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山:打造有機品牌 引領高質量發展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苯ㄔO農業強國的關鍵是鄉村振興,怎樣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發展有機農業是重要途徑之一。
廣東東莞市:用“紅色、本色、底色”繪制“黨建”新畫卷
今年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不斷走深走實。深化理論武裝,落腳點是回歸具體行動、回歸實踐成果。我們要以“齊步”標準當標尺、“跑步”頻率當標速、“正步”規范當標準,用“紅色、本色、底色”共同繪制黨建實踐新畫卷。
蔡紅軍:為什么說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2020年,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
安徽金寨全軍鄉:發展庭院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
近年來,全軍鄉認真落實全縣庭院經濟發展工作部署,以強村富民為目標,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為帶領群眾實現增收致富的突破口
關于加強審計監督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加強審計監督,是審計機關的重要職責和任務,是審計監督推動政策落實、維護群眾利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以審計監督為導向,深入揭示影響鄉村振興政策落地見效和鞏固脫貧成果的體制機制問題與管理漏洞,確保民生政策落實到位,助力鄉村振興。
北川羌族自治縣聚焦“四個注重”,奮力打造 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好樣子”——探索民族山區鄉村振興實踐路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北川羌族自治縣聚焦“生態立縣、文旅興縣、工業富縣、開放活縣、城鄉融合”發展思路,著力在精品農業提質發展、現代工業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全域興旺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實施“產業倍增發展攻堅行動”和產業發展“鏈長制”,聚焦通用航空、安全應急、文旅、苔子茶、食品醫藥等五大重點產業。
新時代“藝術鄉建”的浙江實踐
近年來,浙江省持續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資源,積極引導社會文藝力量和藝術家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八囆g鄉建”已從早期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推動形成了“人在村中走,恍若畫中游”的發展局面。
正確處理“四個關系”,當好鄉村振興一線戰斗員
當前,全國各地陸續完成新一輪鄉村振興駐村輪換工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新選派駐村干部必須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及時調整心態,迅速融入工作,加快轉變角色,當好鄉村振興一線戰斗員。
以“輪戰”姿態接過駐村“接力棒”
當前,鄉村振興駐村工作組“兩年”期已到,紛紛到了“輪換”階段。根據要求,個人有意愿回原單位的,原則上都要進行“輪換”。新一輪駐村干部選派中,要在人選上從嚴把關,健全銜接機制,從嚴考核評價,真正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干部派下去,接過駐村“接力棒”,以“輪戰”姿態推動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雙輪”驅動品牌建設 讓“湘品”更具生機活力
湖南應實施打造公用品牌為“金字塔身”、企業品牌為“金字塔尖”的雙輪驅動戰略,加強企業產品的標準化、工業化;加大科技創新,圍繞高質量目標,突出產品核心競爭力,挖掘核心產地文化遺產及內涵,實現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實現湖南從農產品生產大省到農業品牌強省的轉變。
筑牢紅色引擎 發展鄉村旅游 ——祿豐市彩云鎮竹溪村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的探索與實踐
竹溪村位于祿豐市彩云鎮東部,距鎮行政中心所在地7公里,東與恐龍山鎮接壤,南鄰彩云村委會,距祿豐市城區60公里。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主要居住有彝、漢、回、苗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村,2020年末,共有254戶1070人。全村國土面積30.71平方公里,有耕地1793畝,人均耕地1.68畝;林地30793畝;平均海拔1340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水量約637.7毫米。星宿江(彩云段)流經全村7個小組,星宿江(竹溪段)水清、岸綠、景美,竹溪兩岸十里竹林猶如蜿蜒的竹海玉帶,沿線碧水青峰、翠竹倒影、牧童悠
黨恒:鄉村振興品牌建設十大策略思路
近日,著名品牌專家黨恒接受了本媒體的專訪,分享了他對于鄉村振興品牌建設的見解。橙色品牌(深圳)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黨恒先生是我國著名品牌策劃師,對國際國內營銷策劃的趨勢、特點、核心價值及應用策略都具有獨到的見解,擅長戰略規劃、頂層規劃、品牌包裝、品牌營銷、品牌證券化等領域,助力合作伙伴實現從戰略到戰術、從營銷到傳播、從創意到流行、從管理到文化、從設計到公關的“全程型”飛躍,現階段專注于鄉村振興品牌建設領域。
夯實三農事業基本盤????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鄉村振興人才的“引育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编l村人才,即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等各類鄉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發展、科技領域的人才。吸引人才,將人才引入鄉村、留在鄉村,在人才的“引、育、留”上下功夫,利于充分釋放人才引擎的強勁動力,有助于激活鄉村人才“一池春水”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地方應用型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我國國計民生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任務。地方應用型高校在推動我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具有人才、科技、智庫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優勢,探索支持鄉村經濟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創建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模式,意義十分重大。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要以鄉村振興戰略需求為原動力,以鄉村教育、環境、文化、養老、物流等領域為中心,聚集和整合優勢資源,銜接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蒼山如海:東西部扶貧協作”叢書之一《從青島到安順》感悟
返鄉創業帶動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以安徽樅陽縣招引返鄉人員創業帶動鄉村振興為例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地處皖中西部、長江北岸,總人口78.7萬人,常年在外務工人員超28.2萬人,是安徽省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縣。近年來,樅陽縣結合推進鄉村振興,創新思路、創設載體、創優服務,大力推進農村人才返鄉創業就業。全縣現有返鄉創業就業人員2.4萬人。其中,返鄉自主創業者達1.3萬人,創辦各類實體2萬多家,創業者年齡集中在30—50周歲,中青年人群成為該縣創業者的主力軍。
陜西潼關:“鄉賢+”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踐與探索
該縣通過把工作平臺建起來、把服務渠道暢通起來、把管理制度規范起來、把故園鄉情連接起來等方式,圍繞鄉村振興需求,一大批鄉賢正在結合自身的親緣、人緣、地緣優勢,發揮其補位和輔助作用,積極做好鄉村發展“參謀員”、爭資爭項“協調員”、為民辦事“服務員”,形成鄉村治理新格局。
以數字鄉村建設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隨著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廣泛應用,數字鄉村建設已經成為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和應有之義,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方向,將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鄉村振興應在“一二三”上發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也強調,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近年來,各級各部門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大目標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結合實際抓鄉村振興破題開篇,探索出很多做法經驗。筆者認為,要落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應該在守住“一條底線”、強化“兩動功能”、突出“三個重點”上發力。
關于湘西州農民和脫貧戶收入及如何持續增收的分析與思考
關于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的思考
湖南辰溪:“六自”模式譜新篇 和美鄉村入畫來
陜西嵐皋縣:全面推行“醫療互助”降低因病返貧致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