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拔地而起,廉融攜手共建“共富樣板村”
自2021年以來,廉江派駐融水工作組精準施策,按照“一村一特色”思路連片謀劃,持續投入粵桂資金4000多萬元,以“人居環境整治+”模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為融水打造多個“共同富裕樣板村”。
山西大寧縣曲峨鎮:靚麗鄉村迎客來
近年來,山西省大寧縣曲峨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總要求。嚴格按照大寧縣委、縣政府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決策部署,依托縣委、縣政府硬件設施投資奠定的基礎,因地制宜地探索文旅結合發展模式,著力打造以“農家樂”為主的庭院經濟新模式,有效激發鄉村振興活力,逐步形成品牌效應,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嘉陵江畔明珠 三線建設名村
走進悠悠小河,憑欄龍女老碼頭,在船工和纖夫的歌喉里去追憶歲月滄桑中嘉陵兒女浪漫的愛恨情仇,都化入到慈航宮的晨鐘和暮鼓;遠眺古驛路拾階而上的二塍巖口,一字線蔓延著兩公里的天然奇石群落,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靈佛巖的深處,在建于清嘉慶年間的廣安市現存唯一石制字庫塔下,古人“敬天惜字,崇儒重書”的禮儀文化符號,讓人留連忘返,止步深思。
數字東安增活力 鄉村振興添動力
湖南省東安縣依托“黨建+”數字平臺,整合現有平臺資源和數據資源,逐步將數字鄉村建設融入到鄉村振興的全領域、全過程,讓數字化提升基層治理效率、賦能“三農”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讓群眾更好地享受數字鄉村建設的成果。
四川通江:推進“三區同建” 共建和美鄉村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搶抓浙川東西部協作契機,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在楊柏鎮太平場村推進產業園區、田園景區、新型社區“三區同建”,以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環境改善為抓手,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發展。浙川兩省省長在該村視察時,稱其為“千萬工程”經驗在四川落地的示范和樣板。
平頂山市新華區場坊村 “招商選資”推進鄉村振興“快車道”建設
“在我們村轄區的中平瀚博公司上班四五年了,我月綜合收入一直保證在五千元左右,還蓋了新房子,購置了小車,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都得感謝我們村統一規劃就業指導中心——五星工坊招工驛站,讓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小康夢”。面對媒體,平頂山市新華區場坊村村民許永生很激動。
蘆山縣突出“四高”舉措把全域旅游理念貫穿和美鄉村建設全過程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發展農旅融合經濟是鄉村獨特價值變現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蘆山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要求,著力把全域旅游理念貫穿和美鄉村建設全過程,緊扣重點建設環節,突出“四高”舉措,推動建設有集成規劃、有宜居環境、有完善設施、有鄉旅業態的“四有”鄉村,著力實現家園變花園、顏值轉產值。
寧夏涇源縣:攜手“三聚焦”打造“集美”示范鄉村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搶抓國家東西部協作機遇,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等對口單位幫扶下,將六盤山鎮交通不便的5個村搬遷,共建移民新村,取名“集美村”,意為“念協作之情、集各村之美”。近十年來,閩寧攜手共建,汲取特區智慧,緊扣山區特色,統籌縣財政及閩寧協作等各類資金向集美村共投入1170余萬元,實施民生項目20余個,走出了一條“理念、人才、資金、技術、項目”多方位導入、“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多領域提升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湖南道縣:凝聚鄉賢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湖南省道縣堅持以“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主題活動為抓手,積極探索基層統一戰線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新路徑,充分挖掘鄉賢資源、凝聚鄉賢力量、發揮鄉賢作用,努力推動湘商回歸、人才回家、智力回鄉、資金回流、信息回傳、文化回哺、公益回扶、人氣回聚,走出一條迎鄉賢、助鄉興、奔共富的有效路徑,實
湖北黃州:做實“農文旅”融合文章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為更好地落實黃岡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以來,黃州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謀劃“農文旅”融合新打法,聚焦三個“深度融合”,做實“農業+文旅”融合文章,奮力繪就黃州鄉村振興新畫卷。
甘肅白銀:光伏幫扶電站實現“六有”目標
甘肅省白銀市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立足市情實際,搶抓光伏幫扶政策機遇,累計投資7.62億元,實施光伏幫扶項目8個
安徽黃山: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樣板
??“五微”行動筑基,“五變”探索賦能。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以“繡花”功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聚焦游客和村民微觀感受,大力實施“五微”行動,力求最小干預、最好效果,以小切口實現大目標,著力打造徽風徽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樣板,有力探索推動村莊變景區、創意變生意、農房變客房、生態變業態、資產變資金。黃山市美麗鄉村建設連續 9 年位居全省前列,7個區縣全部獲評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全省鄉村建設行動暨美麗鄉村推進現場會在黃山召開,省內15個地市和四川省宜賓市等地萬余人來黃考察學習,農民日報、經濟周刊等主流媒
貴州印江:“三個三”工作法 推進世行項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堅持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主線,精準謀劃世行項目,狠抓規范管理,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全力推進世行項目建設,有力帶動了群眾長期穩定增收,有效實現了世行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數字鄉村賦能杏花村“杏富農創”新業態
十堰聯通數字鄉村建設新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數字賦能繪就杏花村“杏富農創”欣欣向榮新業態。
湖南沅陵縣:鄉村建設從“心”出發
流水潺潺,煙云繚繞;白墻黛瓦,錯落有致;農家小院猶如園林,村民臉上春風滿面……曾被沈從文稱為“美得令人心痛”的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在鄉村建設中,守住自然美的同時,更是讓廣大群眾“心里美”。
河南汝南縣:共建共享和美鄉村
道路寬闊平坦,路兩旁綠樹成蔭;房前屋后栽花種草,村民的院墻、房墻上彩繪生動;無論院里院外,都干凈整潔……走進河南省汝南縣農村,猶如走進了一幅“生活富、村容美、生態好”的畫卷。
甘肅蘭州:著力打通鄉村供應鏈物流“最后一公里”
甘肅省蘭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強省會”行動戰略,堅持用城鄉融合發展辦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政策措施,著力打通鄉村供應鏈物流“最后一公里”,發展農產品寄遞服務,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甘肅酒泉:著力打造“一點多創”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
?近年來,甘肅省酒泉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國家《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和全省“5155”鄉村建設示范行動部署要求,強化規劃引領,統籌資源要素,聚集全市之力,著力打造一批“一點多創”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為全省鄉村振興探索了路子。
安徽蕭縣:“三清鄉村”建設讓申河村發生大變化
“俺家的事你忙前忙后給辦成了,咱們遠近親戚里道的,自家人兩箱牛奶都不收下,這事你辦得讓我心里不舒服……”近日,在安徽省蕭縣申河村會議室里,20余位村民代表、黨員干部聚在一起召開“議事協商會”。村民張大哥談起自己不久前申辦低保的經歷,向村黨總支書記張雪泥“抱怨”了起來。
貴州印江:探索鄉村振興領域建設項目“以工代賑”新模式
2022年以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探索鄉村振興領域建設項目“以工代賑”實施新模式,在項目實施中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報酬發放+就業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開發”賑濟模式
湖南韶山:“湘妹子”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小積分”激發基層治理“大能量”
湖南桂東:橋頭鄉發揮黨建引領 唱響鄉村振興曲