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創新實施易地搬遷后扶 “五個一”模式
近年來,江西省全南縣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充分發揮統規統建、集中安置優勢,在完成“搬得出”的基礎上,創新實施“五個一”后扶模式,持續在監測幫扶、穩定增收、提升服務、強化治理等方面發力,8個縣城、中心集鎮安置點全部實行社區化管理,532戶搬遷戶“兩業”綜合覆蓋率達100%,成為宜居宜業和美家園。
內蒙古突泉:易地扶貧搬遷“搬”掉窮困苦 群眾走上幸福路
突泉縣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易地搬遷后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搬遷戶原有耕地流轉的基礎上,集中建設了后續幫扶就業產業園區,建設蔬菜種植冷棚93棟,面積達12.5萬平方米,為每戶搬遷戶平均分配冷棚60平方米。
四川古藺縣:“搬”出來的幸福和安穩
初春時節,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的廣袤農村,處處可以感受到經濟發展的蓬勃活力。曾經,古藺縣還是一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烏蒙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笆濉逼陂g,古藺縣累計投入資金21.51億,建成集中安置點106個,搬遷農戶9105戶37777人。如今,搬遷群眾有了新家園,走上新崗位,發展新產業,過上了幸福安穩的新生活。
住得安心 過得舒心——河北省淶源縣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紀實
淶源縣是河北省西北部的一個深山區縣,山區面積廣大,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借助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淶源縣建成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19個,讓近2萬名山區群眾通過搬遷實現脫貧。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淶源縣發力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狠抓黨建引領、完善安居配套、促進穩崗就業、強化社區服務,讓搬遷群眾過上了好日子。
湖北巴東縣: “搬遷 +” 給幸福生活做加法
脫貧攻堅期間,巴東縣通過易地搬遷,解決了12964 戶43197人的脫貧問題。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巴東縣發力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創新推 出“搬遷 +”多維模式,真正讓搬遷群眾搬得安心、 住得舒心、過得開心。
寧夏海原縣:壯產業 穩就業 做好搬遷“后半篇”文章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讓脫貧群眾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笆濉逼陂g,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共有3639戶15221人從大山深處搬入安置點,住進了寬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擺脫了昔日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娶妻難、住房難的窘境。
山西中陽縣:搬出的是生活 溢出的是幸福
從2017年起,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按照“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的目標要求,將“挪窮窩”與“拔窮根”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增收同步,集中安置搬遷戶2272戶6786人,讓搬遷群眾住上了安全房、走上了小康路、圓了幸福夢,演繹著易地搬遷的中陽故事。
甘肅省清水縣林屲村:厚植產業 讓搬遷群眾安心扎根新村社
“我們住上了新房子,吃上了自來水,原來村里的年輕人都去外地打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好多村民家里還買了小汽車,生活越來越好了!”在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白駝鎮林屲村村民楊統業看來,村民生活的變化發生在易地搬遷后。
河北豐寧縣:搬遷群眾日子甜
人才家園是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了全縣27個鄉鎮的近1萬人。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豐寧縣著眼于后續幫扶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融得入”,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甜。
湖南保靖:破解易地搬遷群眾就業難題
湖南省保靖縣努力開拓和探索易地搬遷貧困戶脫貧路徑,破解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難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能致富。
河南淇縣:搬遷群眾家門口的“幸福圈”
?“晚飯后,可以到小區的文體活動中心鍛煉,閑暇之余還可以去社區的群眾文化室看看書,感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闭f起這段時間雨露社區的變化,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高村鎮雨露社區搬遷群眾李曉紅連聲稱贊。
甘肅古浪:我家我建 我村我興 易地搬遷戶分類安置差異化補助激發內力
今年以來,甘肅省古浪縣搶抓政策機遇,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作為加快鄉村建設行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系統謀劃、高位推動,因地制宜實行差異化補助政策,因戶施策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促進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托底和生活品質提升改善,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古浪經驗。
湖北松滋:力辟三條通道防返貧阻致貧
“市醫保局、市鄉村振興局主動上門,一個送來3萬元,一個送來11萬元,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月4日,松滋市斯家場鎮旗林村村民劉偉,對前來走訪的幫扶干部連聲道謝。
云南祥云:搬出來的民族團結進步新農村
“梧桐對語芭蕉綠,畫壁溫馨小院新?!?月1日,迎著涼爽的秋風,來到云南省祥云縣祥城鎮箐中村的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圖強新村,嶄新的小洋房和鮮艷的花草相互映襯,環村道路上行走的各族群眾喜笑顏開,一幅互嵌互融的民族團結進步新農村畫卷呈現在眼前。
廣西田陽:“全鏈條式”解決搬遷群眾后續發展問題
近年來,百色市田陽區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放在突出位置,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現“搬得出”的目標后
云南昭通:“紅黃綠+網格化”管理 助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見實效
云南省昭通市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建成集中安置區373個,累計搬遷8.26萬戶35.47萬人。安置區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目標
搬出新生活 扶出幸福路——湖南省邵陽市高質量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近年來,湖南省邵陽市聚焦基礎設施、產業就業、社區治理等重點問題,扎實做好后續幫扶,織好“三張網”,促進“三轉變”,讓搬遷群眾實現從“安居”“樂業”到“幸?!钡拿篮棉D變。全市社區融入工作獲得國家發改委的充分肯定并推介,市發改委獲“全國易地搬遷擔當有為先進集體”。
陜西紫陽:后續幫扶持續發力 讓群眾“安居”又“樂業”
走進安康市紫陽縣139個移民搬遷安置點,處處呈現“安居”又“樂業”的景象,19291戶64168人完成了從“山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轉變,翻開了嶄新的生活篇章。
江西全南縣:用心用情用力 讓搬遷群眾過上好日子
近年來, 全南縣高度重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在完成480戶1892人“搬得出”的基礎上,強幫扶、促融入、抓治理,用心用情用力寫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安置區全部實行社區化管理,搬遷戶“產業 + 就業”綜合覆蓋率達100%,搬遷群眾過上了好日子。
云南會澤縣:搬出幸福新生活
云南省會澤縣地處滇東北烏蒙山主峰地段,位于云貴川三省八縣交界,山區面積占95.7%,總人口107.3萬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脫貧人口34.3萬人,很多群眾曾居住在高寒冷涼、地質災害頻發地區,生存條件十分惡劣,曾是國家深度貧困縣。
湖南吉首:足球為媒 多元“造血”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寧夏同心:六項措施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