組織主心骨,以黨員為“領頭雁”,組織村民小組、退休干部、教師、鄉賢以及熱心群眾成立流動服務小組,負責夜間第一時間響應民生需求,協助工作隊開展入戶,暢通緊急救援的警車、消防車、醫護車等進屯道路,幫助解決出遠門、辦急事等村民的兒童管護、老人看護等后顧之憂。自開展以來,全鎮累計成立99個流動服務小組,共計900人參與,在秸稈禁燒期間協調2次消防車緊急入屯,幫助2輛救護車開道等,為救援贏得黃金時間。同時,結合鄉村“積分制”管理,流動組成員憑借服務活動可獲取積分,通過積分可在生活超市領取米油鹽等生活物資,充分激發了服務積極性,目前,全鎮各村(社區)均已設立積分兌換超市,資金投入總計50余萬,各類常用生活物資一應俱全。
三、打造夜間互助小組,凝聚鄉村共同體
天等鎮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牽頭,成立夜間互助小組,組織具備牛羊牲畜醫治、紅白理事、家電維修、政策宣講、種養殖專業技術等特殊技能的鄉村人才進組服務,通過互助集中開展牲畜醫護、紅白事宜、村民議事決策、科技宣講等。全鎮累計成立99個夜間互助小組,共有具備專業技能的鄉村人才232人,開展技術培訓4次,村民議事決策10次,政策宣講10次,醫治牛羊等牲畜3次,最大化減少村民生活成本。同時,深化母村“返鄉媽媽”服務機制,組織31名車間女工夜間及周末幫忙看護留守兒童,上門協助老人管護28人次,真正保障鄉村“三六九”人群即婦女、兒童、老人三類重點群體的正常生活,不斷營造村民們互幫互助、積極向上、一心向黨的良好氛圍。
廣西天等鎮:推行“村事夜辦”解決群眾“四事”新模式
時間:2023-04-11 11:50:34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
作者:
廣西天等鎮(以下簡稱天等鎮)為解決群眾在生活上遇到的各類“煩事、急事、小事、難事”,由于白天上班的習慣,群眾的民生問題多集中在夜間時段,經常出現的“問路無門”等問題,推行“村事夜辦”服務新模式,主動填補民生服務的“空窗期”,破解群眾因白天上班或務農無時間辦理民生業務、夜間難辦理導致的“斷檔期”問題,做到為民服務“不打烊”,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一、成立夜間便民服務站,為民服務不打烊
天等鎮堅持干部帶頭,以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統籌組織駐村工作隊、“兩委”干部和無職黨員等,組建“111”服務隊伍,即1名駐村隊員、1名“兩委”干部和1名無職黨員,在每天下午的18時至22時輪流坐班,配備值班安排表、服務記錄本,明確服務事項清單,專門協調解決民生業務辦理、農村鄰里矛盾糾紛、留守兒童教育、老人管護、停水停電等問題,解決群眾因白天上班、務農,辦理民生業務不方便等難題,做到民生服務“不斷檔”。自2023年2月起,共在16個村(社區)成立“4小時”夜間便民服務站,組織34名駐村工作隊員,125名“兩委”干部在夜間坐班“聽診”,累計解決上門群眾問題126個,調解糾紛20起,幫助看護留守老人、輔導留守兒童共100人次。
二、組建夜間流動服務小組,快速響應解民憂
天等鎮通過各屯黨組織主心骨,以黨員為“領頭雁”,組織村民小組、退休干部、教師、鄉賢以及熱心群眾成立流動服務小組,負責夜間第一時間響應民生需求,協助工作隊開展入戶,暢通緊急救援的警車、消防車、醫護車等進屯道路,幫助解決出遠門、辦急事等村民的兒童管護、老人看護等后顧之憂。自開展以來,全鎮累計成立99個流動服務小組,共計900人參與,在秸稈禁燒期間協調2次消防車緊急入屯,幫助2輛救護車開道等,為救援贏得黃金時間。同時,結合鄉村“積分制”管理,流動組成員憑借服務活動可獲取積分,通過積分可在生活超市領取米油鹽等生活物資,充分激發了服務積極性,目前,全鎮各村(社區)均已設立積分兌換超市,資金投入總計50余萬,各類常用生活物資一應俱全。
三、打造夜間互助小組,凝聚鄉村共同體
天等鎮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牽頭,成立夜間互助小組,組織具備牛羊牲畜醫治、紅白理事、家電維修、政策宣講、種養殖專業技術等特殊技能的鄉村人才進組服務,通過互助集中開展牲畜醫護、紅白事宜、村民議事決策、科技宣講等。全鎮累計成立99個夜間互助小組,共有具備專業技能的鄉村人才232人,開展技術培訓4次,村民議事決策10次,政策宣講10次,醫治牛羊等牲畜3次,最大化減少村民生活成本。同時,深化母村“返鄉媽媽”服務機制,組織31名車間女工夜間及周末幫忙看護留守兒童,上門協助老人管護28人次,真正保障鄉村“三六九”人群即婦女、兒童、老人三類重點群體的正常生活,不斷營造村民們互幫互助、積極向上、一心向黨的良好氛圍。
總監審:姚卜成
監 審:韓世雄
責任編輯:張院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